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某地环保局的多份监测报告都显示,当地一水厂的水质符合国家标准,疾控中心在媒体上公布的检测结果也称水质合格,但当地居民却不相信这些报告,仍然坚持购买山泉水,"凡是进肚子的水都不用自来水",原因是有传闻称当地的水源遭到了污染。按照常理,环保部门是环保数据的权威监测者和发布者,环保部门出具的官方报告,理应是澄清传闻的有力武器。但现在的问题是,由于很多地方环保部门和相关企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公共政策偏离公共性的问题,并有两个方面的突出表现。作为政策制定主体—中央政府以及政策执行主体—地方政府的利益是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在公共政策过程中构建有效的公共政策机制则是公共政策公共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文(令)号]第39号令[公布日期]2007.7.25[类别]行政法.环境保护[施行日期]2007.9.1第一条为加强环境监测管理,根据《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下列环境监测活动的管理:(一)环境质量监测;(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三)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四)为环境状况调查和评价等环境管理活动提供监测数据的其他环境监测活动。第三条环境监测工作是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的法定职责。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应当按照数据准确、代表性强、方法科学、传输及时的要求,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体系,为全面反…  相似文献   

4.
90后新公民     
吕娟 《法律与生活》2012,(24):20-21
王京京的"小理想" 2012年7月初,北京各媒体的重要版面被北京科技大学一名普通的大四女生王京京占据着.自2011年6月起,这名生态学专业的90后女孩儿对北京的河流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水质监测,共监测北京河流38条.有关专家对此的评价是:"许多专业的水质监测机构都拿不出这样翔实的调查报告,没想到一名90后的女孩儿完成了."  相似文献   

5.
网络舆情监测在企业危机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舆情监测是企业危机管理的重要渠道,企业应重视网络媒体的舆论动态,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增强危机管理的能力。本文基于对网络舆情监测的分析,明确了网络舆情监测在企业危机管理中的应用方向,并主要从成立网络舆情监测部门,锁定舆情监测主渠道、收集舆情信息,形成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报告,根据舆情分析报告、制定危机管理应急预案,借助网络舆情监测软件、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管系统等五方面子以研究。  相似文献   

6.
该系统基于高精度GPS与遥测RTU结合无线通讯方式实现对遗址保护区陵墓边坡的安全监测;完成墓冢内部环境监测与滑坡方位的监测定位;并通过GPRS方式将监测参数与警情信号实时传输至监控中心,在管理软件平台上进行实时显示并提示安保人员及时出警.该系统可针对不同规模野外文物保护区和古墓群实现有效的滑坡监测与预警防范,具有广泛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淮南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是具有环境保护技术监督管理职能的社会公益性科技事业单位;1995年12月通过省级计量认证(CMA),属国家二级环境监测主,履行《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赋予省辖市级环境监测站的各项职能。全站现有监测用房4350平方米;常规监测仪器设备126台(套),地表水质自动监测设备2套,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设备3套,环境噪声自动监测设备8套,污染源在线监控设备26套,机动车4辆,固定资产原值1341.63万元;在职职工74人,其中:大专以上的67人,高级工程师14人,工程师30人,分别占90.5%、18.9%、40.5%;另有省人大代表1名、市政协委员2名、全国环…  相似文献   

8.
市场物价走势是经济的"晴雨表",同时也关系着广大群众的"钱袋子"。而及时准确的价格监测数据,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开展价格监管的前提和依据。为了提升价格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淮南市人大常委会于2005年10月在全国率先制定了规范价格监测活动的地方性法规——《淮南市价格监测条例》。8年来,随着淮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价格监测工作环境和机制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条例》的实施绩效到底如何?《条例》的内容是否还能够适应当前价格监测工作的需要?市人大常委会经过精心准备和缜密部署,于日前首次启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环保公司(陕西省环境自动监测运营中心)为省环保厅直属单位,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全省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建设和运营维护,以及省内30万千瓦以上火电企业的自动在线监测运营,并负责我省甲醇汽油推广和机动车尾气检测机构资质委托等工作。目前公司为省内首家取得国家环保部颁发的环  相似文献   

10.
别涛 《中国法律》2006,(3):11-13,62-6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中国环境保护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制度:它要求投资者对拟建设的项目实施之後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预先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并报经环保部门审批。为此,国家先後制定了《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相关规章及技术导则。充分了解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投资决策人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1.
王利军  冯兆蕙 《河北法学》2006,24(12):101-104
产品质量法律制度的生态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人际同构理论是其法哲学依据,经济法的生态化是其部门法依据;而环境日益恶化、绿色贸易壁垒是其现实依据.具体来说,要完善产品的"绿色"质量标准,包括绿色技术标准、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卫生检验制度等.产品的包装也要符合生态化要求,同时要扩大生产者的责任.对不同的产品制定相应的环保标准.  相似文献   

12.
论环境利益“双轨”保护制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环境利益属于公共利益。传统法律理论认为,公共利益的保护是政府的职权和责任,只有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言人。本文认为,除了政府可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外,也应当允许社会公众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直接参与公共利益的维护,即建立环境公益的政府和公众的双轨保护制度。为此,特别应在环境保护立法中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制度,赋予公众独立的环境保护主体资格和相应的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13.
陈海嵩 《时代法学》2008,6(4):19-26
频发的自然灾害对各个部门法都提出了诸多急需解决的法律问题,环境法自不例外。自然灾害法和环境法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法律领域,但两者都涉及到特定社会关系的法律调整,这正是目前在自然灾害防治中所出现的、急需研究和解决的环境法律问题,具体包括:次生环境灾害的防治、紧急行政权力对原法律秩序的改变、不可抗力对法律责任的免除。解决前述问题,需对相关法律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进行必要的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14.
姜瀛 《行政与法》2014,(3):100-105
刑法介入产品质量监管的必要性源于产品质量法的局限性.我国产品质量监管中的实际问题是行政执法机关对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以罚代刑”,其根源在于我国立法对产品质量监管中行政权与刑事司法权之间界限标准的不合理,单一的数额标准为行政执法机关“以罚代刑”提供了制度空间.本文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当去除“以数额入罪”的模式,选择“立法定性、司法定量”的定罪模式,将制售伪劣商品行政违法行为变为轻罪,并配置单一的罚金刑.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饮用水源保护法律调控的基本指导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霞  蓝楠 《现代法学》2004,26(5):128-132
因世界性饮用水源紧缺和污染所导致的饮用水源危机,不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存,而且随时可能引发国际政治问题。因此,饮用水源的保护被提上了世界各国的议事日程,并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当代人类的普遍共识。本文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饮用水源保护立法应当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指导思想,以期对完善或创新我国饮用水源保护法律调控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幸红 《时代法学》2007,5(4):38-44
生态补偿机制的设立是未来治理流域生态环境的方向。以珠江流域为例,通过剖析我国流域生态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相关国家和地区、部分省市生态补偿机制的经验和做法,提出完善珠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应确定生态补偿机制遵循的基本原则,明确生态补偿的依据和标准,完善成熟的环境资源市场,建立协调、配套的环境法律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开展区域和国际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17.
环境危险防御义务是国家环境保护义务的主要类型之一,其要求国家公权力采取措施对环境危险因素加以干预和排除。为实现国家环境危险防御义务,在管制行政相对人行为的“外部效力”面向上,应强化立法权对行政权的约束;在约束国家行为的“内部效力”面向上,司法权应对行政权保持必要之谦抑。排除环境危险、维护环境权益是当前中国环境法治的重要任务,需要根据“外部效力/内部效力”的二元制度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通过国家公权力的合理配置实现国家环境危险防御义务。  相似文献   

18.
从环境保护一体化看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保护一体化要求将环境目标纳入到国家的其他政策领域,成为国家其他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了当今世界环境保护、环境政策和环境法的发展趋势。从环境保护一体化的要求看,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存在着诸多不适合环境保护的问题,其原因在于对知识产权的定位有偏颇,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我国在知识产权制度的构建中应树立和贯彻环境保护一体化的思想,实现环境保护与技术进步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幸红 《河北法学》2005,23(2):22-24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和各国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重视,环境标志成为发达国家新的一种"绿色贸易壁垒",对环境和国际贸易产生重大影响,加入WTO后,中国环境标志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大力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环境标志制度,充分利用WTO的现行规则,在WTO的法律框架内寻求相应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mpact of adopting a monitoring system on counterfeiting, in which a criterion to minimize welfare losses due to counterfeiting is provided. If the degree to which the genuine product is imitated (hence the imitation rate) is not high, then counterfeit products might be allowed to exist in such a market. For the case of a high imitation rate, the use of a counterfeit monitoring regime with an optimal counterfeit-monitoring rate is the best policy. If the dur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is set as infinite, then a higher monitoring rate corresponds to a narrower protection scope. Finally, the enforcement of the law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should be flexible according to a products inherent attributes as pertaining to the difficulties at imitating the original products.JEL Classification: D42, K42, L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