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当今最大发达国家的美国与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有许多方面可以进行对比,文化就是其中之一。最近,来自美国芝加哥的王鲁申在新加坡联合早报网撰文,对中美文化进行了一次由表及里的比较。文章指出,在20世纪初,有人说美国到处是高楼大厦,中国到处是低矮平房;美国人富有上进心,而中国人知足常乐。而在今天看来,中国到处是高楼大厦,很多美国人却愿意住平房;中国人互不相让,而美国人却是我赢不了你就加入你。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一开始人们感觉美国人穿着开放,过了几年后看到中国人更敢穿。  相似文献   

2.
单正平 《新东方》2001,10(3):57-61
现实中的中国人,尤其是在美国的中国人,对中美文化关系的理解,复杂而微妙。戈登医生是中国人想象中的理想美国的化身和代表,他对三个中国女性的态度,大致可以视为美国人对中国的三种态度,而三个中国女性则分别象征着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戈登医生》表现了作者对中美文化融合的美好愿望,而这个爱情故事的悲剧结局,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中美关系的艺术象征。  相似文献   

3.
《干部人事月报》2011,(12):96-96
美国芝加哥保尔大学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70%的大学生都存在拖延的情况,而正常的成年人中也有大约20%的人每天都出现拖延情况。  相似文献   

4.
“每天加一点点的喜悦构成人生 99%的意义,结果,只不到1%”苏珊是个很好相处的人,可能因为她拥有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博士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原因,她能够更好地与人沟通而不给人压迫感——尽管在她的名片上有着“中国儿童成长基金会理事长、世界华人协会副会长、世界华商投资基金董事局副主席,华点通国际顾问咨询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总裁”众多头衔。苏珊喜欢中式的服装,喜欢传统的文化,在国际商界中打拼多年的她,虽然国籍是美国,但骨子里仍然很中国。  相似文献   

5.
按中国自己的标准,中国每33个人里才有一个"穷人";而按美国的标准,美国每10个人里就有一个"穷人"——这样的结论,不那么令人信服吧。  相似文献   

6.
美国人埃里克·杰·多林的《美国和中国最初的相遇》,从1784年第一艘抵达中国广州的美国船"中国皇后"号说起,描述了美国人热衷对大清帝国茶、丝绸、瓷器等商品的追逐,以及为获取中国商品而搜集海獭皮、檀香木等故事。"中国皇后"号帆船出发的时间是1784年,这一年是美国独立战争结束的第二年。这场战争起于东印度公司的茶叶垄断。美国人一旦获得自由,当然要立刻赶往茶叶的原产地,纽约商人为这次远航筹集了启动资金。  相似文献   

7.
他既是足以让所有中国人引为骄傲的年轻博士,又是当今世界气象领域里最年轻最有影响的科学家之一。他每天的日程都安排得满满的:今天在中国接受科技部长的接见,明天也许就到了美国参加学术会议,后天又可能赶赴日本讲学。他就是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汝阳籍留美博士李占清。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7天只喝水不进食还能存活,可是不睡眠就只能活4天。睡眠,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日益成为现代人的“奢侈品”。美国一份医学报告指出,现代人平均睡眠时间比90年前的人少了一个半小时……  相似文献   

9.
<正>"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一词最早起源于美国,Greenberg及Pargman将"体适能"界定为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及有余力从事休闲活动。美国健康与服务部将"体适能"定义为"人们所具有的或者获得的与其完成体力活动能力有关的一组身体要素",而具有良好体适能的人通常是能够"以旺盛的精力执行每天的事物而没有过度的疲劳,  相似文献   

10.
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中国将会用一把土打败美国。土的含义就是文化,在以高科技立国的时代,美国人走到了世界的前列,而在未来以文化立国的时代,中国将会超过美国  相似文献   

11.
钱宵峰 《中国减灾》2012,(8X):60-61
<正>卫生是食品安全最直观最基本的衡量标准。当今天的中国人每天向食品投去怀疑目光的时候,可曾想到美国在进入大工业化食品生产之初,也曾经历过一段非常不光彩的历史?在美国食品安全一百年的历程中,三本书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它们的出版所引起的巨大社会舆论,推动了美国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促使美国食品安全状况不断迈上新的台  相似文献   

12.
徐征 《半月谈》2003,(2):53-55
中国向来不赞同个人英雄主义,但是在2002年许多中国人都在为一个人而兴奋,他就是姚明——一个以拍着皮球往篮圈里扔为生的年轻人。只要在著名的搜索网站google.com上输入姚明的名字,你就会得到超过195000条的结果,在新浪网,有关姚明的新闻也达到了2万多条,而且,这些数字每天都在以上百条的速度增加着。这个22岁的上海小伙,在篮球运动的圣地NBA甚至还没有露面就受到媒体的追捧,一场球未打就当上了状元秀;当上状元秀没几天就有美国球迷办起了“yaomingmania.com(为姚明疯狂)”这样的网站;江泽民主席在美国访问时接见了他;上海市长陈良宇在他临行前也谆谆叮嘱他要打好球,做好人;还有人说,姚明是中国近几年来最大的一宗“出口”。不管如何描述姚明,他都已经超越了一个普通运动员的价值,成为推动美国人了解中国和亚洲的一面镜子,他的文化意义将远远超过体育本身。  相似文献   

13.
王学泰 《传承》2008,(21):38-40
毛泽东同志曾对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看中国有两样东西对世界是有贡献的,一个是中医中药,一个是中国饭菜。饮食也是文化。"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特征都在饮食文化中有所反映,如"天人合一"说,"阴阳五行"说,"中和为美"说,以及重"道"轻"器"、注重领悟、忽视实证、不确定性等,都渗透在饮食心态、进食习俗和烹饪原则之中。一个异质文化的人通过饮食甚至通过与中国人一起进食,持之日久都会对中国文化有些感悟。  相似文献   

14.
北京秀水街上,有座美国驻华大使馆。每天,去那里签证的中国人(主要是准留学生)如潮,但被拒签者甚多,故有“魂断秀水街”之说。那签证相当于面试。据一位叫徐小平的先生说,“任何一个遭到拒签的留学生,问题都出在自己身上”。因此,他写了一本书《美国签证哲学》,是给面试者支招的。报告文学作家卢跃刚在记叙徐小平等人及其事业的《新东方》(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一书中透露,徐氏签证哲学精髓乃一句话:完成从中国人到美国人的角色转换。卢跃刚书中写到了中国人按照徐先生的支招而进行“角色转换”时的情形,我这个没见过世面的乡…  相似文献   

15.
贫富差距扩大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有关国际组织统计,在最近5年里,全世界贫困人口从10亿增加到13亿,有10多亿人缺乏安全饮水等基本生活条件,每天有7.5亿人挨饿。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穷人的经济学》写道:“一个社会的消费者中穷人太多、富人太富,迟早要出问题。”2005年4月7日,世界粮食计划署向中国提供的最后一批小麦运抵深圳港,标志着中国接受外国粮食援助25年后,将结束这段历史。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均GDP增长了5倍,中国贫困人  相似文献   

16.
《乡音》2007,(12)
美国一家调查机构在全世界22个国家调查人们的快乐水平;结果显示,美国人的快乐水平最高,有46%的美国人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快乐;其次是印度,37%的印度人乐呵呵地生活着;而中国人的快乐水平最低,位列榜尾,只有9%的中国人觉得自己活得快乐。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一天     
中国经济最新情况通报向人们展示了一串串生动鲜明而又令人惊讶的数字。 每天,中国人要消费近6000万公斤猪肉,1000万公斤食油和7.5亿公斤粮食。 仅仅是一天,中国人就会买下近6万台电视机,12万只手表,城乡开通电话1万多门,销售绸缎200多万米。中国人每天的消费总额超过30亿元人民币,存入银行的还有8.8  相似文献   

18.
洪波 《人民公安》2011,(23):60-61
目前.每天大约有4000万人在血液酒精浓度超过限定标准的情况下在美国各地尤其是城市大街小巷酒后驾驶汽车。现在,美国酒后驾车在美国恶性交通事故发生率中的比重超过19%,如果再不下猛药,醉酒驾车行为将难以被遏制。  相似文献   

19.
<正>当上世纪50年代钱学森要求回国被美国无理阻拦时,中国也扣留着一批美国人,其中有违反中国法律而被依法拘禁的美国侨民,也有侵犯中国领空的美国军事人员。美国政府急于要回这些被扣押的美国人,但又不愿与中国直接接触。1954年4月,美、英、中、苏、法五国在日内瓦召开会议。出席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指示说,美国人既然请英国外交官与我们疏通关系,我们就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开辟新的接触渠道。中国代表团秘书长王炳南6月5日开始与美国代表、副国务卿约翰逊就两国侨民问题进行初步商谈。为了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日前接受采访时指责美国人对中国看法"简单"。普通美国人并不比其他地方的普通人思想狭隘,问题在于很多美国人似乎没有充分了解中国经济和美中经济关系的复杂性,这在两国之间产生矛盾。常见的误解有:第一中国偷走美国工人的工作。30年来,美国制造部门的就业确实经历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