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孔月婷 《学理论》2009,(19):15-16
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这既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需要,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身的必然需要,同时还是推动社会主义运动普遍化的重要途径,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在中国有着丰富的传统经验可资借鉴。当前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我们将秉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与时俱进的品质,紧抓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推进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2.
白利军 《学理论》2020,(11):30-3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任重道远,思政工作者需要不断兼收并蓄,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的经验、锐意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首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本内容要言之有物,有思想、有见地、能够引发读者的认同和共鸣。其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内容要贴近时代,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时代主要问题的破解者。再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内容要贴近读者的生活。复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文风要轻松活泼。最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形式要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修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法的文本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为雄 《理论视野》2007,(11):28-30
毛泽东在把《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收编入《毛泽东选集》时,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修改成"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国内学界认为这是受制于国际政治环境,但没有给出直接的史料证据,同时忽略了毛泽东著作修改的具体过程。然而,毛泽东修改自己的著作遵循了精神生产的普遍规律,他不只是对一个提法的修改而是对著作的全面修改。我们从事理论宣传和学术研究宜以《毛泽东选集》中"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规范提法为准。  相似文献   

4.
一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长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实现自我创造开辟新的境界的历史。不仅改革开放,而且全部近代以来中国历史,都不符合任何一种既定的理论,原因正是在于其独特的起始条件和在这种条件下中国人民的发奋图强和自我创造。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推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其研究质量不断提高,呈现出一些新的研究趋势,即纵向度的全程化、横向度的全面化与研究视角的多维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中国共产党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而且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实践要求,以一系列新的论断,  相似文献   

7.
8.
曹威伟 《理论导刊》2023,(1):59-66+75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理想价值层”“制度策略层”双重话语结构方面有一定相关性。其中,“理想价值层”能够合理包容未来的秩序,“制度策略层”则能够灵活应对现实世界、安排现有的秩序。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通过重心转移、历时延伸、共时吸纳等机制,通过核心话语符号的义理再阐释和再编码,论证新理论、新思想、新政策的合法性,调适与弥补理想价值层与不断变化的制度策略层的结构差,成功推进理论创新与生命力焕新。在此过程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话语在结构、场域、主体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就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科学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光辉历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12月21-22日,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深圳市委党校联合举办的首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深圳论坛"在深圳市委党校召开。论坛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为主题,来自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防大学等单位的近70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的永恒主题,也是贯穿于党的历史的一条主线。五四时期出现的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三次较大规模的论战,有力地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以此为指导分析研究中国的现实问题,从而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探索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理论观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观为指导,坚持理论、实践、历史和方法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创新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之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基本规律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充分体现政治性、民族性、时代性和综合性的学科,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王伟光指出,党的十八大报告系统阐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观点、新提法、新要求、新举措,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纲领性文献。在报告中,王伟光还希望哲学工作者能深入改革开放实际,深入群众,进行认真独立的思考,努力推动哲学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相似文献   

15.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哲学基础,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核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群众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更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并且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创新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90的历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中国共产党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而且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实践要求,以一系列新的论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范式的转变.深入探索和挖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逻辑,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走向新的胜利.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事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成败的根本性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就寓涵了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等基本问题。对于这些重大理论问题的时代解读和历史实践,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重要论断,不仅是从党的百年理论创新史中得到的历史答案,更是在新时代的理论探索和创新中得出的现实结论。要真正领悟“两个行”的深刻意蕴,必须结合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历史性成就和经验,从新时代视域中解码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何能“行”、为何能称作“行”和为何能实现“行”等基本问题和内在逻辑,深刻认识这一论断得以确证的理论缘由、现实依据和主体因素。从理论缘由来看,新时代我们党实现理论飞跃,以强大的理论力量确证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从现实依据来看,新时代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现代化事业取得伟大变革,以雄辩事实证明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能称作“行”。从主体密码来看,新时代党的理论智慧和创新能力实现跃升,推动着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实现了“行”。  相似文献   

19.
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以物为本"、"以资为本"和"以人为本"三个主要阶段,形成了"物本"、"资本"和"人本"三种最基本的社会存在逻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发展,经历了政治革命、经济建设和科学发展三大主题,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三大重要理论成果。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反映着我国社会新阶段主要矛盾的新特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新主题和人们对于全面发展的新需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坚持理论创新”作为党的宝贵历史经验加以凝练和明确,强调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一重要概括本身就是在坚持理论创新。回顾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运用“阶级意识·科学·意识形态”三者统一的思想理论建设方法论,建构并深化了“坚持人民至上,反映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两个结合’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让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意识形态逻辑,出色地完成了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引领事业发展、创造伟大成就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