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政府在非公有制经济劳资关系中作为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非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关系问题日趋突出,新的劳动关系格局的出现,导致劳资双方力量的失衡。这一问题的解决要靠政府的“有形之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工会角色职能的转换,积极推进三方协调机制的建立等等。  相似文献   

2.
孙乐达 《工会博览》2010,(5):126-127
现阶段我国农民工为城市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但是在其面临真正融入城市生活,逐渐市民化的过程中却面临着一系列的障碍。本文认为,在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政府角色的错住所致。通过分析了目前我国政府角色的错误定位,借鉴国外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的政府角色,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提出了现阶段我国政府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应该体现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中国现代化的推动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所有从农业国向工业化国家转化时都曾普遍发生过的现象.农民工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新群体.在中国现代化历程中的不同阶段,农民工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农民工在推动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我们在认识和对待农民工问题上也存在理论误区和政策失误.我们应当制定长期的带有根本性的政策和制度来解决农民工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维健 《法制博览》2023,(10):82-8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的农村居民数量激增,《2021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由国家统计局发布,其中提到:我国农民工数量在2021年末,已高达2.9251亿人。庞大的进城务工人员引发的工伤事故赔偿案件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为更好地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必要对有关农民工工伤认定在司法实践中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5.
正确对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农民工群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而发展起来的一个群体。研究农民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 ,分析农民工的地位、特征与发展现状 ,探索改进和做好农民工工作的方法与途径 ,促进农民工的全面发展 ,在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孙男 《工会博览》2010,(5):131-131
就业问题是衍生其他农民工问题的基础。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农民工就业相关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包括农民工就业基本状况,就业歧视、职业流动、社会资本与农民工就业、最低工资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马高雅 《法制博览》2015,(8):124+123
中国社会发展和劳动政策不同步逐渐已成为威胁到劳资关系甚至最终威胁到中国市场转型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未来中国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就是缺乏对农民工进行全面的社会保护。农民工占据了民营企业相当大的劳动力份额,但是他们中的许多人并没有享受到像城镇居民那样的社会保障权利。政府已经开始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如农村医疗保险的建立等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笔者认为,要想真正解决这一问题还必须进行一些制度上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融入城市是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对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如何实现城市融入,需要多方位、多层次的社会机制跟进。当前一些研究过于强调农民工社会资本的建构和培育,有强化社会分割和阶层壁垒的倾向,实质上不利于农民工在城市中的有效融入。应该超越社会资本,用制度保障农民工实现城市融入。首先,要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思考农民工城市融入,需要宏观上的区域协作和城乡统筹,结合小城镇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等战略统筹考虑农民工的就业、发展问题,健全农民工自由选择的渠道和路径。其次,进行制度创新,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实现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全覆盖。再次,推动农民工公共参与,实现认同转换,逐步融入城市社区。  相似文献   

9.
刘桂萍 《工会博览》2013,(34):23-24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2010年,全总制定(〈2011年一2013年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工作规划》,提出要最广泛地把包括农民工、劳务派遣工在内的广大职工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2012年,民政部出台《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描绘了农民工参与社区生活的“路线图”。今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入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相似文献   

10.
在计划经济时期,因二元户籍制度限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进入城市就业。从1984年开始,我国逐渐放松了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非农产业和城市流动,这样在我国的城市里就出现了一个目前人数已达1.4亿人的农民工群体。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社会转型时期产生了一个新的特殊阶层,他们虽在现行户籍制度下被定义为农民,但实质早已从农民团体中分离出来,大量涌入城市社会。由于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完善,农民工劳动权益损害问题日渐突出。本文将坚持基本人权优于一般人权的原则,以贯彻正义和平等的基本理念对如何维护农民工合法劳动权益问题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2.
我国约一亿的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遭遇到户籍、住房、社会保障、劳动权益受损等诸多瓶颈问题。我国各级政府应实施放开户籍门槛、提供更多集体宿舍和廉租房、建立基本社会保障、切实保护其劳动权益等政策,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3.
邓蔚 《法制博览》2013,(9):315+312
长期以来,建筑业使用农民工不规范,缺乏针对农民工的有效管理制度,造成侵害农民工权益事件屡屡发生,阻碍了建设行业快速发展,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建立有效的建筑农民工管理体系,提高农民工素质,解决侵犯农民工权益的各类事件发生,是摆在我们企业和所有农民工面前的迫切问题。抱着这个问题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地利条件,指农民工可能获得生产职位空间和家庭生活空间构成的城市社会生存空间。在我国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今天,农民工市民化并不具备充分的地利条件,如农民工城市社会生存空间残缺,举家进城农民工城市社会生存空间质量双低,农民工城市社会生存空间供求总量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完善农民工市民化地利条件,构建农民工城市社会生存空间,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有效发挥国家塑造社会空间的主导作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生存空间,重视满足举家进城农民工移居城市的社会空间移动意愿,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空间理论。  相似文献   

15.
16.
现行阶段,我国对于农民工权益的保障问题上市非常重视,但是由于法律的出台是一个统筹性、长期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农民工工权益的保障问题上我国仍有许多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十大关键性问题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风田 《工会博览》2010,(13):16-18
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是一个值得研究和关注的现象,其中以下十个问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问题的根源在于户籍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君 《工会博览》2005,(23):4-5
近日,一条关于统一城乡户口登记管理制度的消息,迅速占据了全国几乎所有报纸的版面,这无疑表明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历史性进步。几年来,“农民工”问题成了学术界、新闻界和政策研究部门研究的热点。所谓的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城市中的青年农民工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群体。他们中的少数人走上了极端化道路,有其复杂的、特殊的原因,本文对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梳理和概括。认为导致青年农民工极端化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青年农民工素质较低:主流社会的排斥与歧视;转型期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同乡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两极分化的日益扩大所导致的相对剥削感的产生:农村亚文化环境的非正确性引导。  相似文献   

20.
刑法学中有作为与不作为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的区分对刑法的研究以及刑事案件的办理具有积极的意义。长时间以来专家学者对这两个的区分都是依据这两个动作行为所具有的性质区别的,即依据事物本身的动静态来区分。如洪福增所说依通说之见解,行为乃基于意思决定而为之身体动静。出于身体之运动者为作为,由于身体之静止者为不作为。作为又称积极行为,而不作为又称为消极行为。本文分析了刑法学中作为与不作为的相关内容以及相互之间的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