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革命动员的成效依赖于动员路径。1937~1949年间,中国乡村社会最具有影响力的民俗节日——春节成为中共革命动员的理想路径。经过中共一系列政治技术运作后,华北根据地、解放区乡村社会中的春节经历了从延续传统到革命化的变化过程。春节的这种变化不仅是中共革命动员有效性的表现,实际也是中共政治文化改造乡村民俗文化的结果,折射出华北乡村社会民俗文化在近代战乱环境中的演进形态。 相似文献
2.
3.
1927年至1937年,上海的中小型出版社,出版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以往的研究多关注著作的文本变迁及其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未充分重视此类著作的出版和销行等具体的物质活动。研究中小型出版机构的出版和销行活动,可展示商业、市场等社会因素与思想传播的互动,全面勾勒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图景,亦有助于我们理解彼时马克思主义传播面临的诸多状况。 相似文献
4.
5.
《党史研究与教学》2017,(5)
华北根据地农村基层党员的入党动机序列呈现出多元性、差异性和复杂性的时代特征,民族意识、阶级觉悟、好感和感恩以及个体的诉求和需求等相互纠结、共同作用,折射出了中共革命的复杂面相。当然,在不同的阶层之中、不同的情势之下各种动机的侧重程度也会有所变动。农村基层党员入党动机的多重性和斗争目标的一致性之间并不相悖,革命的走向更是依赖于各种不同动机之间的排列和组合,也只有将农村基层党员的入党动机序列置于具体的阶层和情势之中时,才能够真正揭示出民主革命时期农村基层党员入党动机的特质。对华北根据地农村基层党员入党动机的研究也表明,在中共革命实践之中,理性、精神、意识等因素相互作用,共同主导着革命机制向更高层次的运行,忽略对此任何一种因素的研究,都不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出中共革命的伟大与艰巨。 相似文献
6.
将文艺宣传延伸至乡土社会的神经末梢,深入到人民大众的心理,将松散的农民群体纳入到革命的组织体系中,实现上层政治理念与底层农民意识的有效联通,是中共的独特政治优势。抗战时期,中共不断深化对民歌"宣传政治"功能的认识,并创造性地在传统民歌中植入革命、抗战、生产等新鲜元素,使传统民歌实现了从"延续传统"到"融入革命"的话语转向与主旨重建,从而建构起一套运用革命话语、输出革命理念的新民歌文化体系。改造后的民歌既是中共革命话语的有效载体,又是民众表达心声、构建政治认同的另类途径,"歌声中的革命"也因此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一道别样的风景。 相似文献
7.
8.
9.
10.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为了研究、宣传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史学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领域、不同方面的著述可谓是数不胜数。但对于中国妇女在抗日战争时期所走过的光辉历程的研究却还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之地。 相似文献
11.
自中日<马关条约>开辟苏州为商埠后,轮船、铁路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在苏州出现,缩短了同周边地区的"经济距离".轮船、铁路的通行刺激了苏州经济的复苏,为苏州带来了新的商机,推动着苏州商业区向近代商业街区转变,带动了阊门商业区的复兴和观前商业区的崛起.同时,轮船、铁路也改变了苏州商业区的布局,形成了两个商业中心并存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13.
<正>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出版机关经营不易,进步书店生存尤为艰难。正如出版人胡愈之所说,“从前进步书店没有钱,没有钱就办皮包书店,出的书不一定坏,但是卖不出去”,所以“很多书店办不下去,出了几本书就关门了,不是被国民党封掉的,因为没钱办下去了”((1))。而邹韬奋创办的生活书店则不然,它1932年7月成立于上海,1948年10月与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在香港合并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相似文献
14.
正一、社会组织与协商民主的解读近年来,中国社会组织大幅度增长,根据民政部发布的2012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49.9万个,比上年增长8.1%。其中社会团体27.1万个,比上年增长6.3%;基金会3029个,比上年增长15.9%;民办非企业单位22.5万个,比 相似文献
15.
16.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8,(11)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我国社会组织(国际语境下对应表述为"非政府组织",简称NGO)在对外援助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渐成为各界共识。然而,我国社会组织在国际非政府组织(NGO)格局中寻得发展空间的相关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成形的案例微乎其微。为此,我们必须加快速度向发达国家学习相关经验和做法。鉴于此,文章选取比欧美NGO更加务实的、更注重民间互动的日本NGO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同行网络(行业性组织)的功能定位、构建历程、组织类型以及发展驱动力等问题进行详尽考察,以供相关研究和实务参考。 相似文献
17.
自全面抗战爆发到德意日结盟,蒋介石对苏联的认知影响着他对中共问题的因应。苏德缔约前,基于苏联援华制日及苏日地缘政治博弈,蒋介石逐步淡化对苏联长期持有的疑惧敌视心理,臆断苏联"为己不能不助我",并且视中共为阻碍中苏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苏德缔约后,蒋介石疑惧敌视苏联的心理被苏联反复无常的行为重新激化,逐渐演成"苏联阴谋"的新认知,并形成了将中共问题和"苏联阴谋"挂钩的思维与决策模式。在德意日结盟之前,蒋介石在应对中共问题时深受这一思维与决策模式之影响。无疑,置身危局中的蒋介石在调整对战时苏联因素、苏联与中共关系的具体认知之同时,并未根本改变其对苏联之疑惧敌视心理,与对中共的敌意。 相似文献
18.
社会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它可以提升公共危机治理的科学性、及时性和有效性。目前,我国社会组织在参与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虽然成效明显,但仍面临着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组织化程度较低、自治能力较弱等多重困境。因此,必须从政府与社会组织自身两个层面入手,进行制度性框架的构建,优化公共危机治理的过程和效能,促进社会组织治理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外国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铁路,将其视为经济侵略的工具。与此同时,国人对铁路的经济功能已有清晰认识。而海港之于铁路,犹喉舌之于肠胃。因此,陇海铁路东段线路走向与海港选址,尤为外国投资方与交通当局、江苏官绅等相关利益主体所注意。为着各自的利益诉求,他们展开激烈的利益博弈,又以淮扬通泰各属官绅与海属官绅之间的地方经济利益博弈为焦点。为将陇海铁路拉到自家门前,实现地方经济利益最大化,双方官绅一面竭力游说交通当局,一面互相攻击,展开激烈论争,几成风潮。这种"争铁路"的现象,源于国人对铁路促发展的深刻认识,亦可从中窥见国人对以铁路为代表的现代工业技术的认知接纳程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