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是在人类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历史时刻和基于对人类生存困境深沉思考的理论结果。尤其在当前马克思主义处于低潮、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面临重大挫折和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它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问题、生态问题、环境问题、人与自然问题以及政治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出了各种理论设想。  相似文献   

2.
人类始终解决的就是两个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人与人及自身的关系。这两个关系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相互联系的,而且是相互影响渗透的。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所限,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有一个历史演进过程。本文指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人与自然是一种和谐的本质的统一关系,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源于关系处理的不和谐。因此要解决生态危机必须做到两个关系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3.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伴随着生态运动而兴起,已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最有影响力的流派之一。本·阿格尔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典型代表人物。他批判了资本主义"异化消费"现象,认为今天危机的趋势已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主张依靠"期望破灭的辩证法"并建立"稳态经济"模式摆脱生态危机,并把北美的民粹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寻求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在全球化和工业化的今天,阿格尔的理论对于我国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搞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曼 《法制与社会》2011,(6):279-280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60年代产生,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当中的一支重要的新起流派,也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中一个活跃的生长点。近几年国内学者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发展阶段;二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主张;三是其理论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论生态危机对传统宪法的挑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传统宪法中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大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简到繁的不同阶段。圃于自身的时代实践,传统宪法是在非持续发展模式上建立起来的,反映了“人类利益至上”的立法倾向,法理基础存在缺陷,以保护当代人的权利作为权利保护的核心,在立法内容上也存在诸多的局限性。按照21世纪环境时代的要求,应对传统宪法进行变革,以法律生态化的理念重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传统的以当代人为本位的宪法法理基础和价值取向进行深刻的反思,重构宪法体系。  相似文献   

6.
宋茂林 《法制与经济》2009,(14):134-135
进入21世纪,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结合我国生态问题,生态文明意识的觉醒论证了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态文明法治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态文明法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结合中国国情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理论创新,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从中国法律传统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的理论创造,是借鉴世界文明发展和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新成果、并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实现扩展与升级的理论贡献。生态文明法治理论以"生命共同体"为核心,创新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价值论;以"整体观"为要旨,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法治方法论;以"协同推进"为目标,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法学理论。生态文明法治理论的实现路径包括完善生态文明法律规范体系、完善生态文明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生态文明法治监督体系、健全生态文明法治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宋仲夏 《法制与社会》2010,(10):274-275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是自然与人和自然与社会辩证统一的实践意义基础上的自然观,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视域中的生态思想,不仅科学合理地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合理关系和应有关系,更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解决当前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9.
经济危机自从资本主义产生之日起就伴随着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的各个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主流意识形态来指导着其发展。资本主义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主流意识形态大致经历了古典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时期,新自由主义等阶段,每个阶段都以经济危机的出现而更替。  相似文献   

10.
人类文明的发展已经将人类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发展阶段,随之而来的是困扰全球各国人民发展的生态危机,在建立和谐社会的初期,国人应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同一性。自然界的重要价值要求人们遵循生态伦理原则,树立科学生态文明意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的全球性问题众多,而当前经济危机的爆发是全球政府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如何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已经成为当下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问题。那么对于经济危机原因的探讨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拟从新自由主义思潮与经济危机的关联性的角度提供一种分析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也创立了系统、科学的分工理论,不仅科学地阐释了社会分工的科学内涵,还深刻揭示了社会分工的本质特征,认为社会分工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内在的不平等性、地理上的不均衡性以及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可能性,这些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的思想精髓。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分工的不平等现状及深层原因,也为我们分析、把握和解决当代中国现代化实践中因社会分工所导致的一系列现实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论生态犯罪立法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危机是人类破坏生态安全的佐证 ,生态安全是一切安全的“底座安全”。人类要想生存与发展下去 ,就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保护生态安全。生态犯罪的立法缘由、立法依据和立法意义揭示出刑法保护生态安全所特有的功效 ;生态犯罪取代传统环境犯罪既是保护生态安全的必要举措 ,又是刑法回应生态文明、实现刑法生态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生态马克思主义从消费观、需要观、幸福观等方面对于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反思,为我们批判现代生活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启示。建立在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基础上的现代生活方式是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的重要因素,本身是不可持续的。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国社会也面临着现代生活对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启示和现代生活方式的不可持续性,现代生活需要转向生态化生活,而超越物质追求的需求观、可持续性的适度消费观、生态和谐的幸福观将成为生态化生活方式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林毅坚 《法制与社会》2011,(33):9+14-9,14
禁止双重危险原则不仅是一项被广泛接受的刑事司法原则,也是一项国际司法准则,各国均对此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美国法上的禁止双重危险原则的规定与其“三权分立”和独特的法律文化紧密相连,有许多独到之处。为此,本文拟从美国法上禁止双重危险原则的内涵、使用范围、价值理念和例外情况入手,介绍分析美国法上禁止双重危险原则的精彩之处,希望对我国确立该原则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6.
2008年以来,美国次级房贷危机爆发引发了市场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了投资者对房地产业、金融业以及美国经济的担忧及全球形式的经济危机的爆发。本文指出虽然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对我国影响不是最大的,但次级房贷危机是我们的前车之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应该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性战略,以人为本的"人"从外延看指人人,主体上是人民;以人为本的"本"是根本,是世界观、价值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以人为本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特别是它的中国化即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为理论基础。马克思的人本主义主要体现在马克思在大学期间的人本主义思想以及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接受、批判和超越,其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人的本质理论、异化理论、人与法的理论等方面。毛泽东、邓小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断继承、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思想,从而使以人为本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王国维的政治思想根植于其早年所受的儒家教育,他晚年通过《殷周制度论》道出自己的政治思想即孔子所尊崇的周代的制度。在这种政治思想的指导下,他企图通过辅佐溥仪,建立一个有序有德的国家。  相似文献   

19.
本文梳理了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理论脉络,阐述了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性探讨,这些理论梳理对于如何认识现今经济危机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件,即所谓"艳照门"事件和南方雪灾,居然同时成为鼠年伊始中国的两大公共事件。进入任何一个网站,几乎都可以发现"艳照门"、"雪灾"两个关键词在主页的显要位置"携手"并列。那边雪灾5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