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1990年12月,团中央第一书记宋德福同志在共青团十二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我们团的领导干部要学会分析事物,学会用理论研究问题、指导工作,共同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团学'."1991年4月,他在江苏、安徽两省考察团的工作时又强调:"研究'马克思主义团学'应引起全团的重视."宋德福同志不但积极倡导研究和建立马克思主义团学,而且身体力行,率先研究共青团学.他多次在团中央机关干部和中央团校学员中,就建立马克思主义团学问题亲自做专题报告,提出了许多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注重团的工作理论的探索和积累,努力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成立,是我国青少年研究事业和共青团工作的一件幸事,它预示着马克思主义团学以及青少年理论研究工作将有新的发展.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是团中央书记处领导的从事马克思主义团学和青少年研究的科研机构.它的主要任务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展对中国青年运动历史、共青团史、共青团学、青少年工作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开展对国外青少年理论及青年对策的研究;出版青少年研究的理论刊物;为团中央及党政领导机关制定青少年对策、法规和决策提供信息和咨询等.它的建  相似文献   

3.
(一) 宋德福同志在共青团十二届三中全会上,向全团提出要“在实践中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团学”[注1],张宝顺同志在全国第五次青年工作理论研讨会上号召“拿出理论与实践的勇气,动员团内与团外的力量,在马克思主义团学研究中做出新的建树”[注2],表明了团中央对“团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宋喆 《群众》2013,(11):69-70
一 习近平同志在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指出:“共青团的工作要把握住广大青年的脉搏,提高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关键是要高举理想信念旗帜。”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有助于他们形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和信念。  相似文献   

5.
随着“团学”研究及其学科化的发展,一门研究共青团的学问成为团校教学的主干学科。由此向各级团校提出了加强“团学”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笔者就此谈点看法,以其引起对这个问题的重视。首先,“团学”作为一门关于共青团的理论,在团校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团  相似文献   

6.
建立马克思主义团学离不开对团情的科学认识.某种意义上讲,建立团学也是要为深化对团情的认识提供科学指南.认识团情应充分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情况:一是共青团诞生及发展的历史;二是共青团所处的阶段;三是共青团的现实地位及作用.从共青团诞生及发展的历史看,共青团是随党的诞生而成立的,是同党的命运紧密相联的.党兴团兴,党弱团弱;党的事业发展,团的事业发展;党的事业受挫,团的事业受挫,这是历史反复证明的真理.这表明,团不能脱离党而单独存在.从共青团所处的阶段看,从团  相似文献   

7.
以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为背景,分析了当前研究生团学组织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对构建创新型团学组织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个以“共同价值观、创新型研究生团学干部、资源型研究生政府”为内涵的新的创新型团学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青年组织,党团关系和团青关系是共青团组织形态发展的一对决定性力量。党团关系和团青关系的历史性变化,导致了共青团组织形态发展呈现出了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由此形成了四个时期和十个阶段。基于共青团组织形态发展规律,笔者认为应该将密切团青关系作为当前和未来共青团工作的战略任务,并通过构建复合型团青关系和枢纽型组织形态来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9.
团青融合是共青团工作中的一项本质性和基础性工作,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共青团整体目标和任务的实现,因此,寻求团青关系建立的内在规律是共青团工作重要的理论任务之一,而基于新媒体迅速发展的视阈,如何运用新媒体的功能促进团青融合也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对"团青融合"和"新媒体"这两个概念进行诠释的基础上,对新媒体存在的"双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共青团工作本身,就团青融合这一"归宿点"挖掘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站在新媒体发展的立场对团青融合工作提出了可能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团中央第一书记宋德福1990年以来多次强调全团要重视马克思主义团学的研究.在共青团十二届三中全会上,他指出,要想在实际工作中开创新局面,就必须在理论研究上下功夫."理论必须走在实践的前面."这是古往今来颠扑不破的一条真理,也是严峻的现实给我们提出的一个任务.科学决策,合理布局,制定政策,理论是先导,也是基础.我们团的领导干部要学会分析事物,学会用理论研究问题,指导工作,共同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团学.1991年4月,宋德福在安徽调查研究时又指出:研究"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1.
(一) 当历史刚刚迈入90年代,1990年召开的团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鲜明地向全团提出发展马克思主义团学的任务。宋德福同志在《迈好90年代第一步的基础上乘胜前进》的报告中,要求全团的同志加强理论研究,在实践中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团学。他多次强调,团报要有团味,团校要讲团学,并对团学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如今,研究团学,发展团学,已在团内蔚  相似文献   

12.
李鹏  蔡治廷 《前沿》2014,(7):170-174
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90后”已经逐渐进入社会公众的视野,“90后”大学生的种种社会表现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外界全球化的环境和技术信息化的发展趋向等因素造就了他们不同于其他群体的鲜明特征,全面了解“90后”大学生的特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唯有进一步了解“90后”大学生的特质,才能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通过对“90后”大学生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的一点就是在新阶段新形势下,开展团学工作要有所创新,就必须要结合其特质,因时因人制宜,才能够科学有效地开展工作,履行好党赋予共青团的相关职能。虽然围绕着“90后”大学生的课题研究成果已有不少见诸公众视野,但是总体而言,目前整个研究仍处于待发展阶段。笔者在扎实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通过问卷和访谈调研等方式,对“90后”大学生展开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3.
张唯 《思想战线》2011,(Z1):420-421
研究从高职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出发,指出团学活动在高职学生职业意识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并结合实际对其有效的实施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团本文化是中国共青团和广大团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进青年运动的实践过程中创造的价值标准和认知体系,它以共青团事业为本体、本质和本位。团本文化有功能如下:凝聚功能、标识功能、教育功能、消费功能、联结功能。团本文化具有政治性、先进性和服务性的本质特征,体现出鲜明的组织特色、时代特征和青年特点,是一种主流文化和先锋文化。大力发展团本文化,对充分实现团的职能,保持青年运动的整体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团属社会组织作为共青团的"工作手臂延伸",是共青团工作由组织化走向社会化的重要过渡,承担着以社会化方式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重要功能。但是,团属社会组织在实际运行中却面临着资源不足、动力不足、社会吸引力不足的工作困境。我们认为,团属社会组织面临发展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整体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共青团的过渡依赖。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共青团机关和团属社会组织在组织形态、工作理念、工作方式上实现整体性转型,形成枢纽型组织形态和飞碟型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与青年建立密切关系是共青团的基础性政治任务。市场经济建立和网络社会生成导致青年生存状态和行动逻辑的多元化,从而要求团青关系在具体模式上应该从单一形态向复合形态转变。复合型团青关系要求共青团能够适应对不同类型青年整合的差异性和主导性的需求,这就要求共青团必须构建以引领性为诉求的多维权力运行模式的立体化的枢纽型组织形态。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新媒体推进团工作,应在新媒体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总结现阶段共青团运用新媒体开展工作遇到的困难及问题。金州新区团委利用新媒体开展工作,进一步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共青团引导、凝聚、服务青年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1991年11月22日共青团河南省委在河南油田召开团的理论研讨会,强调要用理论的力量推动共青团工作的新发展,团的理论调研要为创建马克思主义团学作出贡献.会议共收到论文30篇,展示了河南团的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前景.1989年以来,河南省地市团组织先后办了8个团的理论刊物,成立理论研究会30多个,会员1000多名,初步建立起一支以青年理论工作的专家、学者为骨干,县以上团的领导干部为主体的专兼职结合的理论研究队伍,  相似文献   

19.
警察学基础理论研究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警察学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但在学科建设上仍有不少缺陷。当前 ,必须明确警察学的研究对象 ,下大力气建立和完善警察学基础理论的概念体系 ,尽快建立起科学的警察学基础理论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20.
《青年探索》2020,(3):F0003-F0003
基层团组织是团的组织和工作体系的"神经末梢",是青年群众感知共青团、评价共青团的终端窗口,是共青团战斗力、凝聚力的基础源泉。基层团务是基层共青团开展组织建设和运行管理的一项综合性工作,是加强新时代团的基层建设,着力提升团的组织力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