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鼓楼文化”,是以“侗寨鼓楼”为代表,含鼓楼、戏接、花桥(风雨桥)等侗族建筑在内的民俗建筑文化体系。贵州东南角的黎平,从江、榕江一带是侗族的高度聚居区,历史上,其地曾以“峒”为行政单位,故将其地村民称之为“峒民”、“硐民”或“洞民”。据说,这是侗族称谓的由来。侗族自己,则自称“甘”。侗寨鼓楼酷似一棵大杉树,村民称为“遮荫树”,可见它来源于自然,是仿生学在建筑文化中的具体运用。侗  相似文献   

2.
11月28—29日,由省文化厅、省民宗委和黔东南州委、州政府主办的贵州省首届侗族大歌“百村歌唱大赛”暨从江第11届原生态侗族大歌节在都柳江畔的从江县北上鼓楼广场举行。来自贵州从江、榕江、黎平和湖南通道、广西三江5县的101支歌队,2222名侗族大歌歌手先后闪亮登场,一展歌喉。  相似文献   

3.
在贵州东南部的黎平、从江、榕江等县,居住着一个与众不同的民族——侗族。侗族多依山傍水而居。侗寨的鼓楼和风雨桥,作为侗寨的标志,虽然不是民居,却是以民居为主的侗寨所不可缺少的公共建筑物。  相似文献   

4.
在贵州东南部的黎平、从江、榕江等县,居住着一个与众不同的民族--侗族.侗族多依山傍水而居.侗寨的鼓楼和风雨桥,作为侗寨的标志,虽然不是民居,却是以民居为主的侗寨所不可缺少的公共建筑物.  相似文献   

5.
吴文仙 《当代贵州》2013,(36):32-33
9月28日,以“千年侗寨·醉美肇兴”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凯里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节闭幕式暨第五届黎平·中国侗族鼓楼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在黎平肇兴侗寨举行。“升级改版”后的肇兴侗文化旅游景区首次闪亮迎客。  相似文献   

6.
从江位于贵州省东南边缘,与广两的三江、融水、环江和我省的黎平、榕江、荔波接壤,为九万大山腹地,属都柳江中游,素有“黔南门户、桂北要津”之称。  相似文献   

7.
居住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黎平、榕江、从江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等南部侗族地区的侗族人民,具有独特的民族节日。 侗年节 侗族节日,侗年为最大的节日。侗族人民经过一年来的辛勤的劳动,这时,正是田间地头的农作物如糯米、稻谷、红薯收割回家,田里的鱼类也捉回家腌制好,趁着秋后农闲,一来喜庆丰收,二来进行娱乐。亲戚朋友相互走访,欢聚一堂,有说有笑,猜拳行令,共享丰收之乐。  相似文献   

8.
2000年 9月 22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批准投资 2.07亿元人民币在黎平县兴建旅游支线机场,目前正进行试验段施工。   黎平是国家第二批对外开放县,全县总面积 4439.2平方公里,总人口 48万,境内居住着侗、汉、苗等 14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 83%,其中侗族人口就占了 63%,是全国侗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县。   随着中央加大对西部经济的投入,黎平将肩负着承东启西的历史责任。黎平机场的建设将极大地改善我省东部地区的投资环境,拉动黔东南,尤其是黎平、从江、榕江、天柱、三穗、剑河、凯里等县市产业的发…  相似文献   

9.
黎平侗乡是全国唯一以民族风情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全国侗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地方、侗族文化发祥地、侗族原生文化保留地,侗族大歌核心地,被誉为“人类疲惫心灵的栖息家园”。  相似文献   

10.
傅泊霖 《当代贵州》2013,(35):32-33
11月28日,第十届原生态侗族大歌节开幕式在从江县小黄村举行。本届开幕式以“相约小黄,聆听天籁”为主题,以小黄自然村寨为背景,以世界“非遗”——侗族大歌为主线,以侗族文化为主体,汇聚从江侗、苗、瑶、壮、水等五个民族民俗民风节目,综合运用原生态歌、舞、情景表演等艺术手段,全面展示从江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从江县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南部,面积3298平方公里。有苗、侗、汉、壮、瑶、水、布依等民族。 从江,系民国30年(1941)永从县与下江县合并时,取两县末尾一字而得名。元代置西山阳洞等处长官司。至元二十年(1283)置福禄永从长官司。明正统六年(1441)废福禄永从长官司,置永从县。清雍正十年(1732)三月,添设永从县丞一员,分驻丙妹;同年移黎平府潭溪吏目驻下江。乾隆三十六年(1771)三月,置下江厅。民国2年(1918)改下江厅为下江县。3年改丙妹县丞为丙妹分县,隶永从县。25年撤销丙妹分县。30  相似文献   

12.
“鼓楼是一株杉树”,侗族老人如是说。 相传古代的侗家人在大杉树下围坐议事,烤火烧死了杉树,于是,侗家人仿照杉树的形象,建起了鼓楼。侗家人珍爱杉树,也珍爱鼓楼。 我因为工作的关系,曾经多次到过黔东南的黎平、从江、榕江三县的侗族地区。进入侗乡,任何人都会被她那迷人景致深深地吸引。依山傍水的侗寨,古榕枝繁叶茂,干栏木楼鳞次栉比,层层叠叠紧紧地围绕着高大的鼓楼。寨子里,曲曲折折的石墁小径,一方方鱼塘,一排排禾晾,横卧于小溪之上的花桥……咚—咚—咚,鼓楼中悠悠地响起了鼓声,不知哪个寨子的人们要举寨前来拜访。于是,寨门处…  相似文献   

13.
榕江县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南部,总面积3232平方公里。居住着侗、苗、汉、水、瑶等民族。 榕江,以榕树和江水为名。清雍正八年(1730)置古州厅,驻黎平府同知;九年筑城,设古州镇;十年开泰县丞移驻境内朗洞,设朗洞县丞。民国3年(1914)废古州厅置榕江县,改朗洞县丞为朗洞分县;民国25年朗洞分县并入榕江县。1956年7月由都匀专区划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8年至1961年从江县曾并入。  相似文献   

14.
2008年4月30日,在历时8天顺利完成预定采访报道计划后,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共同举办的“沿着歌声走贵州——CRI外籍记者贵州行”大型采访活动圆满结束。从4月23日开始,采访团先后在黎平、从江、榕江、雷山、台江、贞丰等地侗寨、苗乡、布依村采访。伴着歌舞的节奏,外籍记者了解到苗族、布依族、侗族的生存状态、生活环境、历史文化,亲身体验到贵州多彩的民族文化。记者们将通过不同的声音、笔头和镜头去描绘贵州、宣传贵州、传播贵州,向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国人民更好地展示我省多姿多彩的形象,展现我省原生态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5.
《广东党史》2010,(6):55-55
星湖风景区 肇庆七星岩位于肇庆市区北约4公里处,面积8.23平方公里。景区由五湖、六岗、七岩、八洞组成,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景在城中不见城,美如人间仙景,被人们誉为“人间仙境”、“岭南第一奇观”。  相似文献   

16.
从江,一片神奇的土地。千百年来她不仅默默无闻养育着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各族儿女,而且造就了美轮美奂的地域风情和民族文化。改革开放的大潮掀起后,也终于掀开了她的盖头,向世人露出她丰姿卓著的风采。从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边缘,与广西的三江、融水、环江和我省的黎平、榕江、荔波接壤,为九万大山腹地,属都柳江中游,距省会贵阳255公里,2E州府凯里252公里,距广西柳州280公里,素有“黔南门户、桂北要津”之称。  相似文献   

17.
岩洞镇位于黎平县城西南28公里,辖10个行政村,居委会,75个村民小组,35个自然寨,共2790户,1万人,20个党支部,406名党员,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以上,是一个侗,汉、苗等民族聚居地。全镇总面积14方公里,海拔340-800米之间,耕地面积10058亩,其中  相似文献   

18.
李庆 《当代贵州》2007,(18):45-45
8月28日,贵州省旅游保护与开发促进会组织专家到达大方县,对位于该县与邻县纳雍毗邻地带的九洞天进行“集体会诊”。这个被专家、学者们称之为“可与世界著名的南斯拉夫旅游胜地媲美”的景区,多年来“深藏闺中”,除了毕节地区的游客之外,鲜有外地游客光顾。  相似文献   

19.
正[人物简介]邓敏文,1943年出生于黎平县竹坪村,在侗寨长大的他,从小对侗族大歌耳濡目染,对侗族文化充满感情。1980年,邓敏文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任职。从此,开始从事自己喜爱的少数民族文学及相关文化研究工作。邓敏文多次呼吁,多方奔走,牵线搭桥,推动侗族大歌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促进黎平当地中小学校组建侗族大歌队或侗族大歌人才培训基地。  相似文献   

20.
石阡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这里历史悠久,历史文化遗产、文物名胜众多,有国家级保护单位万寿宫等明代古建筑群。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府文庙、太虚洞和“红二六军团司令部”旧址。1992年,石阡被列为贵州历史文化名城,1998年被评定为革命老区。石阡地热矿泉堪称一绝,素有“泉都’之称,1995年被列为省级温泉群风景名胜区。如今,石阡县在外的名声已逐渐响亮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