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府紧急事件响应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紧急事件响应是政府的基本职责。紧急事件响应机理研究对政府建立紧急事件响应机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紧急事件的响应过程实质上是相关信息的互动过程 ,并在此基础上对紧急事件响应中的时间构成、信息来源、决策方式及执行特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911”与美国的紧急事件处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11月17日至12月10日,我参加了公安部赴美国紧急事件处置培训考察团。在美期间,培训团通过集中授课和参观考察等方式,对美国处置紧急事件的机构设置、管理体制、运作方式等情况作了初步了解。总的印象是,美国紧急事件处置系统是建立在经济和科技高度发达、社会保障和法制基本完善基础之上,依靠社会联动、履行政府管理服务社会职责的一个重要职能机构,在防灾救灾、防暴抗暴和提高公众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美国各级政府联系民众的主要纽带和桥梁之一。紧急事件范围的界定在美国,凡危及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  相似文献   

3.
郭妹  柏琳 《电子政务》2008,(10):69-72
移动电子政务是实现服务型政府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政府可以在移动政务建设中引入CRM的管理思想,树立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利用系统的思想,在移动电子政务的系统模型中引入了CRM理念:根据CRM的设计原则,设计出了基于CRM的移动电子政务系统实现模型,并以紧急事件处理流程为例进行了实际应用;最后提出了提高移动电子政务系统价值和运行效率的相应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4.
应急联动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安全和公众服务是政府部门一项非常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如何高效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政府对紧急事件快速反应和抗风险的能力,并为市民提供更快捷的紧急救助服务,日益成为加强城市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发生紧急突发事件的种类更加复杂与多变,传统的应对机制已不能适应日益增多的紧急突发事件处置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近日,笔者从十堰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接警服务中心获悉:保安接警服务中心组建4年来,已为宾馆、酒楼、舞厅、饭店、仓库等个体经营场所经营者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0余万元,接警中心成了个体经营者名副其实的守护神。十堰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接警服务中心从1995年组建以来...  相似文献   

6.
提高政府服务质量是当前改善和加强政府管理、转变政府职能的迫切要求。实践证明,在政府中引入全面质量管理,提高了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随着时代的发展,全面质量管理的局限性逐渐显露,六西格玛管理对服务方法的改进和完善,值得我们在政府服务领域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应建立紧急状态法体系及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荣梅  彭政 《前沿》2005,(6):100-102
“非典”一劫,让国人多少有了忧患意识,也对政府在应对紧急事件时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应对紧急事件的过程中对公民基本人权的保护也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文旨在通过对紧急状态立法的相关问题的阐述,在比较我国与外国的相关制度概况的基础上,构建出我国的《紧急状态法》的模型,为今后应对各种紧急事件,并切实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提供一点浅薄的思路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当前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各种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层出不穷,猝不及防。政府如何及时高效地应对紧急事件,怎样为市民提供更加完善的公共应急救助服务,有效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这一切都对各级政府和城市管理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建立城市应急联动系统是必要的,其业务模式有集权利、授权制、代理制和协同制四种。建立一个以公安110指挥系统为基础,集各类公共事业单位为一体的信息共享、指挥有力、快速高效的城市应急联动系统。  相似文献   

9.
陈晓丹 《思想战线》2011,(Z1):323-325
电子化政府是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政府治理和服务的整合概念。其内涵在于建立一个虚拟政府,为公民提供方便、快捷、高质量的公共服务。电子化政府对于提高政府回应力、政府政策能力、政府效率,实现开放政府和责任政府,最终提高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价值。电子化政府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在于政府信息的公开、政府业务的电子化、政府服务的创新、以及信息技术与政府再造的整合等。  相似文献   

10.
构建全面整合的公共危机管理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危机是一种紧急事件或者紧急状态,它的出现和爆发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运作和社会稳定,对生命、财产、环境等造成威胁、损害,超出了政府和社会常态的管理能力,要求政府和社会采取特殊的措施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如何构建和创新城市社区管理模式成为各级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北京市基层社会管理、社区服务创新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及经验,但也应看到,这其中还存在一些亟待厘清和调整的问题。转变职能效率为先一是政府部门转变职能,提高服务效率工作仍在推进过程中。当前政府转变职能的核心是简政放权,提高服务效率。由于各区、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的编制依  相似文献   

12.
莫寰 《岭南学刊》2001,(3):95-98
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服务应该像私人企业一样以顾客为导向,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本文认为,政府毕竟不同于私人企业,它面对的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顾客.因此,政府服务不能照搬私营企业的模式."顾客(公众)满意"是政府服务的"应然"要求而不是"必然"要求,是政府服务的理想状态而不是具体的行为准则.政府服务不可能完全以"顾客满意"为行为导向.  相似文献   

13.
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工作是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保证政府职能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其中发挥管理效能和提高服务效率是机关事务工作的两大目标。  相似文献   

14.
继续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进一步建设服务型政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管理创新,是指政府机构通过不断转变管理职能、改进工作方式、优化运行机制、重造业务流程、提高技术手段和增强自身能力而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效益、效果的创新活动。政府管理创新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新问题,还是一个大问题。说它是一个老问题,是因为自从政府的产生那天起,就存在着政府为谁服务、如何服务的问题,随之产生了政府不同的管理内容、管理方式和管理手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都面临一个情况:一方面是政府财政压力,政府提供服务的低效率和垄断性;另一方面是公众日益增加的服务需求和需求的多样性。为此,两方各国必须探讨出一个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各国开始尝试运用市场机制将公众对政府的需求引向对市场的需求,从而避免政府的规模扩张,为政府"减肥",并提高公共服务提供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城市应急指挥系统:实现政府协调指挥各相关部门,处理城市特殊、突发、紧急事件和向公众提供社会紧急救助服务的联合行动系统。鼎天开发的扬州市应急指挥系统在入选“中国电子政务十大经典案例”,该系统先进的业务理念、成熟的运营模式为其他中小城市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提供了示范。  相似文献   

17.
电子政府及其对公共行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府信息化被公认为社会信息化的基础。建立电子政府的目的,是为了对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自动化的信息及其他服务,从而建构一个有回应力、有效率、负责任、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建立电子政府十分重要,它可以提供政府的决策理性,促进信息流通利用和平等共享,提高政府的反应能力和社会回应力,可以节约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效率,可以公平政府信息、实现开放政府。电子政府的全面建立,能促进政府现代化,使政府的行政职能由管制向服务转化,行政过程由暗箱操作向行政公开转化,行政决策由集中向民主转化,权力结构由集权向分权转化,机构由臃肿向精干转化,行政人员由管理型向管理知识型转化。  相似文献   

18.
正"互联网+"在革新政府服务理念、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合理配置服务资源、简化服务流程、拓展服务渠道等方面凸显出巨大优势,促进了政务服务体系的升级重构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也给作为国家行政管理人员的公务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展"互联网+公务员培训",提升公务员素质和能力,应对"互联网+"带来的影响,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的品质和效率,成为新时代"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19.
浅析政府应急管理的八项指导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应急管理是政府针对突发危机事件的管理,其宗旨是通过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危机事件的预警能力和救治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机,迅速恢复社会稳定,将突发危机事件带来的危害尽量降低到最小程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政府应急管理至今仍然处于迅速发展之中,还远没有达到成熟和定型的程度,而现代社会一日千里的发展也对政府应急管理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所以,我们在这里仅仅能够根据行政管理学的一般规律和目前总结出的一些经验,对其指导原则做如下的理论概括。(一)“贵在预防”原则政府应急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要将紧急事件可能对于社会…  相似文献   

20.
万人评议政府是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模式的一种。对珠海市万人评议政府的研究表明,政绩压力、市场压力和决策者的利益三个变量共同决定了地方政府实现政绩目标和自身利益的最有价值的顾客是工商企业。更好地服务于工商企业,提高针对工商企业、尤其是招商引资项目的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通过提供优先服务提高企业的满意度,是实现决策者的战略目的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