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加一 《中国减灾》2013,(6X):20-21
<正>"微博寻找徐敬回家"、"雅安救灾军车再坠崖"……芦山地震牵动人心、各路人马汇聚灾区救援的同时,一条接一条的谣言和假信息也在网上传播。与抢险救灾一样,阻击谣言也是争分夺秒的战斗。与五年前汶川地震最大的不同是,随着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兴起,由碎片化信息组成的一条信息传播链,弥补了信息缺口,形成了正能量信息的传播,为阻击谣言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震后谣言为何满天飞?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就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之际,有人却制造出不实信息在网上传播。"人民网"于4月24日特别整理了"十大不实谣言":1."寻找徐敬回家";2.磁铁预报地震;3.一条搜救犬反复"被牺牲";4."地震解密之祖"预测地震;5."雅安又一救灾军车坠崖";6.多张雅安地震现场房屋倒塌图;7."不捐500万不能进灾区";  相似文献   

2.
王斌 《中国减灾》2013,(1X):52-55
<正>为什么要观测地震宏观异常?地震之前出现的动物、地下水和天气等宏观异常是至关重要的地震前兆,认识地震宏观异常是研判短临地震预报的一项重要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明确"国家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地震群测群防活动,对地震进行监测和预防"。群众把观测到的一些异常现象向地震工作部门或机构报告,可以弥补专业地震监测台网的不足,也有助于提高群众防震减灾的意识,有利于  相似文献   

3.
<正>有3场地震可称为中国地震研究的拐点事件,邢台地震开启了中国地震研究之门,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使地震工作者欣喜若狂,认为距离准确预报地震已经不远了,但接踵而来的唐山大地震又粉碎了人们的梦想。海城地震被中国地震界视为里程碑式的事件,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准确预报的强震,联合国迄今为止只承认了这一个准确预报的地震粲例。根据有关部门的估计,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使可能导致超过10万人死亡减到1300多人。  相似文献   

4.
瞿方业 《中国减灾》2013,(6X):40-41
<正>芦山地震发生后,各种关于地震应急避险的知识在网上流传,有建议躲在床和桌子下的;有建议躲在跨度较小的房间,如小房间、卫生间、厨房、内墙墙角的;有建议躲在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如沙发旁边、床边……各种建议自相矛盾、莫衷一是。经过五年前汶川地震的考验,很多人对地震的认识比从前有了很大进步,国家层面防灾减灾预防体系的建设也有了长足发展,但许多经验并没有得到系统化的总结和普及,学校等教育机构虽然也搞一些防灾减灾演练,但与防灾减灾工作做得好的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多数国民的防灾减灾技能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周长生 《中国减灾》2013,(4X):54-55
<正>一直以来,关于动物能否预报地震的问题,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做了相应的调查研究,但往往是无果而终,直到现在,大多数人对动物能够预测地震的观点持怀疑态度。人们之所以不相信动物能预测地震,是因其还缺乏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和事实根据。地震前夕,动物有异常地震作为自然界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因其对自然环境的巨大破坏力和对人类生命的巨大杀伤力而为人们所熟知。特别是人类历史上曾经发生的特大地震,其惨状更是令人不寒而栗,使无数受害者的心灵深处阴霾不散。所以,人类一直以来谈"震"色变。尽管目前人类已经掌握如何有效鉴别地震灾害的方法和措施,但对  相似文献   

6.
<正>玉树的7.1级强震,震撼了全国人民的心,在对灾区同胞表示深切关怀的同时,很多人也很关心此次地震的成因。去年的一部《2012》让人揪心,网上也一再流传"地球已经调成  相似文献   

7.
张维炜 《中国人大》2008,(23):15-16
"上天容易,入地难。"地理构造的复杂性使地震预测这一世界难题至今难以完全攻克。但我国应对地震灾害的长期实践,特别是此次5·12汶川地震的经验告诉我们,重视地震预防同样能够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害,挽救更多的生命。  相似文献   

8.
<正>他一坐定便开始讲自己所做的事:汶川地震救援,募集上亿元善款给西部发红包,高调向社会公布捐赠成绩单……他给我们读当天报纸上报道他的文章标题——"一个陈光标太少"。他憨厚地笑着。  相似文献   

9.
当年唐山地震的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举世同悲。如果将32年前唐山地震时的"抗震救灾"与这次汶川作对比,不难看出政府执政观念、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和进步。  相似文献   

10.
花椒合作社     
地震灾区四川茂县"六月红"花椒专业合作社社长何有信,最近有了压力:他们合作社的花椒销售在阶梯式地递增:2007年,卖出约15吨;2008年,出售近30吨;2009年,能销售多少吨?  相似文献   

11.
2009年1月25日农历大年三十这一天,大姚县湾碧乡纳那村委会灰拉表村民陶家荣家是"三喜"临门:一喜是地震后盖好新房搬进了新家:二喜是春节前夕办了喜事招了女婿;三喜是过年的肉、油、米民政送来了.谈到今后的日子,陶家荣脸上更是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新房既宽敞又暖和,这日子是越过越有奔头了……"陶家荣家喜迁新居,是大姚县遭受"8.30"地震民房恢复重建的一个生动缩影.  相似文献   

12.
鲁甸记忆     
《人民公安》2014,(16):38-45
<正>进入鲁甸县城,已是2014年8月5日的上午。作为一名摄影记者,种种原因不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使我内心充满焦虑和不安。因为经历过同样发生在昭通地区的2012年9月7日彝良地震,我预感这次"8·03"鲁甸6.5级地震会给当地百姓带来极大的伤害。在起初知道地震发生的几小时后,死亡人数还停留在数十人。然而一天后,死亡人数迅速攀升过百,而且还在不断更新。8月4日晚间,一位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涛 《中国减灾》2003,(4):54-56
震惊中外的1920年海原大地震震中烈度为12度,有感面积约占中国当时国土面积的二分之一,地震震动持续了十几分钟,地震面波竟然在地球表面绕了两圈,死亡23.4万人,伤者不计其数。这是———1920年12月16日20时6分9秒,甘肃海原(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发生8.5级大地震,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6.7度,东经105.7度。海原地震的大体情况是:震中位于六盘山地区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干盐池附近;震中烈度为12度,有感面积达521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当时国土面积的二分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大地震。通常地震持续震动时间…  相似文献   

14.
烙印     
正这一年,孩子6岁,上幼儿园中班。有一天,父亲看到孩子在房间里玩的一个小玩具,以前从没见过。父亲问孩子:"这玩具是从哪里来的?"孩子说:"爸爸,这是我从幼儿园拿的。"父亲说:"儿子,告诉爸爸,幼儿园里的玩具,可以拿回家吗?"孩子说:"不可以。"  相似文献   

15.
丹丹 《中国减灾》2012,(3):48-49
1976年唐山大地震,2008年汶川地震,让人类更深刻地吞饮了地震造成的剧痛。但灾难也是进步的力量,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全国抗震救灾表彰大会上说:"一个善于从自然灾害中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的民族,  相似文献   

16.
4月20日8时02分,古城芦山遭遇7.0级地震。距离"5·12"汶川特大地震五周年尚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强震再次撕裂中国的伤口:截至4月23日6时,此次地震共造成193人死亡,25人失踪,12211人受伤。芦山地震发生后,中央和四川省各级政府紧急启动预案,有序有力组织抗震救灾;灾区居民积极自助自救,个别地区依靠互帮互救创造了"零伤亡"的奇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9,(22)
<正>10月13日,秋高气爽!天气预报的小雨也为75年的回乡让道。亲人、老乡们远远地迎接91岁台胞刘少清先生。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长兴镇东岩村三队周明友家,因为幺舅的归来,仿佛过年般热闹,院墙上鲜艳的横幅写着"欢迎亲人刘少清回家"的字样。车刚停下,家人们就热情地围拢过来,迫切地想要见到"幺舅""幺爹""幺爷"……刘少清老人更是激动不已,盼了75年,终于踏上家乡的土地。老人经常念叨,家在大山里,没有公路、没有电,回家要带上手电筒……然而魂牵梦绕的家乡早已不再是记忆中的样子。公路修到了外甥周明友的家门前,干净宽敞的院坝,整洁的房间,  相似文献   

18.
去年2月,一则地震谣言,让山西省几个城市的民众露宿街头。今年3月,日本地震后,一时间"谣盐四起",中国民众开始抢盐。反观日本民众,如何躲避地震海啸等灾难是他们从小必学的课程,他们在遇到灾难时表现出的冷静从容,令人敬佩。  相似文献   

19.
姚建年 《中国人大》2008,(23):10-10
"这次修订防震减灾法,特别是把汶川地震抢险救援中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上升为法律,这是令人高兴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分组审议防震减灾法修订草案时,委员们都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同时,有关地震的预测、预报,委员们也发表了富有见解的言论。在此,刊发几位委员的发言。  相似文献   

20.
三峡大坝一下子挡了三百五十亿立方米的水,会不会诱发地震呢?专家认为,三峡库区呈狭长条带形,长约六百六十公里,范围很大,承受力并不大,单位水深增加的压力不过十余公斤。所以,面上的力很大,可作用到点上则微不足道。据专家介绍,目前国内专家对“三峡库区蓄水诱发地震问题”已经作了充分论证,主要有以下基本观点:其一,坝址在一个完整的花岗岩岩体上,是相对稳定的地块,本身没有断裂和破坏,这有几千年的文字记载作为依据;其二,库区最近的地震断裂处离坝址有三十九公里,地震点发生地震并传到坝址来,实际发生的基本裂度,即破坏程度不会超过六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