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岩 《红旗文稿》2012,(20):4-6
一、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共同富裕是不是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从根本上说,这是要不要走科学发展之路,要不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道理。毫无疑问,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面临的许  相似文献   

2.
富裕贵在“共同”杨国臣,王玉环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里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社会主义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他指出:“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这里讲的富裕可贵就在“共同”二字.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同以往所有剥削制度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3.
在商海打拼多年的马富财,对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新的追求。他说:“我富裕起来了,可是家乡人还没有富起来,我要带领家乡人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早就指出:“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见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只有社会主义制底才能从根本卜解决得Bh常率的问题。”很显然,邓小平一直把社会主义方向作为人们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这是因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那么,在引导人们由部分先富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如何保证和坚持社会主义这一价值取向呢?邓小平从以下四个方面作了深刻的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弓I导人们由“部分先富”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要…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多次阐明,搞社会主义,就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他说:“我们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全民所有制,增加全民所得。我们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要防止两极分化,这就叫社会主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51页)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追求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但是,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过去,在“左”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红旗文稿》2012,(20):1
是不是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从根本上说,是要不要走科学发展之路,要不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辛岩在《共同富裕与科学发展》中强调,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诉求,而且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条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抓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切实地提出并解决共同富裕的问题。在现阶段,逐步解决共同富裕问题同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它们统一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4,(21):23-24
因为难以提出一个衡量共同富裕的绝对标准,因而共同富裕只能是一个相对概念而不是绝对概念。在这种情况下,理解共同富裕就需要分清并把握以下几个层次。 一、将走共同富裕道路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区别开来。就我国来说,目前讲共同富裕,主要是指走共同富裕道路,向着共同富裕目标不断迈进。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共同富裕?目前,对这一问题有着不同的理解。有代表性的有两种:一种认为,共同富裕就是所有的人不分能力、条件和机会,都同等富裕,在富裕的时间和程度上整齐划一,也就是同步富裕、平均富裕。另一种则认为,共同富裕是通过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社会分...  相似文献   

9.
一、题解:毛泽东、邓小平富裕观的原初意义毛泽东于1955年7月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报告中明确提出“共同富裕”的概念。他说:“在逐步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逐步地实现对于手工业、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逐步地实现对于整个农业的社会主义的改造,即实行合作化,在农村中消灭富农经济制度和个体经济制度,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①同年10月在《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的讲话中,毛泽东又一次提出:“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裕,所有农民…  相似文献   

10.
实现农民富裕化,是解决中国农民问题的根本之所在。在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党带领农民所走的由社会主义开辟的摆脱贫困、消除两极分化进而达到共同富裕的道路,由于忽略正确的途径和办法而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直到7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由部分先富到共同致富的富民政策后,中国农民才开始了从治穷致富、奔小康到共同富裕的辉煌历程,中国农村发展才有了以富裕农民为目标的战略选择。本文所揭示的马塘村在实现共同富裕方面的成功实践以及由此形成的致富模式,或许只是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但它将给人们以隽永的思考和…  相似文献   

11.
《当代党员》2011,(8):1-1
“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的庄严宣誓。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二五”规划,市委常委会将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作为市委三届九次全会的主题,深入研究重庆缩小贫富、城乡、区域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思路、目标和政策措施,吹响了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集结号”。  相似文献   

12.
杜江  龚浩 《前线》2022,(6):13-16
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对共同富裕开展持续的理论研究,推动在理论层面形成系统认识,有助于构建推动共同富裕的有效机制。从历史逻辑厘清“谁来领导”,明确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在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从价值逻辑厘清“谁的富裕”,明确全体人民是共同富裕的行动主体和受益者;从理论逻辑厘清“何种定位”,明确共同富裕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坐标位置,谋划好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的统一;从现实逻辑厘清“何为富裕”,明确共同富裕是物质和精神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富裕格局;从实践逻辑厘清“何为共同”,明确推动共同富裕要统筹公平与效率,在高质量发展中鼓励人们共创共建共享更高品质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实现“所有人的富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矢志不渝的梦想,是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充分体现。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现实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体现,在主体旨向上具有全民性、客体内容上具有全面性、推动进程上具有渐进性。只有夯实物质基础、推动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全面发展、完善共同富裕政策体系,才能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走深走实。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关于“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是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指导思想。中西部地区具有加快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的有利条件,东部发达地区应帮助中西部贫困地区加快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的步伐,坚持走中西部地区互助共同发展、先富带动后富的共同富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农民是我国人口中的重要群体,走共同富裕之路,离不开农民的富裕.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提出并大力倡导的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目标的共同富裕,指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生活上的全面富裕,这种全面富裕内在地包含着物质和精神这样两个方面的含义。它既表现为社会成员对生活资料占有数量上的极大丰富,更集中地表现为社会成员生活质量上的极大提高。决定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关键是其精神生活的充实和富裕程度,也就是说,共同富裕必然地包含着精神生活上的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富裕。社会主义只有实现了全体社会成员在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的共同富裕,才称得上真正实现了共同富裕。本文在阐述物质共同富裕与精神共同富裕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上,着重从精神共同富裕的角度,探讨精神共同富裕对实现全面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并就如何实现精神共同富裕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对共同富裕的内涵做了进一步阐释,赋予其新的时代元素。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特征的共同富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人民性、目的性、过程性和世界性,这五个方面是准确把握共同富裕的要点。新时代共同富裕不仅要物质富裕也要精神富裕,是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是对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回应,共同富裕的时代新内涵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是高质量的现代化,从而推进共同富裕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8.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提出要让一部分农民先富裕起来。对这一马克思主义口号,一些同志曾提出异议,他们认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是有违社会主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原则吗?殊不知,正是这些同志把共同富裕片面地理解为同步富裕了。社会主义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因此在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上,还只能实行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本身就包含着差别。劳动者体力和脑力支出的差别,构成了他们从社会领得个人消费品的差别,从而就决定了他们生活富裕程度上的差别。有差别就必须承认差别。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无论对社会主义建设还是对群众都是十分重要的。为了帮助大家正确理解这一原则,本刊特将原载于一九四七年四月十一日《新华日报(太岳版)》上的《如何解除农民怕富思想》一文,转载如下,大家可以从中看出,当时的党中央是如何提倡“大胆发财”,号召“大家致富”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人们议论共同富裕、贫富差别、两极分化颇多,现将理论界在这方面的论述综述以后,供参考。 一、贫富差别是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我们搞社会主义目的就是要共同富裕,但是如何去实现这个目标,有两种不同的思路。一种是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用平均主义的办法,走同步富裕的路。历史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民主革命时期的农民问题主要是土地问题 ,即改革不合理的封建土地制度 ,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解放生产力 ,那么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农民问题 ,则主要是发展生产力 ,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实际上 ,这两个时期的农民问题是密切关联的。可以说 ,解放生产力 ,是为了发展生产力 ;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最终是为了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早在合作化时期毛泽东就已经意识到 ,在土地问题解决以后 ,下一步要做的工作 ,就是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毛泽东虽然引导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但没有能够使农民实现共同富裕。对社会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