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用科学的制度选准选好后备干部,把好后备干部入口关,是建设高素质后备干部队伍的关键。近年来,我们在坚持和继承传统的后备干部选拔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以往存在的诸多问题,进一步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采取公开选拔的方式建立后备干部队伍,创新了后备干部选拔机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供了制度和机制保证。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快干部制度建设和改革步伐,根据中央、省委的有关规定,余姚市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去年以来,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公开选拔市管后备干部工作,建立实施了后备干部“公开选拔—培养锻炼—择优任用”为一体的、公选与备用有机结合的新的选人用人机制,发现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在后备干部选拔培养机制上闯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3.
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是高校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如何用科学机制选准选好后备干部,把好后备干部的人口关,并以有效方式加强后备干部的培训教育,抓好后备干部的成长关,是建设高素质后备干部队伍的关键。多年来,各高校党委高度重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在继承以往选拔培养后备干部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在全省公开选拔副地级后备干部,同时考察建立正地级后备干部队伍,这是省委根据中央关于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规定精神,结合我省实际,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我省干部人事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以饱满的热情、科学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务实的作风,切实把这项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5.
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要完善后备干部的遴选机制,这包括规范后备干部的选拔标准、科学规划后备干部的选拔方式、完善后备干部选拔中的监督问责机制;要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管理,这包括重视对后备干部队伍的分类培养、实践锻炼和管理监督;要实现后备干部的备用结合,这包括破除论资排辈观念、建立信息沟通机制;保持后备干部队伍的动态平衡,这包括树立后备干部队伍动态发展观念、完善动态发展机制、畅通"出口"。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天津市财政局认真贯彻市委关于后备干部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优化队伍结构为要求,以提高思想素质为根本,以强化实践锻炼为关键,以实现备用结合为目标,努力拓展后备干部成长的培养链,不断规范和完善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机制,逐步建立起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专业配套、素质优良的后备干部队伍,为财税事业人才队伍建设积蓄了力量。  相似文献   

7.
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基础工程,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客观需要,是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各级党委、特别是党委组织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才观和正确政绩观指导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认真抓好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考核和调整使用,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后备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的后备干部选拔工作开拓了一条通向成功彼岸的道路.但是,随着后备干部需求量的增加,选拔面的增大,传统的干部选拔方法已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发展.目前,后备干部队伍还存在青黄不接,合格干部难选的局面,不少组织部门为此深感忧虑.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究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后备干部脱颖而出的选拔机制尚未科学地建立和完善,后备干部选拔机制面临理论和实践上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表现在选拔标准、方法、途径上都有较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在后备干部选拔中造成了一定的弊端,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白银市坚持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紧紧抓住选拔、培养、管理、使用等关键环节,努力打造数量充足、门类齐全、专业配套、素质优良的县级后备干部队伍,为全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打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大力培养选拔德才兼备的后备干部,事关党的执政根基和事业长远发展。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需要不断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从目前情况看,几对矛盾的困扰和制约,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健康发展,应当高度重视并探索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健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经常性机制,2003年静安区委组织部公开选拔了近50名年轻干部作为领导干部带教的对象,到处级领导岗位见习,见习期为半年。作为一种有益的探索,这项工作得到了多方面的好评。我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着重抓了三个方面:一是在公开培养选拔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我们按照《干部任用条例》中干部选拔任用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和后备干部选拔程序,注重民主推荐、选前公示等工作环节,保证群众对后备干部选拔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拔权和监督权,并引入中介机构参与选拔,组织统一考试,营造公平竞争的氛围,努力做到…  相似文献   

12.
《党政论坛》2011,(3):F0002-F0002
为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农村(社区)后备干部队伍,闵行区委组织部实施了村(居民区)储备人才三年计划,选拔了200名村(居民区)储备人才。同时,有效整合村(居民区)后备干部、储备人才、大学生“村官”等队伍建设,探索村(居民区)人才的梯次管理。  相似文献   

13.
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管理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长期战略工程.由于现行工作中的机制、方法的不系统、不科学、不健全,加之思想观念的不够解放和思路视野的狭窄,后备干部队伍工作在实践运行中尚未形成科学有效的常态化机制.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改进和创新后备干部队伍的选拔培养管理机制,不断发掘和培养优秀干部队伍人才,夯实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成为新时期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14.
《党政论坛》2011,(4):F0002-F0002
为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农村(社区)后备干部队伍,闵行区委组织部实施了村(居民区)储备人才三年计划,选拔了200名村(居民区)储备人才。同时,有效整合村(居民区)后备干部、储备人才、大学生“村官”等队伍建设,探索村(居民区)人才的梯次管理。  相似文献   

15.
“培养和选拔大批能够跨世纪担当重任的优秀年轻干部,是一项战略任务,必须抓紧抓好。”这是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强调的。如何营造一个有利于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用人环境,培养造就一批高知识层次的优秀年轻干部,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是摆在各级党委面前的重大课题。对此,辽阳市委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于1998年6月—8月采取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办法,面向全市在40岁以下,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副科级以上干部中公开选拔了200名县级党政群机关后备干部,并对原有后备干部进行了调整,将25名表现平庸,相形见绌,不符合跨世纪要求的干部调整出后备干部队伍。这种作法,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  相似文献   

16.
成丕德 《党政论坛》2013,(13):50-51
一、公开选拔是一项充满活力的干部选任制度 公开选拔是以面向社会采取公开报名、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领导干部选拔方式。经过近三十年的实践,公开选拔已经成为一项初步成熟、充满活力的干部选拔制度。  相似文献   

17.
党政后备干部作为党政领导干部的重要后备力量,历来是党政干部队伍建设中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要群体。随着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换届工作的全面展开,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不断加大,大批“70”后、“80”后年轻后备干部迅速走上党政领导干部岗位。在这一背景下,深入研究当前党政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管理工作,对于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是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的重要举措,是培养一支高素质党政领导干部队伍的有力保障。2006年以来,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共组织了18个批次的竞争性选拔工作,将选拔职位从委任类拓展到选任类、聘任类,从科级副职拓展到科级正职、科级后备干部,  相似文献   

19.
一、健全选拔机制,创造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严格选“苗”,把好推荐关。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后备干部队伍,是培养年轻干部工作的基础。我们对此非常重视,将它列入党委工作的议事日程,明确责任制,在组织上、制度上  相似文献   

20.
张小虎  王蕾 《学理论》2012,(24):263-264
以长庆油田第五采油厂马家山东采油作业区为例,对基层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管理、任用进行了探索,并对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一是使用是后备干部工作的最终目的;二是阻止论资排辈,避免仓促任职;三是打破“有备必用”熏陶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