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9月16日,2010辽宁省暨沈阳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在东北大学举行。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高鹏出席仪式并讲话。今年的宣传月活动以"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2.
正黔东南州税务局谋真招、出实招、亮新招,以税收宣传月为契机,深入落实减税降费利好政策,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5月20日,以"落实减税降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28个全国税收宣传月落下帷幕。从4月1日启动到5月20日结束,今年的税收宣传月活动持续了50天。当减税降费利好政策遇到"加长版"税收宣传月,国家税务总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税务局(以下简称黔东南州税务局)进企业、入车间,问计问需  相似文献   

3.
观点     
<正>"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的统一体现,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党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这就是党的领导力量的体现。党和法、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高度统一的。我们就是在不折不扣贯彻着以宪法为核心的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我们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在宪法观念上的演变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根据地时期的民主施政,到1949年的民主建国;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法律虚无主义,到十二大提出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从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到十六大提出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短短的几十年里,中国共产党的宪法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后党在宪法观念上的转变,预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宪政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5.
正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我国政治活动、法治建设的行动指南。建设"法治中国"的核心是要尊崇宪法尊严,维护宪法权威。宪法权威是指宪法被人们奉为最高规范,具有使人们自觉遵守并且在人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起支配作用的决定性影响力。一、宪法权威的含义宪法的权威在现实层面体现于其在法律体系中的最高效力。宪法是一切法律制定、运行以及遵守的  相似文献   

6.
记者:今年4月是全国第17个税收宣传月,国家税务总局日前确定今年的税收宣传月主题为"税收·发展·民生"。如何理解这一主题?杜春丽:今年国家税务总局将税收宣传月的主题确定为"税收·发展·民生"。我理解有这样几层意思:  相似文献   

7.
图片报道     
2007年贵州省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9月1日,"2007年贵州省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在贵阳市人民广场隆重举行。今年,贵州省将围绕产品质量、诚信纳税、打击商业欺诈、价格诚信等四个主题开展宣传月活动。(本刊记者黄晓青/摄)  相似文献   

8.
4月,是全国第22个税收宣传月。贺兰县地税局紧紧凰绕"税收·发展·民生"这一主题,坚持贴近民生、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组织开展"自助餐"模式、税收活动开放日、税法"十进"等系列宣传服务活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是新修订保密法颁布实施5周年,也是"六五"保密法制宣传教育总结验收之年。内蒙古自治区保密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保密委员会和区党委保密委员会有关指示精神,10月份在全区如火如荼地开展了保密法制宣传月系列活动。领导率先垂范宣传月以"落实保密责任,增强保密意识,普及保密知识"为主题,各地区各单位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宣教活动,增强了领导干部、涉密人员和广大公民的保密意识和保密常识。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以"守保密纪律,讲保密规矩,勇于担当保密责任"为主题,宁夏回族自治区保密局在全区开展了保密法制宣传月活动。活动期间,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带头签订了保密承诺书,并对全区保密工作作出批示。李建华指出,保密法制宣传月活动开展得很好、很有必要。保密是政治意识、纪律意识的具体体现,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李建华要求,全区各级党政机关,特别是重要涉密部门要  相似文献   

11.
《前线》2014,(11)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依法治国作为会议的主题,这在党的全会上尚属首次。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了法治在中国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地位。法治权威,首先是宪法法律的权威,没有宪法法律的权威,就谈不上法治的权威。《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法律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法律实施就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保证宪法法律的全面有效实施。其中“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们要坚持不懈抓好宪法实施工作,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是其最重要的论述。肯定了宪法的至上性,并提出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把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上升到党和国家事业的高度来认识,确立了依据宪法治国理政的法治新理念。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指明"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强调"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在全面依法治国、加快  相似文献   

14.
正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要坚持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15.
《理论与当代》2014,(6):60-60
正封丽霞在4月29日的《学习时报》上撰文指出:改革要从"政策推动"走向"法律引领"。长期以来,我国常常是以政策而非法律来推动改革的进程。很多重大的改革往往是在没有宪法法律依据甚至是在"良性违宪"或"良性违法"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种政策推动型改革在法治基础贫乏、法律体系尚不完备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是,毋庸置疑,政策推动型改革容易蜕变为主要依据领导人  相似文献   

16.
政党法律制度是政党民主理念的形式体现,表现为宪法规范政党的活动原则、立法规定政党的具体活动规则、司法审查政党的内部活动与外部行为,从而确定执政党活动的合法性与合宪性.本文从我国政党制度入手,摄入本人对我国政党法律制度在制定方面的"一、二、三、四"的观点分析,旨在为我国早日制定"政党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领导干部树立基本的法治观念,对担负起组织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任极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这给领导干部树立什么样的法治观念指明了方向。一要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观念。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宪法法律对所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3,(6):38-39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9.
<正>蚌埠市蚌山区人民检察院聚焦"执法规范化标准化,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管理科学化信息化,保障现代化实用化",围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这一检察工作主题,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全力开创基层检察院建设新局面。一、抓规范司法,敢啃硬骨头2015年以来,蚌山区人民检察院以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和"深化年"活动为契机,坚决落实省院关于讯问犯罪  相似文献   

20.
坚持依法执政,必须增强法制观念,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的意识。宪法和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和法律,就必须带头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要牢固树立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念,权力必须接受人民和法律的监督与制约的观念,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违犯法律就应受到法律制裁的观念,自觉而坚定地做遵守法律、执行法律、维护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