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泽民对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始终高度关注,先后多次深入老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考察。在广泛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实际、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他提出了搞开发式扶贫的工作方针,并领导实施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使扶贫工作从部门和地区的局部工作上升到全党、全国跨世纪发展战略的高度。在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践中,江泽民对扶贫工作的意义进行了新的阐发,回答了扶贫工作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消除贫困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2.
《当代贵州》2012,(19):66
贵州省扶贫办今年安排“雨露计划”财政扶贫资金4000万元,帮助农村贫困学子圆上学梦。  相似文献   

3.
杨智 《党的建设》2021,(6):25-26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甘肃作为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之一,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取得了辉煌成就,为全国乃至全球加快扶贫进程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甘肃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在全国都是典型的".甘肃作为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先行先试区,是第一个开展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开发式扶贫的试点区,是第一个集中连片推进区域性扶贫开发行动的实验区,是第一个实施大规模易地扶贫和生态移民搬迁行动的先行区.甘肃省农村扶贫开发的历程浓缩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进行扶贫开发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4.
1994年,按照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总体部署,我区制定了“三七”扶贫攻坚计划,即用七年时间,解决全区农村牧区 357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确定50个贫困旗县(其中国定贫困旗县31个,区定贫困旗县19个)重点扶持。经过七年的努力,全区贫困人口从1993年末的357万人减少到2000年末的8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7.2%下降到5.5%,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各项社会事业有了较快发展,基本完成了计划。“三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为促进我区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边疆巩固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强调,要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努力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承载着2600万陇原儿女的世代梦想和不懈追求.2012年,甘肃省委领导班子下定“全面小康绝不拖全国后腿”的坚定决心,在全省组织开展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探索“精准扶贫”的实施路径.3年来,波澜壮阔的双联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已成为甘肃精准扶贫、全面小康最有力的载体平台.  相似文献   

6.
我省是全国典型的贫困省份,对我省来说,扶贫开发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与全国其他地区一道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甘肃时提出“贫困地区党委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为我省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近几年,省委、省政府在全省相继实施“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经过不断实践和探索,进一步凝聚起了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走出了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扶贫开发路子.可以说,这几年是我省减少贫困人口最多、农村面貌变化最大、贫困群众增收最快的时期.  相似文献   

7.
李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认真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把扶贫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但一些地方扶贫成效不够理想,原因是只重在物质扶持上,单纯在经济上给一点资助,而一些贫困乡村也一味依赖他人“输血”,缺乏“造血”功能,结果最终还是难以摆脱贫困的局面。笔者认为,要搞好“扶贫”,使他们真正摆脱贫困,必须做到“三要”。一要教以“变金术”。浇花浇在根子上,扶贫要扶在点子上,这个点就是要帮助农  相似文献   

8.
《党的生活(青海)》2009,(4):F0002-F0002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国务院扶贫办等有关部门及辽宁省的大力支持下,我省各级党委、政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精心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青海省扶贫开发规划》,着力实施了整村推进、异地扶贫、产业扶贫、连片开发、“雨露计划”、科技扶贫等重点工程,惠及了百万余贫困群众,夯实了“三农”基础。2000年-2008年,  相似文献   

9.
1994年,国家开始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时,列入国家扶贫攻坚计划的贫困县全国有592个,其中贵州有48个,占8.1%;贫困人口全国8000万人,贵州省有1000万人,占12.5%。实施扶贫攻坚以来,贵州省的反贫困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1994年的1000万人减少到1998年的369万人。 应该说,贵州省的反贫困,不仅关系贵州省,也关系到整个中国的反贫困。今年是“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的最后一年,本刊将陆续推出10篇《贵州扶贫攻坚纪实》系列文章。展示成就,总结经验,提出问题,这无疑对在新世纪继续打好扶贫攻坚战,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今黔动态     
责州“整村推进”展开扶贫工程2004年,贵州启动了“百乡千村”扶贫工程,已累计完成1919个一类重点村的整村推进扶贫。整村推进战略以贫困村为基本单位,贫困农户参与,多部门齐抓共管、协调配合,围绕三个基本(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找准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制定和实施扶贫规划。今年,在全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整村推进”战略,到2007年,将完成5486个一类重点贫困村的整村推进。  相似文献   

11.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农村有2.2亿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从1978年的30.78%降为2000年的3%左右。特别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农村扶贫工作收效巨大。但是也要看到农村贫困状况仍然严峻,全国农村尚有3000万贫困人口,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农村人口中贫困的比重还比较高,且呈现出新的特征:一是贫困程度较  相似文献   

12.
党刊文摘     
贵州“整村推进”展开扶贫工程2004年,贵州启动了“百乡千村”扶贫工程,已累计完成1919个一类重点村的整村推进扶贫。整村推进战略以贫困村为基本单位,贫困农户参与、多部门齐抓共管、协调配合,围绕三个基本(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找准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制定和实施扶贫规划。2005年,在全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整村推进”战略,到2007年,将完成5486个一类重点贫困村的整村推进。(摘自《当代贵州》)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实施的第一年.新形势下,如何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近年来,我们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山区人民脱贫致富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狠抓攻坚计划落实和投入力度,贫困乡镇由16个减少到8个,5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由19万减少到10万,仅1994年全县就有1.2万人摆脱了贫困,通电、通公路、通广播的村分别达到94%、92%、84%,电视覆盖率达65%,使全县扶贫开发日新月异,面貌焕然一新.扶贫,注重有的放矢,优化“输血”方案中西部县市如何建立脱贫致富着力点,如何加快“输血”工程启动点,如何找到农村经济增长点,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严峻课题.内陆县市山场面积大,资源品种丰富,矿藏储量多,水能蕴量大  相似文献   

14.
《湘潮》2023,(7):39-40
<正>背景起因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看望贫困群众,并在这里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从此,中国扶贫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扶贫方式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关注十八洞村的发展,把十八洞村人民乃至全国贫困人民作为最牵挂的人。花垣县实施党建核心引领,  相似文献   

15.
水城县是全国592个国定贫困县之一。自1994年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特别是1996年10月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水城以来,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打好扶贫攻坚战,全县农村贫困人口由1994年初的49.5万人减少到1999年底的11.6万人,贫困人  相似文献   

16.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实施以来,泾川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一系列的决策部署,始终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任务、最大的民生,严格对照省市“1+17”“2+19”工作方案,按照“紧盯一个目标、推行四化模式、突出五个聚焦、推进六大攻坚、坚持五个结合”的“14565”思路计划,以黑梁河流域、泾汭河面山、红河流域、北部干旱山塬区4个特困片带为主战场,举全县之力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战役,使泾川县贫困乡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截至目前,全县脱贫退出23个村4292户17260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0.13%.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通渭县抢抓六盘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这一机遇,紧盯“2017年基本消除贫困、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的目标,全力落实省委提出的“对象精准、内容精准、目标精准、措施精准、考评精准”扶贫工作新要求,全面推进扶贫攻坚进程. 对象精准:更加明确“扶持谁” 精准扶贫要“挂图作战”,只有到户才能精准.去年以来,该县根据国家公布的扶贫标准,完成了17个扶贫工作重点乡镇、155个重点村、28524户、13.44万人的识别、公示及建档立卡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贫困问题,我国政府从1994年起,实施丁用7年时间解决8000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其中贵州担负着八分之一贫困人口脱贫的艰巨任务。在这场反贫困的战斗中,科技扶贫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有力地改变了贵州贫困山区的面貌。  相似文献   

19.
晓靳 《实践》2004,(1):32-33
与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总体部署同步,我区从1994年开始实施“三七“扶贫攻坚战略,对50个国贫县、区贫县进行了重点扶持.经过七年努力,全区贫困人口从357万人减少到8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7.2%下降到5.5%.进入新世纪,我区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针对新时期的特点,加大了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在巩固温饱成果、稳定解决农牧民温饱问题上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实施“五个一批”工程,首要任务是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治本之策,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要在产业扶贫上久久为功,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