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人民公安》2008,(10):60-61
这是一幅让无数中国人感动的照片——一个3岁多的小男孩郎铮被解放军某部官兵从北川县城幼儿园的废墟中救出,获救后他在担架上向解放军敬礼。而他的救命恩人之一——摄影记者杨卫华则热切地想知道郎铮获救后的情况。5月19日上午10点半左右.杨卫华终于得到可靠消息,立即赶往医院,找到了正在办入院手续的郎铮母子俩。  相似文献   

2.
《今日上海》2008,(6):10-11
左图为四川绵阳晚报社摄影记者杨卫华拍摄的《生命的敬礼》。2008年5月13日上午8时左右,3岁男孩郎铮被解放军战士从北川县老城区塌陷房屋的废墟中解救出来。由于孩子左臂骨折,战士们决定立即将他送往医院治疗。敬礼的瞬间发生在战士们用木板抬起孩子的时候。谁都没想到,小郎铮艰难地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虚弱而又标准地向战士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  相似文献   

3.
北川县城关曲山镇幼儿园小二班有一个3岁幼童,他就是以“敬礼娃娃”感动整个中国的郎铮。 2008年6月6日,成都市市级机关第二幼儿园园长贺芳联合成都市第四幼儿园、四川师范大学幼教科研所专家,带领教职工代表、幼儿园在园儿童家长代表一行23人,组成成都市幼教系统第一支“爱心北川行”团队,送去两园教职工和幼儿与家长共同为重建灾区幼儿园的捐款10万元;走进灾区帐篷八一幼儿园给幼儿送上礼品并进行心理与精神慰问;深入防疫禁区废墟察看北川县城关曲山镇幼儿园受灾灾情。  相似文献   

4.
这是拍摄于汶川大地震灾区的一张普通照片(见左图)。救援人员高高托起的简易担架上躺着的小男孩名叫郎铮,只有3岁,刚刚被从废墟中救起左胳膊骨折,满身的尘土,却掩不住他纯净、地带时,小郎铮艰难地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清澈的眼神。就在救援人员准备把他转移到安全虚弱而又标准地向援救他的叔叔敬了一个朴素却让人崇敬得无法形容的礼。  相似文献   

5.
《创造》2008,(5):48-57
2008年5月13日,四川北川,一位从废墟中生还的小男孩向解放军叔叔行礼表示感谢——《绵阳晚报》摄影记者杨卫华拍摄的这张照片发表后,这个小男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这个年仅3岁的孩子名叫朗铮,是北川县曲山幼儿园的小朋友。  相似文献   

6.
尚顺顺 《中国减灾》2011,(5X):61-62
<正>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的走廊因为工作的关系,我跟妈妈彻底吵崩了,赌气从家里搬出来,一个人在火车站附近租了一间简陋的单人间。长沙火车站一向都是鱼龙混杂的地方,我租的房子在十一楼,是顶楼,楼下住的是只有夜间工作的"小姐"。住我对门的房客我一直没有见  相似文献   

7.
<正>在玉树,新生活已经在废墟上开始了。不能光靠国家救,自己也应该救自己伊西措毛花了很长时间,求助了无数人,才把压在废墟下的《大藏经》一点点挖了出来。解放军来帮过  相似文献   

8.
卢彬彬 《当代广西》2014,(22):48-48
正2005年的夏天,我有幸成为一名党报的时政记者。也许是文山会海的忙碌,也许是会议八股的"熏陶",坐在隔板间里、机械地敲击着键盘的我,并没有感觉到成为一名记者的自豪与荣耀,也感觉不到手中这支笔的重量。于是我按部就班地上班,照本宣科地写稿。直到2008年的那一天。一场地动山摇的灾难,撼动了整个中国,泪水和感动淹没了所有电视镜头、大小报刊。那一天,我惊讶地发现,冲锋在第一线的不只有绿军装;那一天有人记录着总理  相似文献   

9.
风为裳 《中国减灾》2011,(9X):55-55
<正>那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初夏午后。北川县一所幼儿园的孩子们睡午觉醒来,发现老天在发坏脾气,风很大,刮得小树东倒西歪的。但这丝毫没影响孩子们的情绪,唱歌、做游戏,笑脸花一样在幼儿园里四处绽放。谁也没想到一场灾难正悄然到来。小女孩在领唱老师新教的儿歌,简单的弦律响彻整间教室。就在那一刻,教室突然成了游乐场里的海盗船,摇来荡去,还没等孩子们弄明白怎么回事,就被压到了黑暗  相似文献   

10.
摄影报道周松肖小环"叮铃铃……"放学铃响,300多名活泼可爱的孩子们走出校门,温馨美丽的校园外满是微笑等待的家长。这是蔡塘幼儿园常可见到的场景。这所由厦门市湖里区江头街道蔡塘社区兴办的幼儿园,解决了蔡塘社区5万多名外来人口和部分常住人口孩子"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蔡塘幼儿园的设立,正是得益于江头街道人大工委和代表们的不懈努力。从代表提建议,到街道人大工委组织视察、调研,再到建议督办,曾敬礼、王振作等人大代表在工委主任陈必山的带领下,四处奔走,终于促成了蔡塘社区腾出一幢年租金60多万元的社区  相似文献   

11.
山水 《群众》2014,(9):42-42
<正>再过5天,我们就要迎来我国第30个教师节。在这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的美好时节,我们谨向辛勤耕耘在江苏大中小学和幼儿园的人民教师致以最崇高的敬礼!致敬人民教师,是因为他们传道授业解惑,被赞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尊师重教已经成为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基因和道  相似文献   

12.
<正>《百年潮》第5期刊登董必武之女董良晕的回忆文章,摘登如下。1956年春节,我随父亲董必武、母亲何莲芝在上海过春节。由于父亲是中共一大代表,2月22日,上海市有关方面邀请他到一大会址陈列馆视察。他当场题词:"作始也简,将毕也巨"。这句题词出自《庄子》,是说有些事情开始时极其微小,不被重视,后来却发展壮大起来,成就了一番大事业。这句富有哲理的题词正是中国共产党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3.
钱钢 《中国减灾》2012,(9X):52-53
<正>卢桂兰,地震时46岁,居住在唐山市小山街道的一名家庭妇女。被救出废墟的时间:1976年8月9日,震后第13天。根据一般医学文献记载,在完全断水、断食物的情况下,女性的生命极限时间,是7天。1976年8月13日,也就是卢桂兰重返地面的第4天,我在北京军区某师医疗队的帐篷里见到了她,她刚刚脱离昏迷状态。据当时病历记录,卢桂兰入院时大腿骨折,血压很低,全身呈严重酸中毒反应。可她毕竟活下来了。在无水无粮的情况下存活13天,这本身就是人类  相似文献   

14.
灾难来了.爱就是力量。 一位从废墟中被救出的孩子问:“你是解放军吗,你抱紧我,我就不害怕了。”军人是爱和希望的化身,有解放军.人民就有勇气和信心。作为军人.抗震救灾、遂行多样化任务是我们的使命.但除了这种使命之外,更要有对灾害和苦难的感同身受,对受难者的休戚与共。  相似文献   

15.
正"叮铃铃",放学铃响,300多名活泼可爱的孩子奔走而出,温馨美丽的校园外满是微笑等待的家长……这里是由厦门市湖里区江头街道蔡塘社区率先兴办的集体公办性质幼儿园—蔡塘幼儿园。这家幼儿园的成立,解决了蔡塘社区5万多名外来人口和部分常住人口孩子"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得益于江头街道人大工委和辖区内代表的不懈努力。从代表提建议,到视察、调研,再到建议督办,曾敬礼、王振作等代表四处奔走,终于促成了蔡塘社区腾出一幢年租金60多万元的社区综合楼作为教学楼,先后投入400多万  相似文献   

16.
赵仰鹏 《中国减灾》2013,(5X):61-61
<正>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注定将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四川汶川的地震震惊了中国,也震惊了世界。一幕幕震撼人心的画面让我们至今心绪难平,感慨万千。面对无数的生命被埋在废墟中,失去孩子的父母们对着废墟呼唤,撕心裂肺的声音响彻夜空。山悲水泣天垂泪,星黯云淡地含愁。举国哀悼,国旗第一次为百姓而垂降,汽笛第一次为故去的生灵而哀鸣。在那段哀痛的日子里,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共度灾难。一幅幅画面让我们惊叹万千,一个个身影让我们肃然起敬,一份份感动让我们记忆犹新。我们的军队在危急时刻排除万难  相似文献   

17.
代红正 《人大论坛》2008,(10):39-39
汶川地震已经过去数月了,一个从废墟中刨出来的孩子向人们敬礼的动作,永远地铭刻在世人心中。孩子简单的动作,昭示着一个民族的未来与希望。但一个民族的未来与希望,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能决定。孩子教育的课题,于是乎就摆在我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18.
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省北川职业中学学生杨彬彬在废墟中被埋77小时,他被救出废墟时的第一句话是"我要喝可乐,冰镇的……"让关心灾区的国人为之动容,许多人记住了这位坚强可爱的"北川可乐男孩"。由于双腿被压迫时间太长、神经和肌肉都已坏死,彬彬在重庆南桐总医院接受了双腿截肢手术。当初的"北川可乐男孩",现在怎么样了呢?  相似文献   

19.
在对受灾群众的搜救行动中,四川安县矿工彭国华在坍塌矿洞废墟里被埋170个小时后,居然奇迹般生还。他的亲人、救援者、解放军官兵和医护人员,以执着的信念和令人感动的爱,拯救生命,坚守生命,创造出一个超越生理极限的人间奇迹。  相似文献   

20.
上海浦东一知名别墅的业主王小姐,在对小区保安员只对车子敬礼而不对步行业主敬礼表达了强烈抗议后,终于享受了保安员对她的敬礼,不过该小区目前只有她一位步行的业主享受敬礼的待遇。2006年6月19日,上海青年报以《小区保安只对车敬礼遭投诉,投诉者独享敬礼待遇》为题,发表这一新闻。随后,新浪等各大网站予以了转载,并纷纷以《敬礼不过是个花架子》、《保安敬礼,蛮搞笑的》、《最莫名其妙的动作---只对车敬礼》等为题对此事发表评论,小区保安员究竟要不要向业主敬礼?此事与法律无关,归根到底是一个礼仪规范。所谓礼,礼就是尊重,礼者敬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