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继兴 《传承》2010,(1):4-5
<正>毛泽东对黄河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其名作《沁园春·雪》中的"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描绘的就是气势磅礴的黄河。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曾多次东渡黄河。一次是在1936年2月底,他率领红军东征,兵分两路渡过黄河转战山西,击败阎锡山的军队;完成东征使命后,5月又挥师西渡黄河回到陕北。再就是1948年3月,毛泽东在陕西吴堡县川口渡过黄河。  相似文献   

2.
中华母亲     
中国有一条黄河 ;中国有一道长城。中国 ,因为有了黄河才有了五千年的文明史 ,因为有了长城才有了三千年的社会变革史。一部黄河史 ,一部长城史 ,交相辉映着中华民族全部发展史。黄河的水 ,长城的土 ,揉合成一架坚硬的骨骼。那是轩辕黄帝的龙骨 ,那是中华儿女的风骨。黄河的浪 ,长城的烟 ,勾勒出华夏边疆的壮丽、大漠的雄浑、峡谷的清秀、天空的辽阔……亦折射出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反压迫、求解放、勤劳作、心良善的人生画卷。  黄河是中华的母亲 ,母亲的胸怀是宽广的 ,母亲的情感是深厚的 ,母亲的乳汁是甘甜的……那一道道蜿蜒前行的湾 ,…  相似文献   

3.
<正>清晨,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古黄河畔晨练的市民会看见:一位穿着红马甲的老人站在河边眺望水面,矗立的身影,凝固成守望的姿态。中午,青年岗,熙来攘往,过往的行人会看见:有位老人穿过斑马线走到黄河一号桥桥头,目光逡巡着,神情坚毅。傍晚,黄河公园内散步的路人会看见:有位老人拿着手电筒行走在河边小道上,生命的灯光照亮了漆黑的河畔。无论多晚,如果你在古黄河上看见有人落水急需帮助,只要敲开设立  相似文献   

4.
高中华 《中国减灾》2013,(9X):44-46
<正>1855年,黄河铜瓦厢决口改道山东入海,是黄河变迁史上第六次大改道,也是最后一次改道。1850年黄河改道之后,黄河下游流经山东地区的灾情发生明显变化,尤其是对运河的影响十分明显。每次黄河发生决口必影响到运河,小至运河不畅,大至运河决口,形成大规模的黄河、运河决溢。运河由长江往北过淮经黄至京师,借黄淮济运漕粮,黄淮水灾对运河影响很大。黄河、运河两条河流的命运息息相关。1855年黄河  相似文献   

5.
黄河沙     
孤寂的夜里,在远方,忽然我就想起了黄河。想起黄河,就想起了那一片磅礴的混浊;想起了黄河,就想起了那雄壮的怒吼;想起了黄河,就想起了那神秘的漩涡;想起了黄河,就想起了那翻腾的浪花;想起了黄河,就想起了那一粒粒黄河沙的颜色。那怒吼是大夏大商钟鼎的余音哟,每一声都是中华根脉的呼唤;那漩涡是大秦大汉图绘的华章哟,每一圈都是千古奇葩的流传;那浪花是大唐大宋诗词的唱和哟,每一朵都充盈着盛世的骄傲;那沙砾是大元大明兵戈的交击哟,每一粒都满含着先人们凝华的血汗。风吹起沙落进黄河,水冲起沙流进黄河,浪卷起沙滚进黄河,千百万中华儿女的…  相似文献   

6.
马孟起 《台声》2022,(18):30-32
<正>“天下黄河富宁夏,塞上江南鱼米乡。”黄河流经宁夏397公里,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了深厚而独具魅力的黄河文化。新时代,宁夏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殷殷嘱托,黄河文化焕发新的光彩。8月30日至9月2日,全国台联文宣部组织两岸媒体人相逢宁夏,走进贺兰山、青铜峡黄河楼、宁夏水利博览馆等地,欣赏魅力的黄河风光、感悟悠久的黄河文明。  相似文献   

7.
黄河是“地上悬河”,历史上曾“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为解“悬河”之危,许多人建议通过人工改道让“悬河落地”,但治黄专家指出,这种建议并不可行,是“好心办坏事”。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员侯全亮说,黄河人工“改道论”历史上就有,目前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在下游改道,废弃“悬河”,再造新河;二是在上游改道,绕过黄土高原,一劳永逸解决黄河泥沙问题。  相似文献   

8.
地处黄河北岸的山东省滨州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是山东省最早的一家利用黄河淤沙生产建材的新型企业。随着当地城乡基本建设快速发展,砖瓦需求量不断加大,人窑争地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黄河河道和灌溉沟渠淤积严重,黄河淤沙造建材清淤保地效益高  相似文献   

9.
正天际线上的黄河,天际线上的腾格里沙漠,天际线上的沙坡头。黄河在莽莽荒原切断了沙漠的退路,让千尺沙坡头在黄河边错愕。望着夕阳照耀下的黄河,那一弯血红流成了母亲的摇篮曲。母亲哼着哼着沙坡头的脚下长出了一遍红柳;母亲摇着摇着黄河边就流行起了黄土塬的欢天锣鼓。我手脚并用在沙坡头上丈量了西北男人的胸怀;我虔诚地跪在黄河边用干裂的嘴唇亲吻了西北女子的柔情。  相似文献   

10.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北方·我爱这土地》   结束全部采访的那天下午,车过郑州黄河公路大桥。此时,正值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时节,放眼望去,古老的黄河显得更加雄浑而苍茫。说不清为什么,我特别想亲近一下其实我已很熟悉的黄河,感受一下黄河的气概、黄河的精神和黄河的魂魄。我不知道,我所采访的四位英年早逝民警“寓乎寻常之中而又塞乎天地之间”的泪比血红的牺牲奉献精神,和黄河的风骨是否有一种莫名抑或必然的联系,是黄河铸造了英雄的魂魄,还是英雄渲染了黄河的壮丽?我打开车窗,默…  相似文献   

11.
汉武帝治水     
徐富海 《中国减灾》2013,(6X):52-53
<正>中国历史上,除了大禹之外,其他治水名人如孙叔敖、李冰、西门豹、郑国等,大多是能臣干吏,但有一位皇帝却能够与这些治水名人并列,他就是被称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汉武帝治理黄河主要是堵住了一个决口,而且这个决口在历史上很有名,存在的时间长达二十多年。为什么决口二十多年却没有被堵上呢?一个皇帝在治水方面能够被历史记住又是什么原因呢?没有被堵上的决口与先秦相比,汉代黄河发生洪涝灾害的记载明显增多,黄河决口、漫堤严重,主要河道变化也较为频繁。自汉文帝十二年东郡酸枣决口开始,黄河水灾日益增多,史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15,(20)
<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更是令诸多画家激动不已的题材。古往今来,画黄河者无数,宏篇巨作则不多见。画家成方倾七年之力,于2014年12月终于完成长40米、宽0.4米的《黄河全图》,全景再现了黄河源头至入海口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13.
<正>黄河输沙量之大、含沙量之高,居世界大江大河之首。确保河床不抬高、维持中水河槽过流能力、维持河势稳定,是下游行河稳定和黄河长治久安的基础。从流域尺度看,黄河泥沙问题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可以用工程控制论来统领和指导黄土高原、水库、河道、河口多层级泥沙控制。黄河泥沙工程控制论也同样具有工程控制论的四项基本特征,可定义为黄河泥沙工程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和运行的理论与技术。我们结合黄河实际情况,开展了黄河泥沙工程控制研究,建立了黄河泥沙工程控制理论与关键技术体系,应用于二十余项重大工程。  相似文献   

14.
<正>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黄河文化资源众多,内涵丰富,涉及的空间范围较大,流域九省(区)呈现出不尽相同的内涵与特色,这使得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面临复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目前,对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内涵和边界范围缺乏统一认定。”全国政协委员、民盟省委会专职副主委柳锋波表示,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20,(13)
正6月8日下午,正在宁夏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河吴忠市城区段,调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情况。这是总书记一年内第4次考察黄河——去年8月21日,黄河上游,甘肃。在兰州黄河治理兰铁泵站项目点,登上观景平台,俯瞰堤坝加固防洪工程,了解黄河治理和生态保护情况;  相似文献   

16.
<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好黄河,建设好黄河生态带,是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2019年6月24日~27日,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统一部署,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赵素萍带领部分驻豫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赴郑州市、洛阳市、焦作市、濮阳市,就黄河生态带建设情况开展调研。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机关党组书记丁巍参加调研。  相似文献   

17.
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批准国务院所提出的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原则和基本内容。并同意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报告。二、国务院应采取措施迅速成立三门峡水库和水电站建筑工程机构;完成刘家峡水库和水电站的勘测设计工作,并保证这两个工程的及时施工。三、为了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黄河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陕西、山西、甘肃三省人民委员会应根据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在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分别制定本省的水土保持工作分期计划,并保证其按期执行。  相似文献   

18.
<正>每年2—3月,黄河宁蒙段进入开河期,河段冰面开始消融,防凌工作也进入关键时期。2022年,为加强凌情预报预警,确保沿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利用应急减灾二号A、B星和高分系列卫星数据与黄河地面站监测数据对黄河宁蒙段开河期冰凌情况进行监测,为黄河凌情发展趋势提供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的性格历史,如同我们的黄河,先秦是上游,清澈见底;汉唐是中游,虽泥沙俱下,毕竟有波涛汹涌之雄大气象;明清是下游,已经常断流、奄奄一息了。  相似文献   

20.
于靖园 《小康》2023,(1):66-67
<正>剧中,靳辅与陈潢耗费十多年之久,才让黄河治理初具成效,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剧外,新时代的黄河守护者们依然在默默奉献,守护黄河。才看到第十集,竟把我给看哭了,感觉特别能体会祖先们治水的不易之处。为了后代人民着想,愿意用一生来治水,这伟大的情操令人动容……”2022年12月,即便《天下长河》电视剧已经播出完毕,仍有不少网友在热议这部电视剧,并表示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