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琬 《理论前沿》2001,(18):25-25
信息作为一种永恒的人类资源 ,自有生命以来就产生了。人类诞生后 ,具有各种功能、形象、情感的较高级的文化信息开始出现 ,有意识交流信息的活动相应出现 ,人类利用信息的历史也是人类发展的历史。人类信息的交流模式在主体空间方面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人类社会的演变与发展 ,信息的交流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而且 ,其对人类社会的演变与发展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纵观人类信息交流模式的发展 ,信息的获得、传递和存储、利用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大体可分为口语时代、字母时代、印刷时代与电子时代。人类最初的信息存储、传播与交流完全…  相似文献   

2.
数字技术发展导致图书馆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产生革命性的变革。数字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建设主要包括了印刷型文献信息资源的发展变化和信息资源多元化并存。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信息服务则更多的注重主动性、多样化、个性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并日益成为全球经济技术革命的重要推动力。在微观层面,数字经济以不断革新的数字化信息和技术重塑了商业、竞争、贸易和服务模式;在中观层面,数字经济以其独有的特征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发展、融合、升级,催生了新型数字化产业;在宏观层面,数字经济加快了经济社会的变革,优化了资源配置的效率。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数字经济的范畴及相关影响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成都市推进数字经济的必要性,探究了成都推进数字经济、建设数字成都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跨入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数字资本主义主要有三个特征:数字化营利、数字化剥削和数字资本化。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劳动形式经历了从物质劳动到数字劳动的演变,数字劳动成为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劳动的一种新形式。数字劳动的本质,就是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在资本逻辑的控制下,数字工人在数字平台上进行有酬劳动,生产数字产品和数据商品,其第一动力是谋生,在数字劳动的过程中,资本家实现了对数字工人、用户以及整个社会的三重剥削。只有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审视数字资本主义时代下的数字劳动,才能揭示数字资本主义背景下数字劳动的本质,才能使我们更为客观清醒地认识数字资本主义的弊端,规训资本对数字化技术的掌控,更为理性地看待数字化技术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信息是资本市场的"轴心"和"生命,"资本市场是信息最重要、信息最集中、信息最不对称、信息时效性最强、信息价值体现最充分的市场。信息在资本市场的重要性要求我们研究信息供给、需求和流通问题,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运行系统,以减缓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实现资本市场的公平交易和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6.
自推进信息化建设以来,统战工作已经陆续完成了以信息化工作平台为主要内容的1.0版本。在数字化转型的新形势下,统战信息化的工作就是推进统战工作数字化,进一步完善数据基础制度,续写数字统战的2.0版本。为此,一方面我们要在“数字中国”和“网络强国”的战略背景下,进一步理清数字统战的基本内涵和建设要素,另一方面还要借助“大智移物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提出数字统战规范化建设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在推进数字化过程中,存在信息壁垒、数据孤岛、畅通不足等问题,在统战系统条块之间存在横向限制,缺少数据共享理念,为此,研究者提出从信息资源标准、统战信息交换标准、统战信息化管理标准、统战业务应用标准、统战信息安全标准等方面构建“1+5”数字统战建设标准体系框架,并就如何推动标准化建设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保障民众知情权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滥用信息公开申请权的问题也逐渐突出。南通市港闸区法院首次以滥用申请权与滥诉为由驳回了原告的诉求,引发广泛关注。梳理滥用申请权行为的现状、特点及成因,参鉴国外对申请权滥用行为的三种规制路径,从而提出以主观有无恶意为标准判定是否构成滥用申请权、完善信息公开申请程序、加大主动公开力度、完善配套收费机制等对策建议,以期推动这一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信息不但是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之一,也能成为有效规制市场的工具。市场自身可以通过信号发送、信息甄别的方式对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资源配置进行调节。政府是利用信息工具进行市场规制的主要力量,信息强制披露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和信息举报制度是这些信息工具在具体制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政府信息公开范围若干法律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原则,是依法公开原则,不是"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基本标准,是利害关系标准,即"切身利益"标准,其中包含生产、生活、科研等工作、职业、活动需要."敏感信息"的标准,既涉及政府信息公开范围,也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程度,具有政治性、政策性和或然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数字劳动是数字时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拓展的重要范畴。国外对数字劳动的研究较为深入,其有关数字劳动的概念及具体表现形式的研究可通过物质劳动、非物质劳动的属性划分归为两大类,而基于劳动价值论的研究维度则包括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剩余价值生产、异化、剥削和意识形态等方面。但总体来看,学界对数字劳动的研究仍存在概念界定不清晰、对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分析不够系统深入等问题,劳动价值论视阈下的数字劳动研究应考察数字劳动的概念和涵盖范围,更加关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重视研究的细致化、系统化和理论化,并结合实际问题探究数字时代如何摆脱资本的控制和剥削。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为适应时代发展和形势任务对军队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本文分析了军队政治机关干部信息素质的内涵,论述了信息化社会政治机关干部信息素质培养的意义,并就如何提高军队政治机关干部的信息素质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信息处理的方法、过程,西方相关的学术组织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信息通晓的概念、标准,并建立了相应的模型。美国南部高校联盟(ACS)建立的信息通晓定义模型涵盖了信息素养、计算机素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三个基本方面;中佛罗里达大学(UCF)提出的信息通晓完善模型强调了计算机素养、信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三种能力是相互联系和融合的;Jim Retting根据信息通晓具备的六个要素提出了信息通晓层次模型;丹尼尔·卡里森(Daniel Callison)在区分信息通晓与信息素养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信息通晓模型。目前我国信息通晓研究刚刚起步,还停留在梳理、传递国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阶段。参照国内外信息通晓的相关标准和模型,我们设计了一个涵盖信息素养、计算机素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并由交流沟通贯穿始终、信息共享空间环绕期间的新的信息通晓模型。  相似文献   

13.
论网络时代版权管理信息的国际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时代版权管理信息很容易被他人篡改或消除 ,从而给权利人造成损失 ,故对其进行强有力的法律保护至关重要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制定了两个新条约 ,美国也通过了《数字化时代版权法》 ;在司法领域 ,已经产生了一些有关版权管理信息的判例 ;研究版权管理信息的国际法律保护 ,可使我们获得有益启迪 ,从而借鉴他人经验 ,完善自身立法。  相似文献   

14.
信息社会为图书馆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主要探讨高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内涵与形式,分析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提出了建议和措施,指明高校数字图书馆今后努力和发展的方向,使得高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系统更符合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人类社会的发展在经历了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之后,已经步入了信息社会。处于"信息爆炸"时代的党校人,要完成好我们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必须把信息化建设提上重要日程。  相似文献   

16.
人类社会的发展在经历了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之后,已经步入了信息社会。处于"信息爆炸"时代的党校人,要完成好我们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必须把信息化建设提上重要日程。  相似文献   

17.
数字时代 ,图书馆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由传统的文献库及提供简单的馆内服务逐步转变成为一个拥有多媒体等丰富内容的数字化的信息资源 ,并能为读者方便、快捷地提供信息服务的场所  相似文献   

18.
王军 《工会论坛》2010,16(5):137-138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传统图书情报领域划时代的变革,使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数字图书馆时代。图书馆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与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数字时代受到了国家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纷纷投入巨资进行各种类型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因此,各高校图书馆必须加大服务管理,加大信息资源建设,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相似文献   

19.
政治与信息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及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存在以及运作形式的全面"信息转型","信息政治"应运而生,它是政治信息化的必然产物,是信息在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空前重要的表现,是区别于"质能政治"的一种"新政治".但是,如果将信息在政治中的重要作用极度夸大,就会走向政治信息主义:一种关于信息政治的理想化的看法,其负面表现就是政治中的信息崇拜,将政治变成纯粹的操弄信息的活动,而不重视实际的政治绩效.在政治中需要重视信息,但要避免走向政治信息主义.  相似文献   

20.
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制度的关键在于确定政府信息公开的例外情形。例外情形应当基于"损害标准"以法律形式确定。我国不应当将"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信息作为一种例外情形,而应据此原则细化"危险信息"。鉴于国家秘密范围设定制度的不足,应当上收设定权。涉及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作为非强制性公开例外信息,应当列举不公开的例外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