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新形势下两岸非传统安全合作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非传统安全问题正逐步取代传统安全问题,成为新形势下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要威胁。因此,海峡两岸应当在原有基础上,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合作平台,拓宽合作领域,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充分发挥NGO的作用,不断推进双方在防范"三股势力"、打击跨境犯罪、防治自然灾害、核能安全合作、应对突发事件和海上非传统安全威胁等方面的互助与合作,共同保障两岸交流的正常秩序和两岸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海峡两岸的和平稳定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2.
随着两岸关系的改善和两岸民间交流加速发展,增进了两岸彼此了解,建立与巩固了两岸互信,却也衍生了非传统安全因素,如跨境犯罪、传染疾病和食品安全等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出于两岸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多元性、跨界性和议题主导性,在其解决上,更体现了两岸合作的重要性.本文采用SWOT方法对两岸非传统安全合作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剖析了两岸非传统安全合作的现状、不足和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白光炜 《两岸关系》2008,(12):14-15
10月23日,“2008年厦金航线海上搜救演习”在厦门湾水域举行。此次演习以“关爱生命,打造平安航线;增进协作,构筑和谐航区”为主题,是海峡两岸首次共同参与、相互合作的一次大规模联合海上搜救演习。演习展示了厦金航线这条黄金水道的搜救力量和水平,验证了海峡荫岸搜救协作机制的有效性,为进一步扩大两岸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4.
关于构建厦金特区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下,厦金两地发展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两岸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也将发生较大变化,需要并可以重新定位厦金两地的角色与作用。厦金两地应分别寻求两岸当局在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安全)层面的特殊政策支持,以厦金经济特区、文化(社会)特区、政治(安全)特区模式,在分别服务于两岸各自参与全球化的需要和发展两岸关系的需要的过程中,求得自身发展。构建“厦金特区”,不仅有助于两岸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安全)一体化的实现,并可在经贸自由化与便利化、台湾海峡区域经济发展、厦金两地自身的开放与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与交流,农业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岸共同开展农业技术合作交流,实现优势互补,联合发展,开拓农产品国际市场,有利于促进海峡两岸经济合作关系的良性互动。厦门市创办经济特区以来,厦台农业合作交流从民间到商业企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海峡两岸关系从紧张对抗走向缓和松动,从封闭隔绝走向开放交往,从单向间接交流走向双向直接接触的发展趋势,厦门和金门(以下简称两门)成为两岸之间特别敏感的区域,在两岸关系发展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从政治、军事上说,两门曾是两岸最容易引起摩擦、冲突、对抗,但也有默契的地方;从经济、人文上说,两门是两岸最容易接触、沟通、交流和合作的区域。上个世纪50年代两岸激烈军事对抗,60-70年代两岸军事对峙,80年代两岸关系缓和,90年代初两岸签订《金门协议》,进入新世纪两岸通过厦金直航开辟往返新通道。两岸关系的发展演变,几乎都从两门…  相似文献   

7.
福建与台湾有着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密切关系,在促进海峡两岸交流中有着独特优势和特殊使命。为此,福建省妇联近期开展了海峡两岸妇女交流合作情况调研,分析了两岸妇女交流合作的现状、优势与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新形势下加快海峡两岸妇女交流与合作的对策。一、海峡两岸妇女交流合作现状妇联组织是活跃闽台民间妇女交流的重要力量,在推动闽台交往、密切两岸关系、做好台湾人民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福建省各级妇联组织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对台工作战略部署,从自身优势出发,提出做好“海峡”大文…  相似文献   

8.
海峡两岸对南海断续线(或称u形线)的法律地位基本是认同的,即认为是中国南海的"疆域线",或称"岛屿归属线",它表明线内的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皆属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此外,海峡两岸在维护南海主权方面也表现出默契,两岸学者曾多次在有关南海问题的学术研讨会上,表示过相互合作的愿望.近来海峡两岸已从昔日的对立状态逐渐开始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两岸关系发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变化,为两岸在南海问题上的进一步合作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
全面深化海峡两岸经济合作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要进一步深化海峡两岸多方面的合作,包括加强两岸农业合作、加强现代物流业合作、加强旅游业合作、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和优势产业合作等,从而实现互补互惠,共向提升,创造海峡两岸经济的国际竞争能力,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台湾问题事关中国全局,而发展两岸关系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有利于维护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共同福祉。但是,台湾问题本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当前台湾岛内日趋严重的"台独"现象,给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带来很多困难,两岸关系仍然在曲折中艰难前进。鉴于当下严峻的台海局势,我们要以"发展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为宗旨,立足两岸实际,采取务实、灵活的两岸政策,通过完善涉台立法、加快两岸经济合作、推动中华文化交流、以党际交流为切入点加强两岸政治交流等多个渠道来推动两岸交流形式的多样化、实效化。  相似文献   

11.
鉴于两岸互涉案件中当事人、证人等出席对岸法庭的实际困难,有必要推动两岸间远程审判合作。两岸间远程审判合作的可行性存在于三个层面:在理论与观念层面,远程审判并不违背直接言词原则,对被告对质诘问权的行使不会产生实质的消极影响,对法庭功能的消解也非常有限,远程审判侵害对方司法权的问题也可合理解决;在法律与实践层面,两岸有关远程审判的立法和实践,使两岸间远程审判合作具有合法律性,也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积累;在设备与技术层面,两岸的法院信息化建设、数字法庭配备和网络应用情况,能为两岸远程审判合作的开展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两岸远程审判合作的最大障碍存在于观念层面。  相似文献   

12.
海峡两岸警务合作大致经历了相互试探、间接联系、直接协作、制度建构等发展阶段,集中反映了双方警务合作必须因应两岸政治互动基本态势,必须适应两岸经济社会整体趋势,必须呼应两岸认知心理大致走势等内在规律,因此,推进跨海峡警务合作应着重落实“一个中国”原则,建构预警网络,消弥误解隔阂。  相似文献   

13.
Lee Lai To 《当代中国》2001,10(28):415-425
This paper starts with some observations about developments of the post-Cold War era and their impact on Sino‐ASEAN and Sino‐Singaporean relations. It then surveys the relations between Singapore and China in the 1990s. The focus i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official ties in 1990 and the economic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two sides in the last decade. Having surveyed the relations, the paper examines some of the problems for the promotion of closer cooperation. It notes the difference in the working style of both sides. In this regard, it deals specifically with the Suzhou Industrial Park and highlights the lessons that could be drawn from such a joint venture. The paper concludes by noting that Sino‐Singaporean cooperation has been broadened to include defence,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exchanges and the relationship will be more realistic and matur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相似文献   

14.
两岸合作开发南海渔业资源法律机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自古以来便是中国渔民的重要作业渔场。两岸合作开发南海渔业资源,是解决南海争端的重要着手点和突破口。两岸南海渔业合作符合双方共同利益,但这一合作必定面临诸多内外因素阻碍。内部因素是两岸主权共识缺失、互信基础薄弱、沟通渠道有限;外部因素是南海周边国家的分化和美国的阻扰。然而,南海渔业资源北衰南兴的现状与外来侵渔的紧迫形势决定了两岸加紧合作共同维护南海渔业资源主权权利是必要的。目前两岸在政策、法律和技术层面的一致性、默契性和互补性也决定了双方南海渔业合作是可行的。两岸可基于《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已搭建的制度化平台,由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成立南海渔业工作小组,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构建南海渔业资源合作开发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5.
海峡两岸深入开展旅游合作的政治经济意义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友涛 《桂海论丛》2008,24(5):53-55
海峡两岸同文同脉同根,海峡两岸本是一家人。海峡两岸深入开展旅游合作不仅有利于促进两岸人民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岸人民彼此的互信与了解,旱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还是促进台湾经济发展和惠及台湾人民的战略举措。因此,海峡两岸深入开展旅游合作是在海峡两岸架起友谊的桥梁,有利于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完成。  相似文献   

16.
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两岸既有的农业合作模式呈现市场主导为主、制度性建构不足的特征。ECFA正式实施以来所呈现的两岸经济一体化取向,衍生了两岸农业合作模式制度化诉求。未来,两岸应通过政府协商形成以"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区"为主导、以"两岸共同研发、共同生产、合作销售"等模式为从属的主从模式功能有效融合、市场安排与制度性安排协调互动的合作模式体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宏观层面和证券产业层面选取衡量证券业竞争力的指标,并运用历史数据对两岸证券业的竞争力进行分析,发现大陆证券业在宏观发展环境、产业规模和发展潜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台湾金融市场和证券业的成熟度、市场集中度高于大陆。由于两岸证券业的优势存在较大差异并有明显的互补性,两岸可以通过合作达成优势互补、获得双赢。两岸证券业在市场互通、机构和监管合作领域存在很大合作空间。  相似文献   

18.
论两岸在南海争端中的战略合作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南海问题是一个具有战略价值的议题.两岸是否需要和能否在当前激烈的南海争端中进行战略合作,需要进行全面的考察.马英九执政以来,台湾当局的南海政策重新回到了1994年的政策轨道,重申"中华民国"拥有南海主权,并有意推动两岸合作开发南海资源.但是,两岸的"南海合作"不得不面对内外因素的制约.两岸之间能否搁置争议、构筑互信和建立必要的沟通平台是必须考虑的内部制约因素,而制约两岸合作的外部因素则主要是美国的阻挠和南海周边国家的分化.总体看来,两岸在南海问题上谋求合作,符合两岸的根本利益,既有利于维持中国的海洋权益,也有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9.
Ho Khai Leong 《当代中国》2001,10(29):683-694
This paper argues that Sino‐ASEAN relations, despite reassurances and determination by both sides to increase interactions and cooperation, have some remaining areas of contention and contestation. After its long isolation, self-imposed or otherwise, the PRC has been able to integrate itself successfully into the political life, economies, and security interests of the region. The PRC's market potentials, military capabilities and its enormous size have both excited and threatened the Southeast Asian states. While the Southeast Asian states have been willing to engage this emerging regional power, they are also wary of the potential risks when dealing with it. Increasing trade, investment, and cultural levels between the two regions have made both sides increasingly aware of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volved. The relationship is not without problems, although there is a general consensus that it is on a much better footing than in recent decades. The present developments of their relationships and in the next decade are analyzed under three categories: rituals, risks and rival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