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猴年到来之前,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成为政府和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拖欠问题的普遍存在,终于使人们看到,拖欠民工工资问题从根本上讲并非雇佣民工的人的道德问题,而是“民工”这样一种特殊社会身份所造成的经济问题。从制度设计上看,民工很难在城市中有效地主张自己的权利,城市的各种社会建制基本没有向民工开放,相反,他们往往被歧视性的地方性法规所约束。一个市民往往可以理直气壮地要求城市政府保障他们的权益,而民工不会。民工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在于取消城市中对民工的各种歧视性待遇。必须在制度上确认:工作在城市的民工有向城市政府…  相似文献   

2.
《宁夏政报》2014,(21):34-35
<正>宁政办发[2014]198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为严格落实建设工程领域农民21231资拖欠处理责任制,加大源头治理拖欠农民32211资问题的工作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现就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统一思想,落实责任,做好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一)增强解决欠薪问题责任感。农民工工资问题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大  相似文献   

3.
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历来是各级党委政府关注的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国务院多次就解决建筑领域拖欠工程款工资款等问题下发文件,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仍然存在。为解决拖欠工作,切实维护建筑领域民工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本人结合工作实际,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4.
宁政办发[2010]30号2010年2月12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做好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是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大举措。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紧急通知》(国办发明  相似文献   

5.
为切实解决好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内蒙古自治区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清欠工作顺利进行。截至去年年底,全区共清理2003年年底前拖欠的工程款33郾74亿元,清理拖欠工程款的比例达到53郾6%。然而,清欠形势依旧不容乐观。近日,自治区副主席郝益东强调,今后,自治区将进一步加大清欠力度,三年内实现“零拖欠”。  相似文献   

6.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有关委、办、厅、局:2004年是开展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工作的第一年,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区清欠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至2005年春节前,全区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偿付比例达到99.5%;清理拖欠工程款的比例达到54%,其中清理政府投资项目拖欠工程款的比例为45%,完成了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的年度清欠目标。2005年是做好清欠工作的关键一年,任务艰巨而紧迫。为做好年度清欠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2005年度清欠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7.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我省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一年多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的要求和部署,扎实开展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工作(以下简称清欠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由于拖欠工程款问题由来已久,原因复杂,涉及面广,实现清欠预定目标,任务仍然相当艰巨。为确保2006年底前基本解决我省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  相似文献   

8.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近年来,国务院多次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和座谈会,对清欠工作进行部署。今天,国务院又召开全国清欠电视电话会议,对全国清欠工作取得的成绩进行总结,并对明年的清欠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把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到各项清欠工作中去。下面,结合我省清欠工作的情况,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一、我省清理拖欠工程款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今年5月,建设部对全国31个省市区拖欠工程款清偿情况进行了通报,在全国拖欠工程款网上清偿情况的排序中,我省拖欠…  相似文献   

9.
金晓莲 《人权》2005,(1):21-23
近年来,侵害民工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民工的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缺乏必要劳动保护以及工资被恶意拖欠和克扣等问题尤为突出。民工权益的保障问题也逐渐成为影响我国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焦点问题,甚至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 本文将结合"社会责任8000"的有关内容来探讨民工权益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前,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已出台的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办法,多为应急措施,存在着责任主体过于分散、操作性不强等问题。为使解决拖欠民工工资问题收到实效,建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的有效机制,特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11.
劳动者是当今社会急需关注的阶层。他们的权利攸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而目前劳动者权益屡受侵犯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其中又以劳动安全卫生和工资拖欠问题最为突出。如何从法律上应对这些问题,已成为法学界和司法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分别从劳动安全卫生的司法保障和工资清欠的司法保障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孙宝树日前透露,劳动保障部正在研究针对农民工的保障制度,包括解决最低工资问题、清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国务院各部门都加大工作力度,连续三年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总数字达到335亿元。  相似文献   

13.
豫政〔2 0 0 4〕2 7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 0 0 3〕94号)下发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清欠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从全省情况看,各地进展还不平衡,清欠任务仍然很艰巨。为了从源头上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特别是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确保完成国务院制定的三年清欠目标,并不再产生新的拖欠,根据建设部等七部委和最高人民法院联合下发的《关于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的实施意…  相似文献   

14.
建筑企业拖欠劳动者工资屡禁不止,重庆市人大代表吴晓琳建议加大对恶意欠薪企业依法打击力度,建立良好社会诚信氛围;尽快全面推行阳光卡,建立民工工资直接支付机制。目前,该建议经有关部门认真办理,"工资平安卡"有望在2015年实现重庆全覆盖。"拖了3个多月,今天终于拿到工钱了!"江津籍民工张某清点着刚刚领到的7万多元工资,笑得合不拢嘴。日前,在重庆龙头寺公园附近的某在建楼盘项目部,会计正在给工人们结算工资。当天,与张某一样在该项目工地打工的70多名民工,一共领到了被拖欠的630  相似文献   

15.
近日,泉州市坚决纠正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领导小组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议,总结交流今年来纠正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有关工作情况,认真研究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对下一阶段任务进行部署。今年来,泉州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在去年集中治理、重点清欠的基础上,加强组织领导,形成了部门配合、上下联动、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清理农民工工资问题取得较好的成效。据初步统计,  相似文献   

16.
《就业与保障》2005,(11):F0002-F0002
年底之际.又到了拖欠民工工资问题的高发期,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各级各部门再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时事资料手册》2005,(1):67-68
2004年8月,建设部宣布,2005年春节前解决所有2003年前拖欠的农民工工资,2006年底前基本解决经确认的已竣工工程拖欠工程款,其中.中央本级预算拨款项目拖欠工程款2004年底前还清,地方各级政府投资工程的拖欠款2005年底前完成清欠任务。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相应制定了清欠时间表。  相似文献   

18.
又到年底,有关民工讨薪问题再次成为焦点。近年来,拖欠民工工资、民工荒、民工讨薪被打、矿难死亡、民工在非人的工作环境中超时加班、民工在城市被歧视等新闻不时见诸报端。其中,总理为民妇讨工钱、民工讨薪不成而杀人等事件尤能刺激整个社会的神经。身处社会底层的民工恶劣的生存状态不再是少数有道义的媒体眼中的“新闻”。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对此表示了“关注”,并提出一些应对之策,比如发文不允许克扣民工工资、对违规者进行处罚媒体应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媒体是一个具有特殊属性的产业,既有经济利益的追求,又有社会责任的要求。作为一种经…  相似文献   

19.
尽管绝大多数农民工在全国持续一年多的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行动中拿回了属于自己的工资,但仍有一些农民工干了活却得不到报酬。“有的民工生计难以维持”、“工资无法兑现,数百名民工子女辍学”……2005年2月1日,离鸡年春节只有一周的时间,一份反映拖欠农民工工资和工程款的信访情况摘要放在了中央领导同志的案头。  相似文献   

20.
《宁夏政报》2016,(5):45-46
正宁政办发[2016]10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进一步做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和宁东管委会是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第一责任主体,要切实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班子成员要包案抓,一抓到底,直到完成清欠工作。二、政府投资类建设项目拖欠农民工工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