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语言学转向"是一种当代学术思潮,主张以语言为中心发现事实与建构知识,对人文社会科学构成巨大挑战,对政治学方法论的影响可分语言学的视角与语言学方法两个层面。语言学视角主张"语言的政治化",语言成为最重要的政治现象,但有两种不同的视角预设。反映论预设把语言视为介质,透视并反映民族、国家、制度等宏观议题的"强结构",而建构论预设把语言看作本源,塑造并建构社会网络、集体认同、行动等中微观议题的"弱结构"。语言学方法强调"政治的语言化",把书写文本视为发现政治事实的全部论据,具体表现为语词分析、概念分析与话语分析三种类型,以不同方式进入政治学研究。"语言学转向"的缺陷在于,视角的不同预设带来知识的不确定性,而方法的文本主义导致不必要的混乱。中国政治学方法论正受"语言学转向"的影响,不能因视角与方法的新颖而忽略缺陷,需要跳出"语言的牢笼",回到超语言的社会事实与价值规范。  相似文献   

2.
面向时代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本文探究了弘扬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现实性的路径,即冲破"前见"束缚,揭示被"前见"遮蔽的理论资源;以新的视角重新理解以往的"定见";聚合散见文本各处的理论亮点,回应新的现实问题。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研究的深化需坚持"三互动原则",即"中西互动""理实互动"和"点面互动"三原则。  相似文献   

3.
面向时代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本文探究了弘扬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现实性的路径,即冲破"前见"束缚,揭示被"前见"遮蔽的理论资源;以新的视角重新理解以往的"定见";聚合散见文本各处的理论亮点,回应新的现实问题。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研究的深化需坚持"三互动原则",即"中西互动""理实互动"和"点面互动"三原则。  相似文献   

4.
诺曼·莱文以价值中立的知识学立场将恩格斯的著作及其思想冠以"恩格斯主义",并构建出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相区别。诺曼·莱文对恩格斯文本的知识论解读方式,遮蔽了文本产生的历史情境和它指向的现实问题,使其陷入了对恩格斯理论指向的解释困境。恩格斯文本的有效性不仅在于符合一般的思想史逻辑,更在于它始终面向现实问题,其本身就是社会现实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要强化"四种意识":一是时代意识,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解答时代课题,在价值理念上要顺应时代趋向,话语体系要吸收时代内容,理论视野要有世界眼光;二是问题意识,要始终处于"发问"状态,以时代问题为中心,面向"全球问题"和"中国问题";三是实践意识,要尊重实践,将理论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进行自我修正与更新;四是创新意识,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正确发挥领袖人物的作用,积极回应时代课题,总结升华实践经验,探索并形成新的理论结晶。  相似文献   

6.
在对自然资源富集地区进行的城镇化考察中,发现"资源诅咒"传导机制与城镇化进程耦合之后产生了更加严重的"城市病"症候群及各种经济社会发展的负效应。经济新常态以及"十三五"时期的发展转型必然要求城镇化方式的创新,这为资源富集地区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加理性的视角。城镇化是典型的"大工程",作为新型城镇化的物质载体,工程创新是城镇化的主要内容。在"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熔断"之后,必然需要创新工程活动的路径,助推资源富集地区跳出"资源诅咒"的陷阱,推动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朱逸 《学理论》2012,(29):38-40
现代解释学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解读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这种视角暂且悬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取得的成果,而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实地视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本土的传播、生长的进程。其中的"回归"维度考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存在性",尤其考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前提",而"对话"维度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获得"当代性",进而建构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新发展的"理论双维",这两种理论维度实际构成了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视域"和"当代视域",在"视域融合"的过程中,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新成果。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20,(6)
胡塞尔的本体论即是其纯粹意识理论或先验主体性理论,马克思的"本体论"即是实践本体论。胡塞尔的作为"本体"的纯粹意识是内在的"存在",而实践则是融贯内外的活生生的"存在",前者不是本源性的东西;纯粹意识表面上有"绝对性",但它其实是相对于实践的;在实践观的视野中,意识是所谓的"纯粹的"存在,但这不是本体性的奠基。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超越了胡塞尔现象学的本体论,这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领会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改变世界"的维度,我们须面对实践本身。实践的产物、现存的东西、具体历史条件等要在进一步的实践中得到评判和改变。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20,(10)
在"微时代"的背景下,高校要赢得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就需要从意识形态工作的对象、主线、载体等几个方面把握"微时代"的基本特征。同时,我们应增强忧患意识,认识到"微时代"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形成的风险挑战有:话语机制转变对高校师生舆论安全的冲击,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对高校师生政治信仰安全的冲击,"去中心化"对高校师生价值观念安全的冲击",泛娱乐化"对高校师生思想文化安全的冲击。面对这样的形势,高校可以从利用"微平台"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抵御和防范西方意识形态"微渗透",构筑校园"微文化"建设,依法加强高校的网络空间"微治理"等几个方面思考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挑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出场学"①,是以出场的语境、路径、形态等为理论要件,阐释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机制的哲学范式。任何一种新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往往是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创新后出场,出场后再创新的辩证过程。以此观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出场理路,"坚持问题导向"是其创新出场的姿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其创新出场的语境,"面向实践、面向人民、面向世界"是其创新出场的指向,"在顶层设计中深化变革"是其创新出场的路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出场理路,呈现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时俱进的理论活力,彰显出其反映现实、作用于现实的实践张力。在未来,要不断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完善,以"不断出场"秉持"持续在场",在理论活力和实践张力的平衡中,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当代中国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成与发展,既是20世纪后半期以来波澜壮阔的中国道路的历史建构成果,又广泛而深度地参与着中国道路及其理论自信的确立与拓展。这样一种紧密的时空联系和命运关联,不仅从本质上把当代中国哲学的演进建构成一种呼应中国道路崛起的学科深化与学术自觉过程,也必然要把"面向中国的问题意识"凸显为当代中国哲学的一种特有的存在与发展方式。所谓"面向中国的问题意识",突出强调的是这样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田野实地调查为主,旨在以纵向历史的视角"关注事件本身",且通过再现真实生活场景并将行动者置于其中进行考察,从而呈现青年农民工的切实体验和感受,揭示"闪婚"背后的动因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
正如何理解、阐释和评价恩格斯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概括为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的一个"老问题",同时又是学界持续关切的一个"新问题"。作为"新问题",它不断地"活化"了老问题;作为"老问题",它又真切地"深化"了新问题。从"活化"老问题与"深化"新问题的视角去探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仅对于深入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对于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是富有启发性的。一、用新问题"活化"老问题在通常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著述中,都是在引证  相似文献   

14.
实施"三项改革"是构建高铁时代警务实战机制、提升铁路公安警务实战效能的重要途径。通过强力推进列车"巡乘制"改革、因地制宜开展线路"居家式"改革、积极探索大客站"一警多能、综合执法"改革,取得了警务效能提升、治安管控有力和民警接受认同的实际效果,为构建高铁时代警务实战机制提供了基本动力。深化规范"三项改革",要更加注重理念创新、基础夯实和系统效应,以全面带动警务实战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成就和发展挑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客观历史条件;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则反过来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之间包含四重互动关系:"思想源于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是以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为前提的;"思想解释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刻反思,是对中国道路的理论自觉;"思想批判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一系列社会现实问题的深刻批判;"思想引领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实现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社会发展理想目标的"顶层设计"。这四重关系构成了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辩证法视角。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反腐败斗争的论断,从"腐败与反腐败斗争呈胶着状态",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到"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再到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巩固发展压倒性胜利",表明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反腐败斗争已取得重大胜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已有效回答执政党贪腐的世界性难题。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有力证明"三不机制"的科学性、实践性、创新性。党的十九大后要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以"三不机制"威慑力巩固发展反腐斗争压倒性胜利。"三不机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建理论与实践结合上的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反腐败核心内容,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成果已证明其科学性、正确性。"三不机制"既推动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又巩固发展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成果。为此,要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把握"三不机制",在新时代增强一体推进"三不机制"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17.
将互动仪式链理论引入到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研究,能够对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的机制、结构、作用方式、心理动力作出深入阐释。同时,互动仪式链理论作为经典的"情感社会学"理论契合"情感与信念优先"的"后真相时代",为解释"后真相时代"网络舆情事件的起因、特性,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机制提出了可行性的理论路径。  相似文献   

18.
近年,随着社会改革和企业改革的深入,党建工作面临新理论、新思想、新观念的冲击。面对党组织的工作基础、环境和条件变化所带来的新挑战,中外合资企业党建工作不断进行创新探索。作为汽车行业中年轻且发展迅速的合资企业,北京现代逐渐形成了以"红色动力"助推"现代速度"的"两个车轮",以及由"创新理念"、"创新机制"、"创新能力"、"创新方法"组成"四驾马车"为主的创新理论和实践,在众多中外合资企业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成就和发展挑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客观历史条件;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则反过来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之间包含四重互动关系:"思想源于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是以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为前提的;"思想解释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刻反思,是对中国道路的理论自觉;"思想批判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一系列社会现实问题的深刻批判;"思想引领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实现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社会发展理想目标的"顶层设计"。这四重关系构成了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辩证法视角。  相似文献   

20.
在《巴黎手稿》这个文本的"前后"和"内外",马克思已经有自己明确的"问题意识"和"致思逻辑",即他已经注意到了感性的社会生活领域和感性的人的活动,"四重异化"便是其逻辑产物。因此,马克思虽然借用了费尔巴哈的哲学术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是一个彻底的费尔巴哈主义者。发掘并澄明这一视角对于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