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会知识     
最近一段时间,我刊接到了许多读者的来信、来电,询问有关工会各个方面的问题,编辑部应读者的需要,本期开办了《工会知识》专栏。此栏目在今后将陆续为读者介绍有关工会方面的法律和知识。希望读者朋友们一如既往地关注我们、支持我们!  相似文献   

2.
凤凰卫视《口述历史》栏目:抢救记忆,反省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们要求自己的邻国以史为鉴的时候,这个栏目在为抗拒中华民族自身的集体失忆而努力, 它把一些历史见证者引向屏幕,面对大众说出压在心中多年的尘封故事,给中国人的近现代史记忆增添了丰富的细节。这一栏目不仅充分拓展了华语媒体的话语空间,而且它的很多工作都是抢救性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口述历史》栏目和很多在当下中国做着类似工作的人们功德无量。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今日的社会,一日千里。古老的“三百六十行”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于是,更多的新行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发展壮大。“经纪人”,便是一个新的行当。股票经纪、期货经纪、楼市经纪、文化经纪……从地下,到公开;从偷偷摸摸,到光明正大;从凤毛麟角,到与我们的生活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刊曾断断续续发表过一些介绍经纪人的文章,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兴趣。从本期起,我们将专辟栏目“经纪圈手记”,介绍他们的工作、生活,反映他们的艰辛、苦乐。欢迎广大读者提供信息,欢迎各行各业的“经纪”提供稿件素材,让我们共同把这个栏目办好。  相似文献   

4.
伴随高考、中考的结束,每年一次的暑假又要来了。随之而来的烦恼是,面对当前社会上琳琅满目、五花八门的辅导班,身为家长的我们,到底该不该给孩子报辅导班呢?本期我们就以此为话题,让大家谈谈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5.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工会组织的地位和工会工作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对这个问题,工会干部最有发言权。在本期的"改革回眸"栏目里,我们选取了几位工会干部的来稿,他们用真诚、生动的文字,述说了亲身感受到的工会工作的发展和变化,也表达了工会人的一片心声。  相似文献   

6.
工会宝典     
上期栏目介绍了女职工的权益保障的一些相关知识,本期就工会劳动保护的相关问题作一说明。  相似文献   

7.
编辑手记     
正本期"访谈"栏目对话多伦多大学亚洲研究所所长黄一庄教授,话题涉及比较公共政策研究中的发展型国家、科技创新、福利政策以及目前中国面临的诸如怎样推动技术进步、促进社会公平等问题。自1994年美国学者加里·格里菲提出"全球商品链"概念至今,全球价值链理论已经  相似文献   

8.
“玻璃屋”装修数月,今又重新开张,欢迎各位光临。你知道吗?4月,对于我们杂志社的全体同仁来说,具有很特别的意义,因为本期刊物与诸位见面之时,正值《南风窗》六周岁之际,谢谢,谢谢各位在这2000多个日日夜夜对我们的支持。你喜欢我们这一期的《南风窗》吗?你能感觉到这一期与过去几期有什么不同吗?这里,阿蓝向你透露一个秘密:本期乃编辑部全体编辑通力合作的结晶。从本期起,我们将改变三组“轮流执政”的格局,由各位编辑分工负责责任栏目。另有公共栏目可供  相似文献   

9.
白手苦兴家     
许多读者来信说。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他们渴望个人奋斗和事业有成,他们希望“城市故事”多登载一些这方面的文章以备参考。从今期起,我们开辟了这个新栏目“成功在你手”。陈玉书先生是一位50元起家的亿万富豪,他写了一本书《商旅生涯不是梦》,我们在这里节选了该书第一章“到新境,白手苦兴家”中的部分内容,希望我们的读者从中看到成功的不易。我们同时还刊登另一篇文章《跑街的女孩》,这是一个从北方来深圳的女大学生奋斗的故事,希望读者们喜欢。  相似文献   

10.
白宏 《工会博览》2008,(21):10-10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工会组织的地位和工会工作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对这个问题,工会干部最有发言权。在本期的“改革回眸”栏目里,我们选取了几位工会干部的来稿。他们用真诚、生动的文字,述说了亲身感受到的工会工作的发展和变化,也表达了工会人的一片心声。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外交口述历史》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于2000年开始实施的重大科研项目。这个项目的宗旨是运用口述历史的方法,全面深入地研究自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历史。项目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研究建国以来中国外交所涉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包括他们的外交思想。其二是收集和整理在新中国外交事业中作出过重要贡献的领导人和外交工作者们的事迹和资料,建立起新中国外交口述历史资料库。我们希望通过实施这个项目,推动新中国外交史的研究,一方面可以提高中国外交研究的学术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总结历史经验。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已经收集了许多有重要价值的口述资料,一些研究成果将陆续发表。《国际政治研究》从本期起开辟专栏“口述外交”,选登《新中国外交口述历史》项目的一些成果,以促进该项目的发展,并使同行了解该项目的进展情况,同时也为与同行加强交流创造条件。在此特别说明,我们真诚地希望外交界的同志和学术界的同行不吝赐稿,以使这个栏目更加充实、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2.
自本期开始,《南风窗》“独家策划”与您见面。 在这个“策划的年代”,请您看一看,我们与众不同的地方。 我们全情投入,我们团队合作,我们倾尽全力,我们费时良久,是为了在每一期上都塑造出让您惊喜的那一份文化空间。这份空间,您在其它媒介上看不到。 希望您不会错过,希望您来点题或评说,希望您向更多身边的人传播。 让我们共同把“独家策划”办成《南风窗》的一个新的拳头产品。我们有信心和决心,让它“好得不平凡”。  相似文献   

13.
一凡 《工会博览》2010,(4):46-47
北京市总工会成立六十周年,我们回忆起了很多,其中就包括和我们工人群众关系密切的文学艺术家们。本期栏目是对两个作家紧扣历史脉络的回忆和记述,这种记述一直追溯到了现代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早期,读这样的文章,十分有助于我们记住北京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以及帮助我们认识北京市总工会工作在现阶段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本栏目上期文章中,意大利著名学者安东尼奥·耐格里和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法哲学教授达尼罗·佐罗探讨了《帝国》一书与马克思主义、后结构主义之间的关系以及“帝国”的概念问题。在本期文章中,他们将继续探讨“帝国的辩证法”问题和大众革命的可能性。帝国的辩证法 佐罗:我认为您的帝国理论中有一个方面有点问题,那就是黑格尔、马克思和列宁式的典型的历史辩证法。  相似文献   

15.
《工会博览》2014,(32):26-26
[编读茶座]建议:我很喜欢新开设的《镜头》,这个栏目不仅为我们工会干部提供了一个交流工作的窗口,还拉近了工会工作者与职工之间的距离,尤其是用图片的形式展示职工之宦建设,非常有新意。在这里我也提个建议,现在生活节奏快,杂志报道的内容如果字数太多,浏览起来就比较费力,希望能多一些图片报道。回答:《镜头》栏目是杂志此次改版中的一项创新,拦目主要以图片的形式向读者展示我们身边那些默默无闻的工会人和职工的风采。今后我们将会加大图片报道力度,并从版式上迎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建议:杂志改版后,谈谈我自己颇不成熟之看法,权作参考。A本把卷首语留给了工会工作者,B本把卷首语留给了职工,很贴近工会工作者、职工的工作和生活。但是卷首语文章质量的把关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卷首语是一期杂志的“灵魂”和“眼睛”,如果“灵魂出窍”或者“眼”里无“神”,当期杂志的品味和档次仿佛就随之下降不少。  相似文献   

16.
开心酒吧     
每年到了3月,大大小小的招聘会就会蜂拥而至。招聘会上的奇闻趣事甚至熙熙攘攘的会场照片都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本期开心酒吧我们为您准备了一些关于招聘的小幽默,希望您喜欢。  相似文献   

17.
“神圣忧思录”,取名自一篇令教育界人士心灵震撼的报告文学。就目今中国教坛的倾斜,本刊曾提出:“大厦,呼唤着魔柱!”(见1988年9月号)于是就有了“魔柱上的问号”(见1988年11月号)。于是也有了本期这个新栏目。邓小平同志最近指出: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教育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教师又是这个基础的基础。说是要提高教师的地位,而又不实实在在地改善教师的待遇,却使用各种行政手段留住教师,又能留住他们的心吗?那么,《他们为何争捧教师饭碗》?《魔柱上的花环》是否能给我们一点启示呢?  相似文献   

18.
开心酒吧     
霍亮 《工会博览》2008,(6):53-53
每年到了3月,大大小小的招聘会就会蜂拥而至。招聘会上的奇闻趣事甚至熙熙攘攘的会场照片都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本期开心酒吧我们为您准备了一些关于招聘的小幽默。希望您喜欢。  相似文献   

19.
沐浴着改革与创新时代春风的《当代世界》,本期改版后如期与读者见面了。 《当代世界》公开出版发行十余年来,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影响,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厚爱和支持。在此,我们对所有关心和支持《当代世界》的作者、读者和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谢意。 当代世界是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国家间联系更加紧密的世界。国际交往迅速增加之后所伴生的全球化与多极化,两极对立结束后带来的秩序重建,科技昌盛之后所出现的自然与社会生态的再平衡,和平与发展主题下时有发生的动荡与冲突,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个世界、思考这个  相似文献   

20.
《南风窗》1997,(11)
在编“城市故事热线”栏目的过程中,常常收到一些农村读者的来信来电,他们说这个栏目不应叫“城市故事”,因为他们也希望在这个栏目中一诉心中的烦恼忧愁。认真听他们的故事,其实都是与城市有关的,有的渴望有一日立足都市,有的曾在都市中拼搏,但最终回归家乡。这之中,有成功的欢笑,也有失落的泪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