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和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民族理论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开拓和奠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后续发展给予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2.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民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苹  李富强 《桂海论丛》2001,17(3):16-20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的民族理论 :充分认识民族问题和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加强民族团结 ,维护祖国统一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强我市的理论工作,市委决定,《学习与实践》杂志改为中共武汉市委理论刊物。这是市委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重视理论工作,是我们党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都非常注意对理论工作的领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的统一战线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最新发展。邓小平同志作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成员、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的统一战线思想,并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5.
在笔者从事民族科研和对研究生的教学、指导的实际工作中,总希望有一部能全面、系统地阐述毛泽东、邓小平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民族理论政策的著作。由金炳镐、青觉两位教授共同撰写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与实践》一书,正是一部全面、系统论述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民族理论政策的宏篇巨著。该著作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全书分3编13章105节。计65万字。《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与实践》作者金炳镐教授是我国民族理论学界的知名学者,长期潜心于民族理论研究,颇有建树,著作颇丰。《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民族问题都非常重视,其理论观点都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它们之间既有有机联系,同时各自也都有许多根据不同时代特点总结的新观点、新政策,且各有特色。以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对民族理论的探索和创新为主线,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民族理论为核心,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三代领导集体民族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与实践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建国初期,邓小平对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和政策原则,对毛泽东民族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的实质进行了重新认识,形成了正确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的理论和政策体系;党的十四大、十五大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民族理论和政策思想.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七个方面论证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思路,认为它是对邓小平民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对做好新时期的民族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应该认真研究和把握。  相似文献   

9.
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和四川省党建研究会,不久前在邓小平故里广安市召开学习邓小平党建理论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来自北京、天津等18个省区市和中直机关有关部门、解放军总政治部的代表共60多人出席座谈会。与会同志深情地缅怀了邓小平同志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为我国革命和建设,特别是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立的丰功伟绩。大家谈到,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他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领导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关系理论的逻辑起点,毛泽东民族宗教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关系理论的初步形成.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这一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为民族宗教关系重新定位,强调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是根本任务,对宗教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提出了新观点.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为这一理论的发展作出了突破性贡献,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民族关系和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明确了民族与宗教的相关性.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实现了新的发展与超越,对民族关系的论述更加系统、全面,明确提出宗教问题就是宗教关系和处理宗教关系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对民族理论的重大发展陈辅逵,阎斌,刘在华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在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民族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那样:“小平同志对新时期的民族工作做过一系列...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愈进步,以民族、地域及历史等因素为显著特征的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取长补短就显得愈加重要。 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同志,在领导旨在尽快把中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30余年的经济建设实践中,形成了向外国学习经济建设的宝贵思想。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同志,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创造性地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在今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大潮中,科学地理解和运用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领导人在这方面的思想,尤其是认真研究邓小平同志向外国学习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特色,其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  相似文献   

13.
正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中,继承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根据不同阶段的发展形势,提出了很多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使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在新的时期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  相似文献   

14.
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创造性地以邓小平理论进行了大胆实践运用和发展 ,实践证明 ,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旗帜 ,以邓小平同志的党建思想、经济思想、文化思想及治国方略等理论与中国社会实践成功结合 ,取得了显著的理论和实践新成果。  相似文献   

15.
论第三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运用邓小平的农业经济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泽同民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创造性地运用了邓小平的农业经济思想,开创了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一、第三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运用邓小平农业战略地位的思想,高度重视农业,确立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首位的一以贯之的指导方针,突出强调从政治高度认识处理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实现跨世纪目标的必然要求作为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的邓小平同志,在设计改革开放的蓝图中,把“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页)作为基本出发点。依据这一思…  相似文献   

16.
1996年12月,由国防大学和成都军区联合主办的邓小平新时期党建理论与军队党的建设理论研讨会,对新时期军队党的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研讨。现将这次研讨会提出的基本观点综述如下。 一、新时期军队党的建设坚持以邓小平新时期党建理论为根本指针必须结合贯彻落实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党的十四大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领导集体忠实地按照邓小平新时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邓小平青年和青年工作思想的新发展郑邓小平同志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员、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面对世界性竞争为挑战,为了彻底摆脱中国贫穷落后的状态,使中华民族真正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时代和战略的高度,以战略...  相似文献   

18.
十四大以来统一战线理论政策有新发展□任杰十四大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地高举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尤其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继承和发扬以毛泽东、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视统一战线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毛泽东和邓小平分别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共同创建了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文章认为,由于个人经历、时代环境的不同,两代伟人的民族理论形成各自的特点。文章指出,邓小平民族理论是在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对毛泽东民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民主党派的继续存在与发展功不可没。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科学界定了新时期民主党派的性质,对民主党派的恢复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丰富的参政党建设理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为今后参政党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