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刚 《当代广西》2011,(1):11-11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我们送走了硕果累累的2010年,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11年。在此,我谨代表柳州市370万各族人民,向全区人民致以节日的祝福!向所有关心、支持柳州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2.
王军  曾德举 《当代广西》2013,(10):62-64
最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表彰了2010-2011年度"守合同重信誉企业",广西共有19家企业榜上有名,柳州正菱集团位居广西榜第四位,这是柳州正菱集团连续11年获此殊荣。柳州正菱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2年,历经三十年栉风沐雨,三十年奋发图强!在集团公司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廖荣纳  相似文献   

3.
<正>伴随着新年的钟声,我们走过了满载收获的2009年,迎来了充满期望的2010年。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谨代表中共梧州市委、梧州市人民政府和全市310万各族人民,向全区各族人民致以节日的祝贺!向所有关心、支持梧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4.
陈刚 《当代广西》2012,(1):13-13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我们满怀豪情地从硕果累累的2011年迈进充满希望的2012年。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谨代表柳州市375万各族人民,向全区各族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柳州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各界朋友致以新春的祝福和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5.
<正>左江欢腾,木棉吐艳。我们辞去了极不平凡的2009年,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10年。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谨代表崇左市240万各族干部群众,向全区各族人民致以最美好的节日祝愿!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崇左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6.
《当代广西》2011,(12):19-19
1937年10月11日,湘桂铁路湖南衡阳至广西桂林段在广西桂林开工建设;1938年8月16日,湘桂铁路桂林至柳州段在广西桂林开工建设;1938年9月28日,湘桂铁路衡阳至桂林段全线通车运营;1939年8月23日,黔桂铁路在广西柳州开工建设;1950年10月,湘桂铁路来宾至凭祥段开工建设;1955年11月,湘桂铁路全线贯通运营;1953年1月1日,柳州铁路局在广西柳州市成立;1954年9月25日,黎湛铁路在广西宾阳县黎塘镇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7.
中共柳州地方组织自1926年7月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79年的光辉历程。在79年中,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地方基层组织,柳州党组织从成立之初的几名党员发展到16万多名党员,从一个弱小的政治力量成长为领导柳州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核心力量。这是柳州共产党人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不畏艰辛、前仆后继、开拓创新、勇往直前,带领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运动在中国取得胜利、中国人民解放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一个缩影。这个胜利是柳州人民的胜利!在这79年的历…  相似文献   

8.
2005年,354万柳州市各族人民心手相连,共同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出了社会经济文化各条战线的累累硕果。回首过去,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柳州没有辜负中央、自治区的期望,柳州没有辜负广西人民的重托! 2005年,我们为“十五”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我们把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柳州带入了“十一五”新的征程! 2006年,“十一五”规划击鼓开道,新的任务,新的形势,新的希望,我们需要的是新的姿态,新的举措以及新的勇气。  相似文献   

9.
<正>带着新中国六十华诞的喜悦和百色起义80周年的情思,2009年与我们惜别,充满希望的2010年来临!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红城福地、千姿"百色"依然是节日盛装,百色市四家班子和全市390多万各族人民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百色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本刊的读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刚刚过去的2009年,充满艰辛与荣耀,令人刻骨铭心。  相似文献   

10.
新年寄语     
《公安研究》2011,(1):5-7
云霞吐海曙,洪钟唱新年.承载着丰收和喜悦,我们告别了2010年;满怀着激情和梦想,我们迎来了2011年.值此辞旧迎新之际,<公安研究>编辑部全体同志向一年来倾心关注、大力支持我们工作的全国公安机关广大民警、辛勤耕耘的作者和热情忠实的读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节日的问候!  相似文献   

11.
<正>“过去我对柳州的印象只有螺蛳粉,但在抖音上刷到这家网红博物馆后,我被震撼到了。没想到柳州的工业历史文化如此厚重。”伴随着文旅复苏的春风,柳州市工业博物馆一开年就客似云来,钦州的游客谭先生就是其中之一。这家由闲置的工业厂房改建而成的博物馆,是柳州向外界展示工业历史文化的窗口,它见证了柳州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百年辉煌历程。留住故事,留住乡愁,让历史文化遗产与城市发展共生,赋能青山绿水,柳州不断丰富利用形式,推进合理利用,走出了一条工业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活化之路。  相似文献   

12.
2010年春季学期,广西柳州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农业户口的学生们,和柳州其他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学子一起吃上了“免费午餐”。至此,柳州“免费午餐阳光工程”用两年的时间,终结了这些学生家长挑饭篓翻山越岭给孩子送午饭的历史,使10.3万学子受益。(据中新网10月25日报道)  相似文献   

13.
丘行 《当代广西》2012,(4):36-37
1949年9月初,我在桂林结束了“地下党校”的工作后,地下党城工委书记陈光同志派我回柳州工作。我怀着迎接新战斗的喜悦心情,回到了柳州。和组织接上关系后,便到柳城县山田村隐蔽并从事动员、组织农民武装,配合即将南下的解放军解放柳州的工作。10月中旬,我们发现军统特务到离山田村不远的沙埔活动。经和上级商量后决定,我同另两位同志撤出山田村,我回到柳州市郊。  相似文献   

14.
《当代广西》2011,(2):17-17
1月6日上午,作为西南工业重镇的柳州市召开了全市大型工业企业、大型商贸企业座谈会,主持会议的市长郑俊康表示,今年要把城市做大,向苏州学习,重点做好八项工作,主抓汽车城建设和工业结构调整及升级转型。2010年柳州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为"十一五"画上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15.
当柳州传出200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3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利税达80.01亿元的喜讯之际,记者专访了柳州市经委主任李新元。多年来,柳州工业一直在大作创新的文章。“创新,是贯穿柳州工业的一条主线。我们的工业以企业为主体,企业则以产品为主体,产品就要靠创新来支撑。”李新元如是说。观念创新:从“柳州制造”向“柳州创造”的转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曾让柳州引以为荣的制造业,开始面临严  相似文献   

16.
柳州,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是中国南方人类的发祥地,5万年前,柳江人、白莲洞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正式建制于西汉王朝的柳州,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柳州是其最后居留地。作为西南重要工业城市的柳州,在新年伊始,便打出一张新牌——“柳州创造”,插上腾飞的翅膀,实现由“柳州制造”向“柳州创造”的战略转变。就此转变,记者采访了市长陈向群。谈到柳州的工业,他有说不完的话。  相似文献   

17.
1月3—8日,中国侨联副主席林明江率调研组一行3人,在我区的南宁、北海、柳州和桂林市开展调研活动,主要是:了解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情况;听取当地侨联“维护侨益工作年”的工作汇报,收集向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供的提案素材。同时还慰问了归侨特困户12人。自治区领导刘奇葆、张文学、  相似文献   

18.
正60年前,广西工业几乎无从谈起。1958年1月,中央在南宁开会,毛泽东主席指着远处两根烟囱问当时的省长韦国清:那是什么地方?得知是砖厂后,毛主席说:广西工业发展慢了,要加快!不久,柳州创办动力机械厂,广西有了自己的拖拉机、微型货车。1985年,脱胎于柳州动力机械厂的柳州微型汽车厂开始批量生产微型汽车,并成  相似文献   

19.
王军 《当代广西》2013,(14):2-2
<正>2013年6月15日晚,柳州市福建商会十周年慈善义演晚会在柳州李宁体育馆隆重举行。自治区统战部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刘长林,柳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焦耀光,广西福建总商会会长苏景昌,柳州福建商会会长陈明杰等领导嘉宾6000多人参加了慈  相似文献   

20.
《当代广西》2006,(23):38-38
“报告目标明确,催人奋进,是向全区180万党员和4900多万各族人民发出的战斗动员令!”刘奇葆同志的报告使工业重镇柳州的全体代表,思绪如潮。蒋济雄代表在讨论报告时认为,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要用5年打基础,10年上水平,近、中、远期目标让人振奋,6个“坚定不移”确保新目标的实现。对于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工业重镇柳州寄予率先在全区实现工业化示范城市的殷切期望,他要求全市17万党员,个个要当模范做表率,一定要牢记“使命”,把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和核心战略,围绕新的发展目标,创新发展观念,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