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华侨几乎遍及世界上所有国家。资料表明,亚洲是世界上华侨最集中的地区。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华侨最多的国家,大约有六七百万人。那么哪些国家的华侨较少呢?在亚洲,阿富汗、孟加拉是华侨最少的国家,大约只有两三百人,其次是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也门,大约有四五百人;在非洲,华侨人口最少的国家主要有加蓬、扎伊尔、赞比亚、博茨瓦纳、利比里亚、苏丹、坦桑尼亚、喀麦隆、刚果等国,这些国家的华侨一般不超过100人;在美洲,巴拉圭、巴巴多斯、玻利维亚三国的华侨最少,据估计,数量在20一200人之间;欧洲华侨人数最少的国家…  相似文献   

2.
广西作为全国重点侨乡,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众多,至今却没有一所华侨博物馆。近年来,关于建立华侨博物馆的呼声日益高涨。通过走访和调研并就目前建立广西华侨博物馆具备的条件进行分析。认为建立广西华侨博物馆,首先可以抢救、收藏和保护华侨文物,为广西侨乡文化的研究提供资料库;其次可以通过展示华侨历史文物,彰显华侨华人与归侨侨眷爱国爱乡的历史功绩,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促进海内外文化的交流;此外还可以向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和广大民众宣传党和国家的侨务方针和政策法规,激励侨众为广西的建设发展献策献力,对今后进一步做好侨务工作,扩大广西在海外的影响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建立广西华侨博物馆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长崎是日本华侨的发祥地,但是随着时代的演变,长崎的发展速度逐渐落后于东京、大阪、神户、横滨等新兴的工商业城市,这势必会对长崎的华侨华人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又因华侨华人团体是伴随着华侨现象而出现的产物,所以长崎华侨华人社会的变迁也必将导致长崎华侨华人团体产生一系列的变迁。  相似文献   

4.
华侨博物馆具有征集、保护、研究、展示华侨华人历史文物、文献资料的职能,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特别是华侨文化的重要机构。本文分析了华侨博物馆在侨务文化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在当前建设文化强国和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的背景下,如何发挥华侨博物馆在华侨文化建设、人文交流、社会文化发展及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非洲的华人华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世纪即有华侨移民非洲,但华侨成批移居非洲则是19世纪末期的事。根据近几年的调查了解,在非洲50多个国家中,近40个国家和地区共有华侨华人约25万,其中,南非、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和留尼汪(该岛位于马达加斯加东方、印度洋之中)是华侨华人最为集中的国家和地区,约有华侨华人20万,占非洲华侨华人总数的80%以上。毛里求斯和南非出版有华文报纸。  相似文献   

6.
一、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的变化海外华侨华人 社团历史悠久,可以说是华侨现象的产物。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的变化和发展与华侨现象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华侨教育的发展需要祖国的指导与扶持,清末民初时期,随着中国对华侨政策渐趋制度化,华侨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一切都是当时华侨教育考察的积极成果。本文旨在梳理清末民初时期华侨教育考察的历史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评析华侨教育考察的实际影响。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曾在广西边境的钦州、廉州与镇南关领导和发动了武装起义。本文认为,在这几次广西边境武装起义中,除了当地的民众外,华侨也是这几次边境武装起义的一支重要力量。华侨不仅表现在为武装起义募集和捐献经费,还组织队伍,以及由华侨会党首领联络海内外的会党共同举事。本文也认为,由于华侨回国参加武装起义,引起华侨居住国殖民当局的注意和恐慌,并加强了对当地华侨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官方档案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对抗日战争时期印度华侨社会的成员来源、人口数字、职业结构、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初步的分析,试图钩梳出当其时印度华侨社会的一段历史,理清抗战时期印度华侨的一些基本情况.从而为印度华侨研究提供有益的史料。  相似文献   

10.
明末在菲华侨人数多达三万余人,时为东南亚规模最大的华侨社会。但由于中菲贸易衰落,华船抵菲急遽减少,且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政府严厉限制华侨入境并苛待在菲华侨,闽粤商民多往东南亚其他地区。至19世纪中期,菲律宾华侨不足万人,是东南亚各国规模最小的华侨社会。  相似文献   

11.
知识纵横     
知识纵横“华侨”一词始于何时最早使用“华侨”一饲的人是清末诗人、外交家黄遵宪。1882年黄遵宪调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见美国“逮华侨满狱”,他当即前往交涉,使美国当局不得不释放华侨。后来历史上公认黄遵宪是一位保护华侨的外交官。“华侨”词真正广泛使用,是...  相似文献   

12.
试述华侨华人的女神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侨华人既把祖国籍国的女神崇拜传播到海外,也创造出一些海外本土华侨华人崇拜的女神。这种女崇拜对增进华侨华人之间、华侨华人与祖籍国之间的联系以及促进华侨华人融入当地社会,都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新华侨华人和华裔新生代是一支素质高、潜力大、富有生机与满活力的新生力量。培育好、保护好、发展好侨力资源,是侨务部门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而新华侨华人应是我们海外侨务工作中的重要对象。本文认为做好新华侨华人的路径主要有:支持新华侨华人在海外的长期生存与发展;推动海外和谐侨社的构建与完善;增强新华侨华人对中华民族和祖(籍)国的认同感;鼓励新华侨华人为翻开两岸关系新页做贡献,充分发挥新华侨华人在民间外交和民间关系中的作用。总之,我们应坚定不移地实施“大侨务”战略,借助社会力量,聚合侨力资源,切实加强对新华侨华人、华裔新生代、社团新力量的工作,培育侨力新资源。  相似文献   

14.
华侨对于辛亥革命其实有很大的影响,我的角度是从民主角度来谈,即华侨民主主义。我分两部分来谈,第一部分,民主主义的部分;第二部分,华侨民主主义部分。其实很少的书籍在谈所谓的华侨民主革命,我尝试用这个理论来诠释确有华侨民主主义这样的概念和具体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福建是我国华侨数量众多的省份之一。闽籍华侨对福建经济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如华侨的直接投资、捐赠等等。小文试从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来浅谈闽籍华侨对福建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学习全国“两会”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华侨农林场展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有利于促进华侨农林场改革与发展。侨联与海外华侨、华人有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华侨农林场改革发展的工作中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开创新时期侨联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金晶 《八桂侨刊》2007,(3):68-72
华侨研究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晚清时期是近代华侨的形成阶段,在华侨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晚清政府华侨政策的转变是这一阶段具有特色的内容。目前,学术界对于晚清华侨政策的研究在其转变标志、原因及各项具体政策措施上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统一论坛》2012,(3):49-50
十多年前,随着当时台湾岛内局势的变化,海外华侨华人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反“独”促统运动。我们德国侨界与海外同胞同步,自愿、自发地于2000年3月酝酿筹组德国华侨华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在德国青田同乡会、上海华侨华人联合总会、浙江同乡会的主要负责人和一批关心两岸局势的热心人士的运作下,于2001年6月19日在Giessen市以“和平统一,振兴中华”为口号的万人签名行动中,宣告德国华侨华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正式成立,从此拉开了德国华侨华人大规模反“独”促统运动的序幕。  相似文献   

19.
《八桂侨刊》2007,(3):3-4
2007年7月1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华侨农林场改革和发展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华侨农林场改革和发展的意见精神,部署全面推进广西华侨农林场改革和发展工作,把广西华侨农林场问题解决好,促进边疆安宁、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陆兵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副主席刘新文作会议总结。  相似文献   

20.
鸦片战争前,东南亚华侨社会得到很大的发展是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中国海外贸易同东南亚华侨社会的发展,基本上存在互动关系,华侨华人人数的增多有助于中国海外贸易;贸易发展快慢又影响到东南亚华侨的生活,当时来往的商船是华侨惟一的交通工具,华侨主要来源于参与贸易的海商,其主要谋生手段就是服务于中国海外贸易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