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新形势下开拓俄罗斯市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入世和俄罗斯加快入世步伐对中国企业发展与俄罗斯经贸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如果说拥有世界人口1/5的中国的加盟使WTO更具世界性的话,那么,占地球陆地面积1/9的俄罗斯的入世将会使WTO的版图大大扩张,更具全球性。近两年来,中俄经贸合作已经渡过了磨合期,进入了快车道。不久前,国家召开了对俄经贸工作会议,会后即将出台《进一步发展对俄经贸合作的意见》,制定一系列鼓励中俄经贸合作的政策措施,为中俄经贸合作创造有利条件,也为我省进一步开拓俄罗斯市场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要发挥优势,充满信心,积极开拓进取,大手笔做出大文章,为加快我省经济发展和搞好全国对俄合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服装市场 随着外国各类时装的大量涌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俄罗斯服装市场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服装需求档次的多元化 据俄官方统计,俄罗斯现月收入1500美元以上的富人大约有500万,约占总人口的4.5%。他们是欧美高级服装的主要消费者,追求服装的时尚和名牌,月薪在150—250美元左右者为中等收入阶层,约占总人口的31.5%,人数在5000万左右。他们虽不以追求名牌时装为导向,但对低价劣制品缺乏兴趣。他们对价格非常敏感,同时要求品质不能太差。俄罗斯的低收入者为总人口的62.5%,月收入在30—85美元之间,是目前俄低价服装市场的主要消费者。这些人在选购服装时以价格为导向,品质不十分重要。 实用功能大于时尚功能 俄罗斯的冬季长达半年之久,皮夹克首先以实用为主,长度仅及腰部的牛仔式夹克是没有市场的。西装式的领因冷风会透入而不受欢迎,所以最好是高领的,且拉链能一拉到顶。领围也要宽松些,以便能放进厚毛围巾。前襟也必须是拉链和钢扣共用,以防冷风的透入。俄罗斯女性冬季最喜欢的当然是貂皮大衣或其它  相似文献   

3.
在21世纪中俄两国努力加深互信、不断提升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形势下,中俄关系史研究有必要向新的领域开拓,"国家形象学"正是这样一个有待开拓的领域。"中国的俄罗斯形象"指的是中国公众对俄罗斯(苏联)的相对稳定的总体评价,反映了中国人对俄罗斯的认知、中国人的俄罗斯观。无疑,这是考察中俄关系史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4.
自从1994年俄罗斯首先提出修建中俄石油管道以来,中俄双方签署了数项协议,准备修建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的安加尔斯克至中国大庆的石油管道——“安大线”。此后,中俄石油管道合作又经历了从“安大线”、“安纳线”再到“泰纳线”的曲折过程,很多人因此对中俄能源合作的前景产生怀疑。然而,俄罗斯能源外交的发展趋势决定了其不会轻易放弃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同时新线路的出现也更加证明了俄罗斯希望加强同中国能源合作的愿望。巩固和扩大中俄能源合作,符合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时也是两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因此中俄能源合作前景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5.
中俄相互投资现状及其促进政策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大相互投资是历次中俄总理会晤提出的重要合作方向。2004年中俄总理第九次定期会晤期间,首次提出了到2020年中国对俄投资达到120亿美元的明确目标,与此相联系,怎样落实和实现这一目标成为近期以来学术界和实业界议论的热门话题。本文将着重分析国际资本对俄投资现状和特点,为我国对俄投资提供国际背景,指出中俄相互投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中国对俄投资政策的建议。一、国际资本对俄投资现状和特点———中国对俄投资的国际背景据俄罗斯国家统计署的资料,到2005年3月底,俄罗斯累计吸引外资已达851亿美元。由于伴随着资本外逃,俄罗斯…  相似文献   

6.
刘锋  朱显平 《东北亚论坛》2013,(5):55-63,128,129
俄罗斯不仅开发利用丰富的国内能源资源,而且十分重视开拓海外资源,积极推动和鼓励俄罗斯能源企业"走出去"。近年来,在国际能源市场价格回稳、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形势下,俄罗斯能源企业加紧开拓海外资源市场,扩大国际影响力。其外向型能源发展战略日臻成熟。在国家的支持下,逐渐形成了以大型能源企业组成的俄罗斯能源海外扩展的骨干力量。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的能源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能源企业对海外经营进行了调整。后危机时代,国际市场的整合调整以及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为俄罗斯的"走出去"发展战略提供了新的机遇。俄罗斯的能源外向型发展战略中的国家作用将进一步强化,能源企业的海外扩展将增加新的内容。未来,中俄的能源合作不仅局限于两国之间,而且将涉及世界其他地区的资源领域。只有进一步加强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才能实现双赢发展。  相似文献   

7.
1993年就贸易额来讲,中国已成为俄罗斯继德国贸易伙伴之后的第二大贸易伙伴.1993年中俄贸易额为76.79亿美元,比1992年增长了30.9%(1992年中俄双方贸易额为58.62亿美元).1993年我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地区的贸易额几乎达到30亿美元(1992年为20.6亿美元),占中俄贸易总额的40%,占整个地区间直接贸易与边境贸易的70%至80%.目前,我国与俄罗斯地区的经济贸易合作(主要是同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的经贸合作)已成为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俄之间进行互利贸易是非常重要的.就我国东北地区来说,地理位置与俄罗斯毗邻,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边境地区开放政策的实施与发展,有助于地方产品的生产,解决生产过剩和大量积压的问题,并根据需要可引进俄罗斯的原材料和设备.对俄罗斯来说,同中国进行地方贸易可以帮助解决食品与日用品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从欧洲到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运费猛涨的情况下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从中国边境地区进口上述产品运费要便宜得多.一些资料表明,1993年与我国毗邻的俄罗斯的边疆区和州的肉类、蔬莱、水果、大米、玉米和白糖40%以上是由我国提供的.  相似文献   

8.
2008年,中俄两国贸易总额已达到600亿美元,俄罗斯已成为中国第七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则成为俄罗斯第三大贸易伙伴.两国坚持睦邻友好、互利互惠、和平共处的主流方向.为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坚持"互利双赢,和谐共进"的基本原则,全面推进双方在多领域合作的战略升级,是中俄两国自上而下达成的一个基本共识,是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历史性选择.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入世后,总体上有利于中俄贸易的健康发展,但也会给双边贸易带来新的挑战:中国商品在俄罗斯市场上将面临残酷的竞争;俄罗斯即将实施的进口农产品质量认证标准可能会把绝大多数中国农产品挡在俄罗斯市场之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增强将使中国引进俄罗斯高端技术的难度加大;俄罗斯将成为中国吸引外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因此,如何趋利避害,利用俄加入WTO的契机使中俄贸易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是中俄双方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中国东北地区存在地缘优势,经济结构上互补.在中俄双方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指引下,中俄贸易额在2004年实现了200亿美元的历史性突破.要大幅度提高中俄两国的经济合作水平,实现战略性升级,应将发展中国与俄罗斯的区域经贸合作作为突破口,开展科技、能源、能源加工、农业、加工、医药卫生等多元化的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