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指导我国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它不仅描绘了改革的宏伟蓝图,更为重要的是为改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具有十分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最近一个时期,在有关学习“决定”的文章中,比较一致的意见是认为“决定”中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理论突破是确认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抓住了这个理论核心,也就抓住了“决定”的基本精神,从而对“决定”中的其他问题也就容易理解了。但是,对什么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论断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发展。它对于搞好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存在的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经济既是计划经济,又是商品经济,是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统一,即有计划  相似文献   

3.
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与有计划的市场经济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决定》这段话,全面揭示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说明社会主义经济即是特殊的商品经济,又是特殊的计划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力和  相似文献   

4.
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并且还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同资本主义经济的区别不在于商品经济是否存在和价值规律是否发挥作用,而“在于能否在全社会的规模上自觉运用价值规律。”这些论述,科学地解决了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本文就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下简称《决定》)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及其相互关系问题,是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对深入理解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革现行的计划体制,建设企业有充分活力的社会主义,都具有重要意义。一、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基本含义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告诉我们,任何社会化生产,都要求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这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是,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  相似文献   

6.
20年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从中国国情出发吸收现代经济学的成果,在经济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982年前后,经济学者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首先是价值规律等观点。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后,经济学界继续向就探索,进而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应为市场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明确表定了计划和市场都…  相似文献   

7.
党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科学的论断,把我们对于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试就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有关商品和货币的基本知识:商品生产的产生和发展;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它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2.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自觉运用价值规律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之一。3.通过教学为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经济活动和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初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存在,决定着商品生产者或企业的行为必须按照商品经济的原则进行。因此,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所引起的商品生产者或企业的这一行为,是当前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0.
(一)改革计划体制,深化对 区域横向经济联合的认识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就对计划体制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1、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必须把计划工作建立在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过去我们的计划是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直接管理方  相似文献   

11.
卓炯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理论的核心内容和现实意义范正兴,刘月婵卓炯毕生从事经济理论研究,成果颇多,在商品经济理论方面的建树尤为突出,是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先驱。早在60年代初,他就在全国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观点。70年代末,...  相似文献   

12.
赵紫阳同志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必须符合于发展商品经济的要求”。“我们必须在理论上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动的内在规律,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各种途径”。商品生产是极不相同的社会经济形态都可以具有的社会生产形式;但是,存在于不同社会经济形态的商品生产的性质及其规律和作用,却有着严格的区别。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生产,它有什么规律性呢?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断,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商品经济并非资本主义的同义词。早在原始公社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人类第二次社会大分工,随着从以物易物过渡到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发生与扩大,就已经出  相似文献   

14.
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共中央关于“七五”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要“适应商品市场发展的要求,逐步开辟和发展资金市场、技术市场……”,应“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和管理下,运用多种金融工具,积极发展横向的资金融通,促进资金市场的逐步形成”。因此,改革金融体制,开辟资金市场,已成为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谨就在上海开辟资金市场问题试作探索。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对社会主义的经济性质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它不仅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而且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突破。那么,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本文试就社会主义的经济类型、经济本质和经济性质提出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正> 最近,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号召全党要使社会主义道德蔚然成风。如何做到这一点,我们认为,很重要的一条是要正确处理好发展商品经济与加强道德建设的关系。第一,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加强道德建设是辩证统一的。因为我们的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它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种质的规定性决定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同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在本质上,总体趋势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有利于加强道德建设,为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必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在国家法律法规和计划的指导下发挥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本文旨在对市场的作用作点简要的分析,对国家调节市场的有关问题作点粗略的探讨。一商品经济与市场是紧密联系的。有商品,就必然存在商品交换,有商品交换,就必然存在市场。市场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市场的发展又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不仅在理论上是又一次重大突破,而且对于深化改革、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关系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是对“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否定,而是对“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继承和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的重点是商品经济,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继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又一新的、意义更为深远的重大突破。这决不是一个简单的词语问题,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法,包含了比“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丰富得多的时代内容,有着新的质的规定。一、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是社会基本制度的传统观念,肯定了市场取向的改革实践,明确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地探索我国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其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传统的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十一届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社会要发展商品经济,应该在社会主义计划与市场的结合模式中,区分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历史时期,在当前,就必须使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落脚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上。从根本上讲,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但在传统观念中,似乎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是与社会主义经济相对立的。事实上,并非如此,有必要为市场经济恢复“名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