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汪强 《求贤》2009,(2):30-30
今年61岁的大寨村党支部书记郭凤莲到目前,工龄应为28年。这是有根据的:1980年9月,郭凤莲收到来自昔阳县委组织部的通知:即日起你调离大寨村,工资定为行政24级,工龄从今天算起。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0,(8):100-104
1968年,在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下,数百万城镇中学生奔赴农村和边疆。知青运动从狂飙突起到最后的偃旗息鼓,延续了整整10年。而张铁生、李庆霖、肖芸等的三封信却真实地影响了千百万中国知青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4.
黄海 《党史文苑》2006,(3):16-17
上个世纪60年代,我与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我们的青春热血、理想和追求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祖国的广阔天地、山山水水.  相似文献   

5.
张曙 《党的文献》2003,(6):57-62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问题是“文革”遗留下来的一大社会政治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 ,邓小平打破思想禁锢 ,率先提出广开就业门路 ,逐步结束知青上山下乡运动 ;他还对下乡知青的回城请求和回城知青的就业问题提出了指导意见。在他的积极推动下 ,知青问题最终得到了较圆满解决。  相似文献   

6.
陈峰 《党建文汇》2010,(8):35-35
我在一家公司工作快满4年了。公司于2008年1月1日改名,如果我将于2月份与这家公司解除劳动关系,在法律上来看,我的工龄是4年还是1个月?  相似文献   

7.
8.
万强  林蓉 《党史文苑》2004,(11):34-37
在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曾经多次组织大批的城镇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远地区安家落户,其持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实属罕见。也正因为如此,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共和国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在从运动的发起到结束的十几年来,邓小平的政治生涯虽几经伏起,但他时刻都在密切关注着这一牵动中国百万知青命运的重大运动,也正是由于邓小平举措得力,才使这一运动带来的社会问题最终得以顺利解决。邓小平提出插队为安置知青的主要方向从1949年10月新中国诞生起,共和国政府在积极振兴国民经济的同时,努力普及教育,短时间内就取得了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9.
问:现在还存在临时工用工形式吗? 答: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临时工等问题的请示)的复函》规定,《劳动、法》施行后,所有用人单位与职工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各类职工在用人单位享有的权利是平等的。因此,过去意义上相对于正式工而言的临时工名称已经不复存在。用人单位如在临时性岗位上用工,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知青口述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是以研究知青而闻名海内外的刘小萌研究员的新著.知青既是一个历史符号也是一个现实存在.通过采访经历持续长达20余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知青,刘小萌把历史和现实厚重的串联在一起.他通过知青的亲身经历深刻而生动地描述了当代中国史上一个重大运动的来龙去脉,揭示了知青在艰苦的环境里忘我的献身精神和为捍卫利益而进行的艰苦斗争.该书选题新颖、材料翔实、特点鲜明、可读性强,是了解当代中国史的一本必不可少的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11.
道荫 《党史文汇》2009,(1):60-61
你问我对知青下乡到底怎么着,我认为,除了当时国家的急需以外,本质的一点就是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在很多的课本里边,在学习毛主席著作时,都有这一条.可以很坦率地说,我认为这一条没错,直到现在也这么认为.凡是有知识有作为的青年,一定要接触民众,一定要懂得中国国情,要不然你不一定能实现良好的愿望,更无法成为栋梁.现在都讲精英,精英们了解国情更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12.
王勇 《党史纵横》2004,(11):32-32
2004.11党史纵横“蓝蓝的天上,白云在飞翔,美丽的扬子江畔是可爱的南京古城,我的家乡。啊,彩虹般的大桥,直上云霄,横断了长江,雄伟的钟山脚下是我可爱的家乡……”对于在那个特殊岁月里当过知青的人来说,这首歌恐怕为很多人所熟悉。这首歌原名叫做《我的家乡》,又名《南京知青之歌》。它的作者是南京人,而且就是当年的知青,他的名字叫任毅。1968年12月26日,也就是毛泽东诞辰纪念日那天,南京五中的一批学生坐着卡车,经过南京长江大桥,来到江浦县插队落户,任毅所在的生产队正好是公社所在地,于是他们这个知青点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全公社知青聚…  相似文献   

13.
知识青年必须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到工厂、到农村、到边疆、到基层,是青年学生接受锻炼、经受考验、在实践中成长的必由之路。这是毛泽东反修防修百年大计的指导思想,也是五六十年代热血青年的自愿之路。然而,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使工厂停工,学校停课,“老三届”积累在城,无学可上,无业可待。于是乎毛泽东提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青年学子纷纷响应:我们也有一双手,不在城里吃闲饭。一场影响了一代人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出现了。从它的开始,到它的落幕,其中的经验教训,其中的酸甜苦辣,可待寻觅,可待追忆……当年学子鬓未霜,岁月人生两茫茫。改革春风吹神州,此辈今日是栋梁。  相似文献   

14.
初到兵团 1968年,毛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上山下乡成了安置“老三届”初高中毕业生的主要去向。  相似文献   

15.
1968年12月,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这一指示的发表,标志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已发展为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大运动。其时,上山下乡“一片红”成了“文革”的一个“战略部署”,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运动推向极端,从而改变了一个时代的面貌。  相似文献   

16.
买断工龄后的党员转移组织关系,应按照劳动人事关系与组织关系相一致的原则来确定。买断工龄后到新的单位就业的,应将其组织关系转到新单位的党组织;自谋职业的,应将其组织关系转到个体劳协、集贸市场或居住地所在街道党组织;在家待业或失业的,应将其组织关系转到居住地所在街道党组织。  相似文献   

17.
高小林  綦军 《新长征》2009,(6):62-64
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结束后,下设的六个工作小组于1949年6月18日各自举行了第一次小组全体会议.  相似文献   

18.
吴溪 《党史纵横》2005,(8):8-12
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到来之际,东北大地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失踪62年的头颅,终于被沈阳军区的一位军人找到了!黑龙江省有关文史、考古和医学专家,采用多种科学方法对头颅进行了全方位的科学鉴定,在初步认定的基础上,又将颅骨送到国家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最终得到权威认定:确系赵尚志颅骨!5月25日,赵尚志的颅骨送公安部鉴定的委托单位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的鉴定文书寄给沈阳军区政治部,并对沈阳军区发现著名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烈士的头颅表示衷心感谢。英雄之死赵尚志是与杨靖宇齐名的抗日民族英…  相似文献   

19.
还差两个月,农一师八团加工厂职工、上海支青陈福成就要退休了。届时,有着45年工龄的陈福成将创造工龄最长的八团吉尼斯纪录。1963年8月1日,15岁的陈福成从上海来到八团。他是八团上海支边青年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刚开始,陈福成被分配  相似文献   

20.
纪路 《党建文汇》2006,(1):45-45
缠足.这一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正随着它的最后一代实践者的减少走向消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