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刚 《时事报告》2006,(3):47-49
最近,因两名非裔少年为躲避警察追捕而触电身亡引发的骚乱.已经由巴黎北部向法国其他城市蔓延,这种大规模的骚乱发生在以“自由.平等、博爱”而著称的“移民天堂”——法国.确实令世人感到惊讶。骚乱的爆发反映了法国社会存在的各种矛盾,同时给法国、欧洲乃至世界以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姆文当卡 《思想战线》2005,31(5):107-111
自人类存在至今,人和人之间就存在互相仇恨与轻视,这种仇恨不仅存在于个体之间,有时甚至可以演变为整个地区或民族间的仇恨.虽然所有国家极力反对种族歧视,但是它的确还存在.在移民国家,对有色人种特别是对黑人的种族歧视通常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种族歧视不是一个政治观念,也不是价值的裁判,而是一种根据人们的不同种族、不同肤色而产生的不公平待遇.  相似文献   

3.
陈晖 《公安研究》2012,(1):19-30
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利益性矛盾突出、矛盾的复杂性加大、群体性矛盾增多等特征,矛盾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仇富"、"仇官"、"仇社会"等深层次主观心理因素。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信访问题、群体性事件、社会骚乱事件分别对社会稳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危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必须立足于源头预防,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立足于疏导化解,建立健全诉求表达和矛盾调处机制;立足于公平正义,建立健全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机制;立足于预警防范,严防敌对势力插手利用人民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4.
震惊世界的英国骚乱尘埃初定。从某种意义上说,英国骚乱折射的是社会管理深层次的问题。无论西方还是东方,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社会管理形势都越来越复杂。各国  相似文献   

5.
从社会组织的视角看群体性事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按照2005年国务院<信访条例>的相关界定,群体性事件是指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据此,我们基本上可以判定:当前中国发生的诸多群体性事件,不管是因利益冲突而引发的维权事件,还是因为民间纠纷而引发的社会泄愤事件,或者是因经济纠纷而引发的社会骚乱,都是为了解决具体利益问题,或者发泄某种不满,并没有明确的政治目标,也没有组织化的政治力量在其中运作.也就是说,群体性事件只是民众表达利益诉求或情绪的一种方式,不是针对政权的政治性活动.这些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虽然不会带来政治结构的重大变化,也没有从根本上影响政府统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但却对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产生了严重的破坏.  相似文献   

6.
《上海支部生活》2011,(9):52-53
英国数城骚乱引发世界严重关注。新华社发表评论认为,“艰难时世”催生了这场骚乱。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7.
《人民公安》2011,(16):12-17
震惊世界的英国骚乱尘埃初定。从某种意义上说。英国骚乱折射的是社会管理深层次的问题。无论西方还是东方。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社会管理形势都越来越复杂。各国在社会管理方面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因此,需要警钟长呜的,绝不仅仅是英国。  相似文献   

8.
侯建新 《探索与争鸣》2022,(6):102-114+179
圈地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土地产权变革,必然引起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冲突。贫穷小农的暴力反抗对非法圈地具有震慑作用,但其退回庄园经济的主张显然是乌托邦空想;圈地引发的社会冲突和产权纠纷远不止领主与佃农两大阵营对垒那样简单,实际上反对力量可能来自各个阶层。由于农业生产效率增长以及圈地运动等因素,近代英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了因市场经济而引发的劳动力迁徙、失业、贫穷和犯罪等社会问题。通过政府立法,英国力图建立一种新型社会秩序,并在西方国家中率先确立国家济贫制度,确认政府对社会贫穷问题负有责任,由此迈出了建立健全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制度的重要一步,为应对流民、失业和贫穷等现代社会问题提供了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9.
鲁薇 《北京观察》2011,(10):44-45
今年夏天在伦敦街头开始的火焰,最终演变为英国近三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骚乱。在英国首相卡梅伦眼里,骚乱事件是“绝对的犯罪行为”,必须严厉打击。可是,一向以保守、拘谨、绅士闻名的英国人,为什么一下会染上无政府主义的狂躁症?为什么会产生一代“虚无主义凶猛青少年”?为什么会形成一个多阶层都参与的社会危机?  相似文献   

10.
做好有广泛影响的刑事案件在舆情方面的引导工作是公安刑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有着深远的战略性意义。目前,由于此类案件的复杂性以及公安机关新闻报道机制与社会媒体发展、群众需求不相适应所产生的矛盾引发了诸多问题,而通过夯实新理念、完善机制、健全法制三个方面的工作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①2005年12月18日,来自悉尼各种族团体的上万名人士在悉尼街头举行反种族歧视的游行集会,呼吁维护社会和谐。2005年12月11日,一些闹事者在克罗纳拉海滩追打长相类似中东人的人士,最终引发大规模骚乱。②2005年12月25日,在伊拉克北部基尔库克附近的哈维杰郊外,一些驻伊美军士兵与伊拉克士  相似文献   

12.
8月14日,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英国骚乱是个人责任感崩溃的结果。目前,英国正对社会弊病、政府政策、警方执法等深层次因素展开全民大讨论,对这次骚乱进行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3.
论新时期“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预警与应急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直接利益冲突"是社会冲突的众多参与者与事件本身无关,只是表达、发泄一种情绪。其通常表现是起哄、扎堆、看热闹,严重的可引发骚乱。社会矛盾预警应急机制可有效预防和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新时期,"无直接利益冲突"呈现出的新情况、新趋势、新动向等特征,迫需构建这种机制。构建这种机制,需夯实"无直接利益冲突"预警应急的基础,建设科学、高效的矛盾预警与应急系统。  相似文献   

14.
唐艾华 《时事报告》2012,(10):69-71
今年夏天,印度阿萨姆邦种族冲突在印度全境引发恐慌,传播仇恨的手机短信引发数万人从印度东北部逃离,《印度快报》称之为“印度和平时期最大规模的人群迁移”。随即,印度政府将矛头指向了“推特”、“脸谱”等社交媒体,要求它们提供上传仇恨信息、造假照片的用户信息。此外,印度还关闭了至少300家传播谣言的网站。是的,和之前中东地区的“阿拉伯之春”,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英国的“伦敦骚乱”以及俄罗斯的“反普京大示威”一样,这一次,社交媒体又惹乱子了。社交媒体既给人类带来了自由快捷的信息传播,又容易被人利用从而引发社会动乱。面对这个如“潘多拉魔盒”般的新事物,我们不禁要问,到底该如何管控呢?“技术控”美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一直领先。去年夏天,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宣布将启动“战略通信中的社交媒体”研究计划,并打算在未来三年中为此投入约4200万美元。这项计划旨在开发出具有创新性的技术手段,更有效地对社交媒体中出现的欺骗性信息等进行监测、分类和追踪,并在深入分析之后通过有针对性的信息发布阻止谣言等的传播。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社交媒体灵活新潮的特点,有时候也会让政府跟不上趟。在今年社交媒体同样大出风头的“伦敦骚乱”中,制造骚乱的人就利用了“黑莓信使”与警察作战,而伦敦的警察们却对此一窍不通,竟依然使用沿用了N年的警用无线电系统进行指挥。  相似文献   

15.
玫瑰革命之后 在宣布实行紧急状态一个星期后.因为局势已经“平静”.政府取消这一状态。不过.局势暂时平静.并不等于当初引发骚乱的问题已经解决。  相似文献   

16.
覃敏良 《传承》2010,(30):166-167
民族问题历来是个重要的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民族问题主要是民族发展问题。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岩滩电站的建设产生了库区移民问题,电站建成十多年来库区移民长期身陷贫困,并不断产生群体性事件。库区移民80%是少数民族,因此,岩滩电站库区移民问题是民族发展问题,政府、企业和社会应该从民族发展的角度看待并解决岩滩库区移民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11年8月4日.一位名叫马克·达根的英国黑人青年因被怀疑持有枪械而被伦敦警方击毙。6日,约有300人聚集在伦敦托特纳姆路警察局附近抗议示威。当晚.抗议示威在伦敦演变为打、砸、抢、烧的一场骚乱.并迅速蔓延至伦敦的数十个街区以及伯明翰、利物浦、诺丁汉等英国其他城市。这是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英国最为严重的一次骚乱。骚乱...  相似文献   

18.
民族主义为欧洲移民社会中多元文化主义划定了边界,提出了挑战,使多元文化主义面临一种两难困境:既希望通过多元文化主义,允许移民保持自身文化来增强欧洲的吸引力,以换取移民的忠诚和贡献;又将移民群体与本土居民疏离,从而保护欧洲文化不失去自身地位和文化认同。在这种困境下,欧洲移民社会冲突不断发生。这是欧洲亟需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并对世界其他各国移民社会的建设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时代巨浪的冲击下,1966年澳大利亚政府摒弃了歧视有色人种族的“白澳政策”,宣布新移民政策,给非欧裔人士进入澳洲打开一扇之门。进入七、八十年代,其根据国际时局变化与本国  相似文献   

20.
陶红武 《青年论坛》2010,(6):101-105
作为一种互联网络的新生事物,域名在其产生之初,由于法律制度对其缺乏规范和管理,导致了域名与商标产生权利的碰撞,引发了二者的权利冲突。要解决域名和商标的冲突问题就要分析矛盾发生的原因,并从域名的注册管理入手,完善域名与商标的权利冲突的预防机制,并且调整现行法律法规,促进现实社会和网络虚拟世界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