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邹理 《学习导报》2012,(3):36-38
益阳谢林港镇清溪村是周立波的故乡。1908年7月3日周立波就出生在这个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的南国小山村。据周立波母亲对人讲,她怀这个孩子时,梦见一只鸟落在对门山上的梧桐树上,于是,父亲援引"有凤来仪"的典故,给他取名为绍仪,又名凤翔。  相似文献   

2.
我曾背着上百坛老兵的骨灰回到他们的老家,这是我在人生旅途上最得意的事,也让我的人生有机会发一点光,照亮那些需要光的地方。20多年时间里,他先后护送百余名同乡老兵的骨灰回大陆安葬,让他们终圆"回家"梦。20多年的坚持,让他成为"感动中国"2012年十大人物。"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相会。相煎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乡甜。少小离家,  相似文献   

3.
爷爷有一双皮鞋,涂了桐油,硬邦邦,走起路来特别重,特别响,这双皮鞋还是爷爷当农会主席时彭德怀打仗路过我们老家时送给他的。我一直没见过这双皮鞋,只是听父亲经常自豪地说起这件事情。也常听父亲说起红军两次路过我们老家跟国民党军队交火的零星事情,我们听得津津有味。我们老家是宜丰和万载两县交界处,两边是绵延不绝的山,中间是田野,是战略要地。第一次打仗是彭  相似文献   

4.
1 1949年4月,龙川县解放,原国民党龙川县田粮处处长黄龙生逃到广州,住在中山大学医学院他胞弟家里。我和他是同乡,并早就熟悉,知道他是个有正义感的人。并从侧而了解到,他在河源、龙川县工作时,曾暗中帮助过共产党的游击队,保护过我地下党员。因此,我想争取他。黄龙生也表示有意跟共产党走。  相似文献   

5.
说起杨益,崇州市元通镇清溪村的群众都爱跟他开玩笑说:“杨书记,你的头衔可真多,不过我们最喜欢的还是最后一个。”成都市地税局干部、崇州市地税局挂职副局长、元通镇党委委员、清溪村党支部副书记,四个头衔整整齐齐排列在杨益身上。每每谈及此事,他总是笑着说:“前面三个都不重要,我最大的愿望是当好这个副书记,让乡亲们尽早致富!”  相似文献   

6.
一半退休金     
老郭的老伴去世后,女儿让他搬去同住,老郭在老家住习惯了,不愿挪窝儿.前段时间遇到他,说起话来,他有些害羞地让我帮忙介绍个新老伴. 这日,老郭的女儿郭妮回来了,我在路上遇到她,跟她汇报了老郭的思想动态:"你爸一个人孤独,托我帮他找老伴,可介绍了好几个,都相不中."郭妮听完,忙对我说:"我认识一个阿姨,人非常好,但亲闺女给...  相似文献   

7.
正为了不影响我驻村工作,不到2岁的儿子被我送回了老家,也开始了为期一年的驻村生活。培训这两天,每天午饭前后,他都会跟我通电话,他是属于说话比较晚的孩子,只会在电话里不停地喊妈妈,开心了就大声地拖着长音喊,想我了就不停地小声嘟囔,我能想象出小脸儿满是委屈的表情。每次放下电话,心里都会有一种强烈的愧疚感,但我觉得等他长大些,一定会理解我的选择,并为妈妈今天的选择感到骄傲。4月16号那天是我第二次去红嫂  相似文献   

8.
陈伯达是林彪江青反党集团的得力“干将”,曾被称为“理论家”、“中共一支笔”、“中国舆论总管”.当过“中央文革小组”组长,党的高层领导人物.他的发迹有什么“决窍”,据《陈伯达其人》一书记载,陈伯达对他的同乡曾说过这样的私房话:“最要紧的是跟人,跟准一个人……”陈伯达跟人,他先是跟准毛泽东,做了不少  相似文献   

9.
读2002年第五期《红岩春秋》上朱郁邨《被毛泽东誉为“胆子不小”的何鲁》一文,感慨系之,忆及当年,确实该记记何鲁校长及载英中学往事,但朱文所谈的一些情况,与我所了解的多有出入,一并记之。 我1940年春考入载英读初中,同班同学段前才,是我一个关系较远的表舅父,大我好几岁,小学时他已入党(江北寸滩在1938年时便已在实验小学建立了党支部,江北区党史有记载)。他就说载英有“狮子狗”,要我跟他一道转学到了悦来场徐家坝。他在  相似文献   

10.
周立波是跨我国现代与当代两个历史时期的著名作家。从30年代到上海参加革命文学活动至1979年辞世,他在文坛上整整耕耘了50年,留下了几百万字的作品和译著。尤其是他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坚持以毛泽东文艺思想作指导,创作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山乡巨变》及短篇小说《山那面人家》等优秀作品,在中国现代与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周立波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生活道路与文学道路。他于1908年8月9日诞生于益阳县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是小学教员。从幼时起,他就在父亲的  相似文献   

11.
许斌 《廉政瞭望》2010,(24):34-34
演员周立波以强悍的“自宫论”、“公厕论”以及很黄很暴力的粗口,证明自己其实是一个有实力的“吵家”。就在此场论战即将成为浮云的时候,我对这场网络“口水战”的总结是——周立波是我们每个人的镜子,他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其实我们都是周立波。  相似文献   

12.
老幺的故事     
老幺进城已经10年了。和一起到省城打工的同乡们比,老幺很显然是个佼佼者。如今,他承包的风味餐馆,在省城已经小有名气,年纯利润至少也有10万元以上。同乡们也时常到他这里小聚,每次相聚都要询问他成功的经验。而他总是嘿嘿一笑:"我哪有什么经验,就是不怕那些吃官饭的到我这里白吃。"  相似文献   

13.
正周立波1908年出生在益阳邓石桥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周立波出生前的一天晚上,他母亲梦见一只凤凰落在对面山中的梧桐树上,他父亲援引"凤凰来仪"典故,给他取名周绍仪,字凤翔,又名周奉悟。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周立波是一位著名作家,著有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山乡巨变》和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而对他在作家之外的方面,知之甚少。其实,周立波的品格和爱党、爱人民的情怀以及他从事的新闻  相似文献   

14.
金秋9月,峨边县平等乡清溪村小学上空飘扬的国旗清溪村是全县最偏远的彝族村寨之一。 由于交通不便,数十年来学校发展滞后,加上气候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凡是来这里的老师,都很难坚持长久,一个个相继离开,致使许多学生只能辍学回家干农活。  相似文献   

15.
电话的变迁     
冉富强 《党的建设》2009,(10):53-53
我最早知道电话,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在小学课本的插图里。那时,"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理想。改革开放初期,老家镇子上的一些单位陆陆续续有了手摇电话。1985年,我考上了离家数百里外的一所师范学校。开学不久的一个周日,学校传达室的刘大爷在宿舍楼下喊我,说是  相似文献   

16.
借口极大地阻碍着人正常潜能的发挥,使人未老先衰,丧失斗志,消极处世,最终"吃掉"了成功的希望。我们来看看几个常见的借口是如何的荒谬,并从中发现持借口的人做事失败的真正原因:(1)前几天我在街上碰见一个十几年未见面的同乡,使我惊愕的是,他竟说自己已经"老了","现在只为孩子赚钱,还有十几年就要退休,没有其他想法了。"他才三十五六岁怎么就等待退休养老呢?他从军队复员后留在了大城市的国营公司当职员,爱人在机关工作,儿子读小学。按说他现在最具有条件去设立某个目标,努力攀登。遗憾的是,他竟以年龄借口放弃了一切追求。  相似文献   

17.
人在岔路口     
刘江波 《红旗文稿》2012,(11):37-38
岔路口,人生命运的分水岭。"人的一生虽然漫长,但关键时刻只有几步"。人生无非就是选择,最重要的选择不过三五次。我时常缅想一位真正的共产党人——"老井冈"贺敏学。他既是我父母的老领导、同乡,又堪为兄长。在他诸多传奇故事中,最令我血脉贲张  相似文献   

18.
记者见到的张向明(化名),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朴实而又普通,看不出他当年在某海关时业务“一把手”的傲气,也看不出东窗事发进入监狱的悲观沮丧。他现在是平静的,也是安分的。讲起他自己的故事,他更像一个平凡的老人,在给年轻人上着人生的课程。单位里的业务尖子我1945年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里。虽然生在大城市,但家里的条件并不好,我有着一个比较清苦但快乐的童年。1953年,我上了小学。1959年,我升入初中。一切过得顺利而自然。初中毕业后,我考入了一所政经中专学校,学习成本会计。我学习努力上进,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在这三年的学习期间…  相似文献   

19.
<正>当笔者走进二师二十九团十连瘫痪在床的刘巧寿的家中时,他的老伴孙云香正在给他喂饭、擦嘴。孙云香说:"他清醒的时候,我就跟他聊聊天;糊涂的时候,我就一个人在那絮絮叨叨,我怕他寂寞。"说到这,老人流下了辛酸的泪水。刘巧寿是十连的一名退休工人,今年78岁,他的老伴孙云香今年也已  相似文献   

20.
粱中凯 《当代贵州》2011,(26):63-63
我是遵义市余庆县龙家小学的校长,也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我在这所乡村小学从事教育工作30余年,见证了学校的巨大变化。30多年来,学校从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发展成为拥有国家教育部表彰的“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5项荣誉称号的全国优秀乡村学校,而我自己做梦也没想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