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社区党员建新"家" 2004年8月17日,家住大兴安岭新林区创业街的王玉梅女士到新林镇党群办咨询如何办理退休党员组织关系转接事宜.她父亲是老党员,退休后一直在山东青岛居住,现在年纪大了,无人照顾,想回到儿女身边,但老人担心他的组织关系没处落.工作人员向她详细介绍了办理组织关系转接的相关手续,并告诉她,老人的组织关系可以就近落到她家附近的社区"家庭"党支部.这几年,像这样流动党员的子女为父找"家"的事在新林区可是不少.新林区委创建的"家庭"党支部按地域相邻的原则,把原来设在单位的基层党支部设在居住区内的党员家里,根据党支部活动所在家庭的居住条件和周围党员人数确定支部党员总数,多的三十余人,少的十来个人.  相似文献   

2.
张玉东 《党课》2010,(17):96-99
案例: 陈静到某报社应聘,笔试和面试顺利通过后,报社要求陈静到指定医院进行体检,并称只要体检合格就录用她。2010年7月10日,陈静如期到报社指定的医院体检。几天后,报社工作人员通知陈静,以其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陈少敏一生未嫁,是个花木兰式的人物,其实不然. 陈少敏于1902年出生在山东省寿光县范于村,原名孙肇修,参加革命后改名陈少敏.她父亲就是一个有"反骨"的汉子,是全村第一个剪辫子的人.父亲反抗意识强烈的个性,影响了陈少敏,她成为全村第一个反对裹足的大脚闺女.  相似文献   

4.
七年前,一位党员默默资助了一个小学生.现在,这个学生已经读高一了.今年初,党支部书记听说此事后,在第一时间来到那位党员的办公室,高兴地说:"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党支部想向报社推荐宣传你的事迹."  相似文献   

5.
一个女子,人送外号"拼命三娘",她是怎样的一个女子?她是一位知心的调解姐姐、领导和同事心目中的女汉子、父老乡亲交口称赞的好闺女. 这个女人,姓史名静.史静"恬淡平和,安定不动"之意,但她,却是个十足的"女汉子".走进她,就走进了火红的青春,浑身洋溢着激情与力量;走进她,就走进了司法警察真善美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充满真情和正能量.  相似文献   

6.
张进进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山东姑娘,现在第七师胡杨河市团委工作,同时聘任七师中级人民法院"廉政监督员". 2013年7月,张进进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原泰山医学院)毕业.作为所在院系首位"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她,怀揣着对新疆兵团的憧憬与向往,投身到服务建设兵团的浪潮中.  相似文献   

7.
采访快译器     
年轻漂亮的欧露丝小姐可谓一帆风顺,她先是嫁给年轻有为的电脑专家,然后又在巴黎的《塞纳河时报》找到一份令人羡慕的记者工作。到报社上班后,欧露丝才发现,报社人才济济,美女如云,自己初来乍到,离幻想的知名记者还不知差多远呢。她费尽心思采访来  相似文献   

8.
群众的事耽误不得 熟悉汤群芳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个要工作不要命的人. "雷公都不打吃饭人啊!好多次,我们看到她正炒着菜、刚端碗吃饭,一听说有事,搁下饭碗就冲出门去."与汤群芳家近邻的法庭干警和司法所的同志都这样说.  相似文献   

9.
一早儿就听说,齐齐哈尔有个叫闫玉琴的社区党支部书记故事多.等和这个快人快语的老太太见了面,她说自己的毛病更多,而且是老毛病. 急性子,常常"窝火" 暮色中,小院里又飘出了孩子的哭声. 因为是夏天,各家的窗户都敞开着,哭声便能够听得清楚.小院里住着四口人,一对老夫妇、丈夫离世且双腿残疾的老夫妇的儿媳李恩华和她的小女儿曲妍.生活的愁苦,对于这一家人来说,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0.
霞飞 《党史博采》2005,(1):10-16
王力、关锋、戚本禹何许人也? 王力,原名王光宾,出生于江苏省淮安县,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是在学校里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后被党组织派往东北军中做党的秘密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山东根据地急剧扩大,各方面事业也发展起来,他就被组织调往山东我党办的<大众日报>任记者,用王力的名字发表文章.由于他能力强,头脑灵活,文笔好,口才也好,受到了当时担任中共山东分局书记兼渤海区党委书记的康生的赏识.康生几次提拔他,不久,王力就担任了中共山东渤海区党委宣传部的副部长.全国解放后,王力调往上海,担任中共华东局宣传部宣传处处长.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 大学毕业后,我在一家报社工作,任务主要是接听读者来电。 这天,我接通了一个电话,是一个女读者打来的。在电话里,她絮絮叨叨地投诉她所在小区保安的冷酷无情。说有一天,她在商场买了很多东西。的士停在小区门口,她吃力地拎着一袋袋东西往家挪动。  相似文献   

12.
对她说,已经办了两件事,要收200万元.张爱云看了"举报信"和报纸后,当即给王怀忠打电话,并说要回安徽拿钱.几天后,她把120万元交到了侯万清手上.  相似文献   

13.
庭长潘银书--最遗憾给女儿的关爱太少 作为"全国优秀女法官"、全国十佳法庭之一的纳溪区江宁"女子法庭"庭长,潘银书在工作上是"一把手";回到家里,她是女儿、母亲、妻子,生活中的潘银书还是"一把手".打扫卫生、料理家务、买菜做饭……法官的刚正和女性的柔情完美地结合在她身上.她常说,自己能取得一点成绩,是与家人理解和支持分不开的.她最大的遗憾,是给子女儿的关怀与母爱太少.而她最高兴的事,是在成都南光集团工作的女儿、女婿买了一套近100平方米的商品房.每逢全家人团聚,潘银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进厨房为丈夫和女儿做一顿可口的饭菜.  相似文献   

14.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哪家遇到了难事,都去找她帮忙……"宣汉县厂溪镇转角村村民编了一首歌谣,表达对村里农家书屋管理员李会芳的感激之情. 2015年初,转角村农家书屋从原来租借的狭窄的村小学房屋搬到了新建的村党员群众活动中心,并新添了图书,还安装了互联网.念过初中,被公认为"文化人"的李会芳被村里聘请为农家书屋管理员,经常到书屋看书的村民亲切地称她为"小芳".担任管理员的小芳一有空闲就和几个姐妹在农家书屋利用网络视频学习各种广场舞的跳法.在她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转角村广场舞蹈队,舞蹈队现在已经发展到25人了,每天清晨和傍晚,活动中心的广场上便响起了欢快的音乐.舞蹈队里有位40多岁的大姐,丈夫在外打工有了不少积蓄,自家3亩多土地也流转给了别人种梨树,闲下来的她原来整天就和村里其他人一起打麻将.自从加入舞蹈队后,她再也不打麻将了,经常和一帮姐妹在农家书屋琢磨各种新式广场舞的跳法.  相似文献   

15.
彭苏 《红岩春秋》2022,(2):39-43
浦代英原名浦黛英,是云南"宣威火腿大王"浦在廷的女儿,红7、红10军团政委乐少华的夫人,邓小平夫人卓琳(浦琼英)的姐姐.1952年乐少华含冤自杀后,浦代英独自抚养儿子长大,在"文革"中饱受打击.她晚年写下回忆录,向外界披露了她的家族,以及她和小妹卓琳的丰富人生,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16.
<正>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她是背着急救箱的"南丁格尔"。虽然没有上阵杀敌的壮烈,但救死扶伤的情怀,70年后依然让人感动。她就是战场上的党员护士,14岁就参加革命工作的赵敏。1929年,赵敏出生于察哈尔省赤城县一个贫苦的山村,父亲赵顺是第一批"救国会"的成员,在附近村里颇有威信。八路军第三十四大队开辟平北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17.
唐斯琴,1971年出生于湖南省永州市芝山区一户普通的工人家庭。1993年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一家报社做副刊编辑。唐斯琴从小就是出了名的“馋猫”。小时候,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常常被她吃个精光。她的父母对她很不放心,担心她这么好吃,长大了没有出息。  相似文献   

18.
在山东纺织系统,说起潍坊华润纺织有限公司纺二后纺车间操作指导工张玉梅,很多人都会翘大拇指,称她是潍坊纺织系统的骄傲。 梅花香自苦寒来 1979年10月,16岁的张玉梅初中毕业后进入潍坊棉纺织厂。令全厂人想不到的是,这个棉纺厂的子女竟然选择到最苦最累的细纱车间,当了一名挡车工。  相似文献   

19.
将最后几摞石膏板安放妥当后,马相芬松了松安全帽,抬手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去年,什邡市双盛镇村民马相芬所在的化工厂因污染问题被强制关停.随后她进入位于什邡市经济开发区的泰山石膏(四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山石膏)工作.相比曾经灰尘漫天、气味刺鼻的化工厂生产车间,如今的工作环境令她感到十分满意,"至少不用担心身体出问题了."马相芬脸上挂着微笑.  相似文献   

20.
年过花甲,儿孙满堂,本该是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了.然而,刚刚结束的雁江区临江镇水井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会上:62岁的村党支部书记张玉芳仅差1票就以全票当选,而这唯一的反对票恰恰是她本人投的.这一结果意味着:当初承诺只干3个月的她当了10年村党支部书记后,今后3年还将继续履行带领村民致富的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