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一九八七年八月中旬,來自世界十九個國家的三百多位漢語教師、學者和專家濟濟一堂,舉行了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討論會,研究如何對外國人和華裔、華僑子女進行漢語教學的問題。 現在,全世界有六十多個國家、一千多所各類學校開設漢語課,有些大學還設置了中文系。美國有二百所高等學校開办了漢語專業或設置了中文系,進修漢語的大學生有一萬三千人;日本上漢語課的在校生有十萬人;聯邦德國,一九八六年在各大學學漢語的人數有兩千名;澳大利亞已决定把漢語作為第一外語。在這種形勢下,繼一九八五年第一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後,又進行了第二次學術交流。在這屆漢語教學討論會上,常有一些論文或論  相似文献   

2.
我愈喜歡北京大學,就愈加懷念華僑補習學校。正是八年前在補校學習的四十天,奠定了我走進燕園的基礎。那是一九八二年春,在中國僑辦的幫助下,泰國第一批華文學校的十位教員(我在其中)有幸來到北京華僑補習學校參加為期四十天的師資班學習。早晨,天剛蒙蒙亮。何惠通老師已在宿舍門前教我們打太極拳了。正練得起勁,班長陳秀琳又催我們:“快吃早點去,不然就沒有力氣迎接上午四節課了”。“老師(Si)早,老師吃(Ci)飯了嗎?”“不對,發昔不準確,應該‘老Shi,Chi飯’”。  相似文献   

3.
有三個兒女在美國的中國致公黨常務副主席楊紀珂說:「五六月間,孩子們不停地打電話回來,問我們國內現在的局勢到底是怎麼回事,並要我們儘快設法去美國。」兄弟姐妹全在泰國的該党副主席王宋大接到的僑胞反應,則是譴責多於詢問。許多僑胞對國內發生的情况缺乏瞭解,因此產生了種種誤解。「不客氣地說,很多人因為不瞭解真實情况而喪失了信心,對國內政局觀望猶疑。這給我們的僑務工作帶來困難。」以歸僑、僑眷中的中、高級知識分子為主體的中國致公党上層領導中不少人有這種看法。那麼,应該怎样看待海外僑界的這種動向呢?全國政協華僑委員會在北京舉行了一次全體會議,与會委員們紛紛發言,他們認為一定要理解海外華僑、華人對國內政局的關切,  相似文献   

4.
近二、三十年來,海外華僑華人對他們自身歷史的研究日益重視。在美國,從六十年代初開始,當地的華僑、華人中的有識之士就認識到華人歷史工作的重要性,從而成立了美國華人历史學會、夏威夷華人歷史研究中心、南加州華人歷史學會、紐約華埠歷史研究社、美國西北華人历史學會、舊金山中華文化中心等學術團體。上述團体的会員共有两千餘人。新加坡的學者對華族歷史的研究具有强烈的時代使命感。他們在南洋大學開設“東南亞華人史”課程,有計劃地開展“華族村史調查”,培养年輕的史學隊伍,並建立了檔案與口述歷史館。從一九八四年至一九九○年,新加坡南洋學會先後在新加坡、台北、香港、厦門等地單独或聯合召開了五次大型的國際華人历史研討会,使新加坡華族史研究超越了本國的範圍,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九八五年,馬來西亞全國華團文化工作委員会成立了“华人社會資料研究中心”。現在,該中心有職员二十人,资料檔案達四千五百個,舉辦各类專题演议一百多塌,已出版的三種語文的書刊近四十種。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安溪、南安、永春三縣交界處的僑鄉華美村有五千人,歸僑、僑眷佔百分之七十多,旅外僑親達一萬五千多人,一半以上在菲律賓,其他的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及港澳等地。華美村在外鄉親多,海外聯誼活動也多?逖Y成立了由歸僑、僑眷和退休老敎師組織的僑務小組。每逢僑親回鄉,他們就主動登門拜訪,與僑親座談,介紹家鄉建設情况和遠景規劃,傾聽僑親對故鄉建設的意見和建議。華美的旅外僑親,早年遠涉重洋,對故鄉的一草一木,無不魂牽夢繞。早在一九○九年,華美旅外僑胞就捐資辦起了華美小學,後又捐資創  相似文献   

6.
華北地區擧辦的第一屆華僑、華裔青年夏令營早已結束了,但豐富的活動給營員們留下的印象是難忘的。參加這次活動的共有五十七人,他們分別來自美國、加拿大和日本;幾個在北京借讀的華僑、華裔青年學生代表也參加了活動。營員年齡大多在十七至三十歲之間,最小的僅八歲。營員中有教授、博士、僑團領袖、內科醫生,也有小學生、萬人、普通職員、家庭主婦,但大多數是中學生和大學生。他們的祖籍分別是包括台灣在內的全國十多個省、市、自治區。他們的父輩大多都曾在大陸各地學習、生活、工作過,如今在國外也都事業有成,不少人成爲居住國的華僑社團領袖。近幾年來,他們都來過大陸,耳聞目睹了大陸經濟建設以及其他各方面的變化,也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回來看看。這次由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的僑務部門聯合舉辦的夏令營從七月二十一日至八月九日共二十天,活動內容很豐富。  相似文献   

7.
陳覺萬先生從東北吉林大學調到華僑大學任第一副校長,已經一年有餘。他在致力於把這所大學辦成有特色的學校。陳覺萬先生是印尼著名華僑教育家、泗水小學創辦者之一陳明諱的公子。陳明諱早年曾在陳嘉庚的公司里當過伙計,後就讀於集美學校,畢業後到印度尼西亞辦學。抗日戰爭時期,他冒着生命危險和黃丹季等人一起掩護過嘉庚先生。父輩對祖國對教育事業的熱愛,給陳覺萬先生留下很深的影響。一九四八年,陳覺萬十六歲時隨母親回到祖國?粴q時,他以勤奮和聰慧,成爲東北人民大學(後改成吉林  相似文献   

8.
今年七月,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在北京舉行了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三次學術研討會。來自全國十五六個省、市、自治區的老中青僑史學者百餘人,匯集一堂,共同切磋僑史新轉折,氣氛異常熱烈。大會總結和交流了一九八一年底成立以來的僑史研究工作和成果;選舉產生學會第二屆領導機構;着重研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華僑、華人的變化和發展趨勢。 戰後僑史的轉折在研討會上,學者們一致認爲,戰後華僑、華人確實發生了歷史轉折的  相似文献   

9.
內蒙古是我國最早建立的一個民族自治區,地處亞歐大陸腹地,雖毗鄰蒙古和蘇聯,但其歸僑、僑眷及海外華僑、華人的人數却不算多——據內蒙古僑聯主席蔡國泰介紹——總共不過八萬人。不過,這些人分散居住在世界各地四十八個國家和地區,給內蒙古僑聯的海外聯絡工作帶來許多機遇。由於歷史的原因,內蒙古歸僑、僑眷同全國所有地區一樣,一度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一九八○年自治區僑聯一成立,立即着手調查區內歸僑、  相似文献   

10.
幾位來自美國東部的福建籍僑胞、華裔,於去年仲秋的一天回到故鄉長樂縣,登上了縣城西首的宋代建築三峯寺塔,眺望家鄉秀丽景色。一位年過半百的老華僑在塔前一塊如茵的草坪上流連忘返,向陪同參觀的有關部門負责人提出要在这里捐建一座‘思乡亭’,留下他對故鄉的一片眷戀之心。他就是現任美國美东福建同鄉會主席鄭忠高先生。 報國心切鄭先生今年五十七歲,祖籍長樂縣猴嶼村。他十八歲離閩,先後在新加坡、香港居住過,一九六四年定居美國至今,現在是紐約三家酒店和餐館的董事長。以鄭先生為首的美东福建同鄉會,是目前美國十四個愛國華僑社團之一。同鄉會成立四十三年來,廣泛聯繫在美僑胞和外籍華人,會  相似文献   

11.
美國華僑總商會主席應行久先生在美國紐約華人、華僑界中,不僅是位有名望的企業家,而且還是一位在美東地區弘揚佛法的熱心人。靠六百美元起家應行久祖籍浙江寧波,一九一三年出生於上海,一九三三年就讀於上海聖方濟大學,?ビ  相似文献   

12.
去年,中國致公黨的海外聯誼工作得到了大力推展,各級組織共接待來華探親訪友、旅遊觀光、洽談貿易、交流學術的海外華僑、華人及台港澳同胞一萬七千人次,致公黨組團出訪、黨員出國講學、探親的次數也有大幅增加。致公黨是以歸僑、僑眷中的中高級知識分子  相似文献   

13.
福建厦門市的集美八十年前還是一個荒凉的小漁村。如今,集美已經形成一個規模宏大、學制完備的學村——它有大學、中專、中學、小學、幼兒教育,有精良的設備、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還是一個風光秀美的好去處。在改變集美落後的教育面貌,使集美學村享誉東南亞華僑社會的過程中,陳嘉庚和陳敬賢兄弟倆起了关健性  相似文献   

14.
文化简讯     
一九六一年,全國僑聯第一任主席陳嘉庚率先提出在北京建造中國華僑历史博物館的倡議,並首捐五十萬元人民幣為建館資金。這個倡議得到周恩來總理的支持。但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建館一事擱了下來。一九九一年在第七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四次會議召開時,人民代表葉佩英、楊兆輝提出了《籌建中國華僑历史博物館》的議案,在僑界代表中引起很大反響,六十多位人民代表在議案上簽名,贊成籌建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  相似文献   

15.
中国之游     
一九七九年初秋,我們菲律賓怡朗華商中學校友會旅行團,一行二十一人,懷着特殊的感情,踏上了夢寐中的父兄生長的土地——中華文化賴以滋長的土壤——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土。 對於生長在海外的華裔來說,關於中國燦爛文化,地大物博的知識,都是從兄長的言談之中和書本上得來的。在這次短暫的一個月走馬看花的游覽中,對這個古老文明的  相似文献   

16.
我是個中學教師,廣東台山人,今年四十四歲。我出生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一九六○年回國定居。一九六四年從廣東汕頭華僑補習學校高中畢業,同年九月考入廣州暨南大學。大學畢業後,一九七○年八月,我被分配到離台山縣城五六十里地的一所偏僻的農村中學教書,直到現在。我剛來到學校時,看到這裹許多農家的孩子都不上學,文化很落後。我就經常利用家訪的機會,動員他們讓孩子去讀書。  相似文献   

17.
华人之窗     
马來西亞七十多萬华裔就讀华小馬來西亞目前有七十多萬名華裔子女被送入全國的一千二百多間華小就讀。在現在華小學生中,還包括一萬四千名馬來裔學生及六千名印度裔學生,顯示華小的發展潛能。馬來西亞有關當局指出,九十年代属於東亞的時代,馬來西亞如果要加强與香港或台灣的商業活動,就要全力發展華小,以更深入瞭解對方的觀念及語文。華人子女將能  相似文献   

18.
上海歸僑、僑眷現有四十萬。他們在海外的親屬有三百萬人,分布於世界一百一十九個國家和地區。近年來,華僑、外籍華人和港澳同胞在上海投資興辦的企業,佔全市現有“三資”(指中外台資、外國獨資、中外聯營企業)企業的百分之七十;投入的資金佔所有外資總額的百分之六十。華僑、港澳同胞去年捐助上海計人民幣六千六百萬元,其中百分之八十用於文教事業。八十二歲的邵逸夫先生現任香港邵氏影業公  相似文献   

19.
厦門大學是愛國華僑陳嘉庚先生(一八七四——一九六一年)出資興辦的一所大學,也是中國敎育史上第一家由華僑興辦的私立大學。今天,作為唯一一所地處經濟特區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厦大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新時代。在教育為特區經濟建設服務方面,它正努力扮演着“智力庫”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最近,筆者在紐約市曼哈頓區的世界貿易中心大厦七十九樓,訪問了美國華僑進出口商會會長彭聖師博士。在他遞給筆者的名片上印有:美國華僑進出口商會會長、美國東方國際企業集團總裁、紐約東方新聞報社社長、美東梅園總會會長、台灣怡岑水泥企業美國分公司總裁、旅美湖南同鄕會總會長等。這些頭銜,亦從一個側面印證了彭聖師博士的才智、經濟實力和在美東華裔社會中之聲望。棄文從商彭聖師博士祖籍中國湖南湘陰縣,言談中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