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颐 《唯实》2005,(4):15-16
2004年,在一些城市的开发建设中,由于实行了以市场评估为核心的"拆迁新政",城市拆迁补偿中损害被拆迁居民利益、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大大减少, 但又产生了"拆迁难"、"拆不下去"的矛盾,拆迁补偿的评估与协商过程旷日持久,许多急需建设的项目被遥遥无期地拖延, 造成城市建设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大大上升。如何实现城市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 ,本来着眼于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的旧城改造及扩张征地拆迁有些却演变成了以营利为目的 ,着眼于土地炒卖 ,以地生财 ,压低甚至侵吞行政管理地拆迁费 ,与民争利的“扰民工程”。如何既促进城市建设加速城市化进程 ,又兼顾被征地拆迁群体利益实现城市建设初衷和行政宗旨 ,关键在于实行制度创新 ,寻求征地拆迁与权益保障的优化结合 ,并让被征地拆迁群众分享城市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陈荣光 《前线》2013,(3):94-95
20世纪50年代,北京上马了一些城市建设工程。这些工程避免不了带来拆迁问题。当年,北京依靠国家财力支持和市民的积极配合,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使拆迁工作顺利完成,从而保证了各项建设工程如期进行。  相似文献   

4.
周进 《北京党史》2014,(3):47-49
50多年前,北京利用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兴建一批国庆工程的机遇.打破城市发展的常规模式,大大加速北京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但也遇到了繁杂的征地拆迁问题。50多年前的工作经验与教训,依旧具有重要的现实鉴戒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周边的一些农村逐渐被纳入到改造、拆迁的范围。城郊农村的改造与拆迁涉及多方的利益,尤其是被拆迁农村村民的根本利益,是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个十分复杂的难题。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使包括被拆迁地村民在内的广大人民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奠定建设和谐社会的民众基础,便成了城郊农村改造与拆迁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6.
征地拆迁工作已成为各地加快经济发展和推进城市建设的一大瓶颈.荥经县绕城公路建设征地拆迁的实践给我们不少启示:要阳光拆迁,全过程公正透明让群众放心;要科学拆迁,讲究方法将拆迁工作做实做细;要文明拆迁,以情感人做通群众思想工作;要和谐拆迁,合理标准保证拆迁征地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7.
任玉梅 《当代贵州》2013,(15):52-53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专门用来储存并流传人类文明成果。贮存文化、流传文化和创造文化,这大约就是城市的三个基本使命。——美国著名城市理论家芒福德警惕城市模仿秀:4月,埋有玄奘法师灵骨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兴教寺因面临部分拆迁成为大众关注焦点。此前,北京梁思成、林徽因故居在拆迁中化为尘土。实际上,在全国各地,许多见证华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力度的加大,征地拆迁和住户安置也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这项工作事关城市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处理中稍有不慎,往往容易引发和激化社会矛盾,成为社会不稳定的诱因,进而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因而,它又是一个敏感的社会话题。在银川市西夏区的城市建设中。工作人员始终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倡导和实行人性化拆迁,走出了一条拆迁工作的好路子。  相似文献   

9.
袁震 《学习论坛》2008,24(5):66-70
我国城市土地物权制度的特殊结构决定了我国城市房屋拆迁只能单独或者组合采取政府主导型拆迁模式、协商型拆迁模式或者折衷型拆迁模式.原<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混淆了政府主导型拆迁模式与协商型拆迁模式中的基本法律关系,激化了城市房屋拆迁中的各种社会矛盾,必须予以修改.我国未来的城市房屋拆迁立法应当在兼采政府主导型拆迁模式、协商型拆迁以及折中型拆迁模式的基础上,对政府主导型拆迁模式作出注重性规定.  相似文献   

10.
城市的发展和城市更新以城市拆迁为排头兵,然而城市拆迁上访问题近年来愈演愈烈,文章从社会学角度开展对城市拆迁上访问题的研究。通过对上访人数的定量研究,把城市拆迁上访问题定性为社会学意义上的经济性集体行为。在此基础上,以社会学视点审视其发生的原因,根据安全阀理论的系统命题展开对城市拆迁上访行为的社会调适,在理论的框架下从经济性和制度化的渠道来解决城市拆迁上访问题。  相似文献   

11.
北京某城市开发公司拆迁科原科长刘录锋,因与他人合伙贪污巨额拆迁补偿款,被终审判处有期徒刑12年,其他五名涉案人员分别被判处2年零2个月到11年不等的有期徒刑。近日朝阳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披露了此案曲折的侦破过程——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拆迁安置成为各地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但由于政策标准不透明、补偿标准不合理、安置住房不落实、监督机制不健全等种种原因,这个有利于改变城市面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好事,却成了很多地方政府"最头疼的难事"。成都市锦江区在总结以往拆迁安置经验教训和学习借鉴上海、南京等地拆迁安置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积极实践,大胆创新,探索出"阳光 市场 保障"的拆迁安置模式,变拆迁安置难点为关注民生、赢得民心的最大亮点,一举破解了"动拆迁"这个城市建设中的难题,走出了一条"和谐拆迁"、多方共赢的拆迁安置新路,创造了可供借鉴、推广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3.
傅琼 《新视野》2006,(4):37-39
地方政府作出城市拆迁的决策,初衷肯定是好的。但在旧城改造中,存在着城市拆迁与保护、拆除旧房与购买新房、建设资金短缺与房地产开发过热、追求经济效益与牺牲社会公平等矛盾。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意识,在化解拆迁矛盾中实现社会和谐,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城市规划要有前瞻性、科学性、人文性、生态性;坚持依法行政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规范行业性中介组织的职业行为,维护拆迁各方利益,当好裁判员;强化政府的责任意识,做好旧城改造的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兴建南店火车东客站是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精心打造"一核双圈",实现首府城市建设"十年巨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工作中,市拆迁办坚持用科学发展理念破解拆迁难题。一是确立正确的拆迁工作思路。正确处理拆迁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把对政府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统一于拆迁实践中。拆迁主管部门以大局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宗旨意识履职尽责,正确处理与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5.
裕华风貌     
裕华区着眼于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步伐,以城中村改造为重点,11个城中村完成整体拆迁并顺利回迁。成功实施了裕翔街绿化带拆迂、308和107国道出入市口综合整治、二环路改造拆迁、民心河二期和环城水系建设拆迁等一系列重要工程。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绿地率达到42.3%,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43平方米,均高于市区平均水平。按照精细化理念,加强城市管理,城管工作连续九年全市领跑。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原本远离城市的"外来农民自建房"因城市建设需要而面临拆迁,我们把这一群体称为"外来拆迁户"。这是一个庞大而特殊的利益群体。在我们调查的片区,外来拆迁户占总拆迁户的57.81%,占将近六成。据反映,在其他部分拆迁片区,外来拆迁户的比例甚至更高。处理好这部分人的利益关系,是实现"和谐拆迁",推动"农民向城镇有序转移"的关键环节。如果处理不好,将会损害这部分群体的利益,有可能导致大规模的  相似文献   

17.
房屋拆迁是以国家权力为后盾对私人房屋所有权进行干涉的行为。世界各国对房屋拆迁都规定了严格的限制条件,其中的目的性条件为“社会公共利益,”只有符合公共利益,拆迁行为才是合法。我国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对拆迁的目的性条件规定不明确,因此,在现实中,经常出现政府滥用拆迁权,侵害被拆迁人的合法权利的现象。因此,我们应确立社会公共利益作为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行为的目的性条件。  相似文献   

18.
周德华 《学习月刊》2009,(20):75-75,85
中央商务区(CBD)是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重要标志。武汉市江汉区常青街毗邻武汉王家墩CBD核心区.服务CBD的开发与建设是街道推动经济发展和提升城市管理功能的必然选择。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牢固树立服务“大拆迁”观念.主动服务于城乡结合部拆迁改造工作.稳定居民群众的思想情绪:服务“大项目”观念.贴身服务于王家墩中央商务区建设和省市大单位的人驻.  相似文献   

19.
一、《物权法》视野下的房屋拆迁2007年3月16日通过的《物权法》对于拆迁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物权法》第42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根据这一规定,城市房屋拆迁属于国家征收行为的一种。既然属于征收,就要符合征收规定的条件,根据我国《宪法》第13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由此得出征收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首先征收的主体是国家,其次征收的目的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物权法》中规定的房屋拆迁制度与我国《宪法》的相关规定完全吻合,但却与我国原有的房屋拆迁制度截然不同。二、《物权法》实施前的房屋拆迁制度在《物权法》出台以前,我国原有的房屋拆迁制度主要指的是2001年国务院通过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在这一条例中房屋拆迁目的与拆迁主体的规定与《物权法》的规定相悖。1.拆迁目的规定的缺失。《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3条规定,城市房屋拆迁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有利于城市旧区改造和生态环境改善,保护文物古迹。这个条件十分宽松,实质上只要符合城市规划基本上就可以拆迁,因为几乎所有的拆迁...  相似文献   

20.
《求是》2000,(21)
桂林是一个以奇山秀水闻名于天下的风景旅游城市。90年代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桂林的城市交通、房屋建设、江湖的管理与保护等,与“甲天下”的山水日益变得不协调了。面对城市建设的滞后状况,桂林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把桂林建成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重点实施了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两大工程。几年来,累计完成拆迁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