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实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实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选举、质询、弹劾、罢免、独立审判、舆论监督等。实现形式的创新与发展,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政治体制改革与政治发展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杨春风  金民卿 《理论探索》2011,(5):16-19,27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为根本基础,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总体框架和基本内容,构成了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和制度基础,规范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创新的基本特点。在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基础上,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完善,使之能够抵御各种干扰并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党防范政治风险的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防范政治风险的根本理论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在推进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过程中,对无产阶级政党防范政治风险的主体依托、内在根基、体制保障、根本旨归等进行了科学性和系统性阐述。系统总结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党防范政治风险的相关思想,启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进一步提升政治风险防范能力,就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动摇,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完善相关法制体系和着力提升干部政治素养的同时,把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作为根本归宿,如此才能在巩固执政根基的基础上,推进新时代党的政治领导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4.
把社会和谐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这一论断的理论内涵似乎可以这样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的,决定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决定了我们党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主要通过和平的、渐进的方法,通过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的调整和改革,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决定了社会和谐是我国社会矛盾存在和解决过程的基本形态,也就是说,我国社会在本质上是和谐的。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08,(5):10-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基本方针、四项政治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6.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则是保障基层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最广泛形式。这些制度的不够完善,影响和制约了人民内部的利益表达和民主政治的发展。通过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完善基本政治制度,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畅通和拓宽人民当家作主和利益表达的制度平台和渠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7,(5)
共享发展理念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蕴含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关键就是要坚持人民群众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这一唯物史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尊重人民群众的价值主体、实践主体和受益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弊端.中国在这场危机中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由于我们选择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宏观调控的"两只手"的作用,再加上我国优越的政治制度,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使我国在世界金融危机中率先复苏.  相似文献   

9.
从历史路径和比较研究中可以清晰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合法性优越性,中国政治制度之所以有强大的合法性、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优越性,最深层的根源、最根本的支撑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正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和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进一步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20,(5)
当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就意味着必须态度坚决、意志坚定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方向和健康发展。对党绝对忠诚、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是理想信念坚定的根本检验标准和最鲜明表现。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福祉,是确立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根本依据和关键理由。通过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党员精神动力不足及作风能力不强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几个基本问题的理论思考,以期理解和把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丰富价值意蕴和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察制度的构建与完善是推进我国政治制度建设、完善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核心要求,未来监察制度应在坚持党对监察工作的统一领导、巩固人民当家做主、积极推进依法治国三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振霞 《理论探讨》2001,3(3):68-71
正确认识“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它与“全民党”是根本不同的两回事。它既没有模糊党的阶级属性 ,也没有违背社会主义原则 ;它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 ,又结合时代特点涵盖了党的宗旨、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研究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理论的新贡献、新发展,对于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扩大党的执政群众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08,(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发展史,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为人民民主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追求和实现民主政治价值目标上的魄力与智慧。加强与改善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精髓;巩固与完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关键;规范与制约权力运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要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实质在于,我们党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发展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的实际尤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7.
张振勇 《求知》2013,(5):51-53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重大战略任务。这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本定位,又为党的建设目标体系增添了时代内容,使党的建设目标更加完备和明晰。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  相似文献   

18.
深化对以人为本内涵的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的前提:确立和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马克思曾经指出:“人始终是主体”,“主体是人”。正是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同时又是作为生产过程中基本力量的劳动群众的历史,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迅速、最为成功的时期,…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的改革观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一是改革只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邓小平的改革方向观。二是改革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这是邓小平的改革主体观。三是改革最终要实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的改革目标观。邓小平关于改革的方向、主体和目标的深入论述,对我国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思想,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基本理论、奋斗目标和根本利益上同广大人民群众是完全一致的;同时,在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新挑战和新考验要求党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高度自觉。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最终关系和影响着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和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