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0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地方到军队,从高等学校到社科院所,在其发布的各级各类科研立项指南及其结项项目中,涉及国家安全的课题变得越来越多。其中,“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每年12月发布的次年“课题指南”中包含“安全”一词的项目,11年来的情况是:1999年度课题指南中“安全”一词出现3次,体现在3个课题名称中;2000年指南中,“安全”出现5次,  相似文献   

2.
十八大报告把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民主政治”、“政治建设”或者“政治体制改革”等内容表述,一直是党的代表大会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七大报告提出“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十八大报告第五部分专门论述了“坚持走中国特色丰十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3.
据柳建平在《安全、人的安全和国家安全》(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2期)一文中介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4年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中最先提出并界定了“人的安全”。该报告指出:“人的安全有两大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免受诸如饥饿、疾病和压迫等长期性威胁的安全;其二是在家庭、工作或社区等日常生活中对突如其来的、伤害性的骚扰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11部分以专章形式对国家安全作出阐述,提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彰显出深刻的战略逻辑、制度逻辑、善治逻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谋划国家安全,贯穿统筹发展和安全治国理政重大原则,强调对安全风险的防范化解,体现了战略逻辑;强调重点领域和重大事项的制度化,推进国家安全法治、战略、政策等方面的体系化,注重国家安全政策制度落地实施的机制化,体现了制度逻辑;在明确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关系的基础上,融入善治精神目标,体现了善治逻辑。三重逻辑对推进新时代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发表于《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的《十四大以来中共中央关于国家安全的论述与决定》一文中,作者刘跃进指出:1992年以来,在十四大报告、十五大报告、十六大报告、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十七大报告、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等重要文献中,中共中央对国家安全的认识不断拓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6.
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责任”字眼出现22次,直接以“党员”为主语的有3处,分别为:①在谈当前党内存在问题时指出,有些党员领导干部“不负责任”;②在论述建设学习型政党时指出,要引导党员、干部增强“责任意识”;③在强调抓基层打基础工作时指出,要增强党员“责任感”。  相似文献   

7.
甘钧先在《2010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评析》(载《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第6期)一文中指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是美国政府向国会提交的安全报告,主要目的是分析美面临的安全环境并提出应对战略。美从1989年开始发表这类战略报告,克林顿政府时期其发表了7次,即1994—2000年每年一次;小布什政府时期共发表了2次,分别在2002年和2006年。从历次报告内容分析,  相似文献   

8.
2007年8月28日至29日,吉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李中学在松原市公安机关调研“三基”工程建设情况,贯彻省九次党代会精神、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七大和“东博会”安全保卫工作以及公安队伍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9.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在此之前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报告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志愿服务放在一个部分进行表述,表明党和国家把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到了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服务和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高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成为信仰才能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信仰必须经过由“可信”到“确信”的转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信仰必须重视“活动”的中介作用;志愿服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信仰的重要中介。  相似文献   

10.
胡传荣 《工会论坛》2008,14(2):22-23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这为中国工会的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国工会首先应在民生工程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还要积极推进职工基层民主权利的实施,从而体现职工当家作主的国家主人翁地位。  相似文献   

11.
国家安全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人们对其学科背景和来源并没有统一的认识,相反到有各种不同说法,而这些不同说法认定的国家安全学“母体学科”就有“安全科学”、“保卫学”、“公共安全学”、“国际战略学”、“军事学”等等,也有观点认为国家安全学根源于当代“国家安全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国家安全学”一词第一次出现的中文献《安全科学与预防事故》(《中国科技信息》1994年第12期)中,作者朱奕宝认为“安全科学的学科可以很广,如国家安全学、社会安全学、生态环境安全学、劳动安全学等。”  相似文献   

12.
“资本”不等于资本主义·王群党的十五大报告的第五部分,多次提到“资本”,如“资本组织形式”、“资本运作效率”、“公有资本”、“资本联合”、“资本额”、“以资本为纽带”等。这是在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中,第一次这样频繁地使用“资本”这一概念的。在过去,由于...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英在《政府采购与国家经济安全》(载《中国招标》2007年第4期)一文中提出,要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严格限制。他认为,国家经济安全相对应的是国家经济利益。能够提到国家经济安全层面来认识,并由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甚至采取强硬手段予以支持的,只能是国家经济利益体系中的重大国家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4.
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会长巴忠伎将军主编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家安全——第七届中国国家安全论坛文集》,于2009年10月由时事出版社出版。为贯彻中共十七大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国国家安全论坛于2008年12月在京举行了以”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家安全”为主题的研讨会。  相似文献   

15.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我们的先祖虽然没有在汉语词汇中留下“国家安全”这个名词,但他们却以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和汉语特色的诸多术语论说和实践着不同形式的国家安全事务。像“家国天下”、像“居安思危”、像“富国强兵”,像“上智为间”等,这些在韦祖松先生所著《帝国生存环境的诠释——北宋国家安全问题研究》一书中提到的概念,都体现着中华先祖各具特色的国家安全智慧,代表着中国古代不同形式的国家安全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6.
在发表于《史学月刊》2010年第1期的《美国“国家安全国家”的创生》一文中,作者牛可指出,冷战时期美国国内变化的诸多方面均可置于“国家安全国家”(national security state)概念之下加以认知和讨论。“国家安全国家”是伴随冷战而出现的美国历史上全新的事态。在冷战爆发和演进的同时,经过战后初期关于国家安全组织体制的大讨论和持续进行的政府机构的重组,美国的政府组织体制,乃至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的“国家安全”理念之下,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治保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重庆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就要发挥工商联的独特优势,支持和帮助非公有制企业实现科学发展,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非公有制经济在实现“加快建设城乡统筹的直辖市,在西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很久以来,在中共中央有关农村和农业问题的文件中,很少论及“安全”特别是“国家安全”,但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却19次出现“安全”一词,其中“粮食安全”就出现了7次,“国家粮食安全”出现了5次,甚至还出现了“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总书记的政治报告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公安工作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结合工作实际坚决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这就要求做到四个结合:与深刻把握精髓、科学统领工作相结合;与体现党委政府的意图相结合;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与保障服务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安全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前提、基础和保障。云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系统要把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全面理解、准确把握、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和坚持安全发展的思想,以此来统领和指导工作,促进和保障全省安全生产的稳定好转,推进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