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葛永智 《当代贵州》2023,(17):58-59
<正>玉屏侗族自治县按照“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的发展思路,以庭院为载体,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手工作坊、休闲旅游业,把庭院的方寸地建成增收园,让一个个农家小院充满生机,变成农民增收的聚宝盆,庭院经济正逐步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4月7日,在玉屏侗族自治县亚鱼乡郭家湾村的一个小庭院里,一张圆桌、几张竹凳置于院中,三五好友坐在一起煮上一壶茶,再配上果盘、糕点,畅聊人生,十分惬意。  相似文献   

2.
肖红利 《学习月刊》2011,(20):82-82
2009年底.根据武汉市市委、青山区区委和区地税局部署的“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工作精神,青山区地税局工人村税务所党支部高度重视.结合结对共建村的实际情况及支部工作实际.开展了深入细致、切合实际共建工作.工人村税务所党支部与新洲区仓埠街前湾村党支部结对共建。该村有186户,共574人,土地面积1184亩,  相似文献   

3.
忙罢秋收,在汝阳县城关镇武湾村一个连一个蔬菜大棚内,村民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村党支部书记李二朝高兴地说:“俺村种的蔬菜,除了满足县城居民供应外,还销到周边市县了!”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陵川县平城镇寺背村共有74户320口人,430亩耕地,13名党员。村支部连续多年被镇党委评为“红旗党支部”。寺背村党支部、村委会在党支部书记刘志忠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为指导,坚持执政为民的原则,强化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党支部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了“三会一课”制度化,党员教育现代化,“六室八有”标准化。村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五个二”制度,有效推动依法治村、民主治村的进程,抓调产,谋发展,走富路,奔小康,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心系百姓办宴事,夯实基础求发…  相似文献   

5.
山羊堡村是一个典型的移民村,全村360户群众分别来自甘谷、会宁、通渭、榆中等11个县区.“刚开始别说生活习惯、思想观念不同了,就是说个话、聊个天都觉得很费劲.”村民们笑着说,现在我们相处得很融洽,当有人问我们是哪个村的人时,大家都会自豪地回一声“山羊堡的”,而这主要是因为村干部处理任何事情没有私心,坚持做到公开透明、公平公正.他们千方百计为乡亲们办实事好事,带领大家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拓宽增收致富门路.如今,我们村已经被树立为新农村建设的“标杆”.  相似文献   

6.
春节将至,我带着米面粮油再次前往东阳镇旭升村,看望我的“亲戚”。旭升村是甘南县出名的贫困村,也是我所在的县统计局的结对帮扶村。在单位的号召下,我和同事们全员参与了“1+4”帮扶工作(一名党员帮扶四户贫困户),所以我在村里也有了好几个“亲戚”。我刚到二屯的程安全家没多久,贫困户付永财的老伴儿就急匆匆赶来了。  相似文献   

7.
文洁 《党的建设》2020,(3):42-42
“这段时间身体感觉哪里不舒服,有没有咳嗽、发热、乏力等症状?”“最近尽量不要外出,家里要经常消毒,要保持空气流通,个人要讲究卫生……”近段时间,榆中县甘草店镇郭家湾村42岁的乡村女医生蓝静,每天一早就背上急救箱出门,踏遍了村里的田间小道,访遍每一户人家.郭家湾村共167户601人,其中外来返乡人员21人.每天,除了日常工作,蓝静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挨家挨户进行体温监测和疫情防控宣传.  相似文献   

8.
如何抓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千家万户,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桃江县石牛江镇田庄湾村的作法是:以“三协” (计划生育协会、老年人协会、关心下一代协会 )为载体,让群众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从而取得了显著成效。 1999年,这个村被省、市、县、镇分别授予“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1、从村情出发,寓教于“会”,走出一条自我教育的新路子。田庄湾村现有人口 698人, 173户农户。村上出现一例计划外生育,被一票否决。村民意见纷纷,村干部压力很大。…  相似文献   

9.
走进嘉峪关市新城镇泥沟村,巷道笔直干净,民居排列整齐,住房宽敞美观,呈现出一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景象。村民们说,泥沟村能有今天,多亏了他们有一个好“领头雁”——芦学勤。2002年担任泥沟村党支部书记以来,芦学勤践行共产党员的宗旨,带领村民增收致富,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引路人”、“探路人”和“贴心人”。  相似文献   

10.
<正>春漫三月,春茶飘香。在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陈家坝镇金鼓现代农业茶叶科技示范园里,茶树已经开始吐露新芽,趁着晴好天气,茶农们正忙碌地采摘头茬春芽,呈现出一片热闹繁忙的景象。该镇纪检监察干部一边帮村民采摘春茶,一边与茶农唠家常,了解振兴产业增收致富情况。“金鼓村新引进的茶叶品种黄芽早,在村里种植面积400余亩,该品种收益较高,预计每亩能为农户增收4000余元。”陈家坝镇纪委书记任艾萍介绍,目前,该茶叶基地所在金鼓村有农户331户,茶叶种植面积2000余亩,通过“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市场”的发展模式,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老百姓的腰包也慢慢鼓了起来。  相似文献   

11.
夜行人     
夜,漆黑无边。谁能想到,在洛南县柏峪寺乡樊湾村村后通往林场的山路上,还行色匆匆地走着一位年近花甲的人。村头一户人家睡眼朦胧地说:“咱陈书全支书又上山看林子了。”临出门前,老伴还一再阻拦:“怕是要下雨了,谁还上山偷树。”老陈没有理会老伴的埋怨,他知道这样的天气才适合那些想发林场财的人下手。看拗不过他,老伴又赶出门来叮咛:“慢慢走,别踏失了脚。”捏着手电筒,老陈却没有拧亮,他惟恐那些人见到灯光便溜之大吉。何况,这条离家1个多小时、坡面平均50度以上的山路,他已走了30多年,哪里有沟、哪里有坎,他是再熟悉不过了。走了不到一…  相似文献   

12.
奈曼旗信息化建设起步于“九五”时期,提升于“十五”时期,通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全旗现有网通、移动、铁通等10多家网络服务企业,铺设光纤1000公里,建通讯基站60个、电视发射台和差转台27座,程控电话和手机用户分别发展到5万户和7万户。各苏木镇全部接通了宽带,建立了信息服务站和内部局域网,宽带用户达4000多户,其中农村500多户,在重点村组、专业协会和企业建立信息服务点200多个,形成了“旗有信息平台、镇有信息站、村有信息点、组有信息员”的四级网络服务体系。近几年,随着国家“以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战略的深入实施,我旗依然牢牢抓住信息化这一“牛鼻子”,拓宽信息服务“三农”领域,推进新农村建设,借此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围绕信息化建设,我旗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初,金寨县法院选派6名干 部到村任职,如今一年过去了,他们在村 里工作得怎么样了?让我们走进山乡看一 看。 “村部建起来啦!” 梅山镇龙井村、古碑镇塘冲村和吴 家店镇孙湾村均是偏远山区高寒贫困村, 过去村班子不健全,村里因无办公用房而 没有村部,村干工作起来夹着皮包到全村 转悠,群众戏称为“皮包村部”。村民有 事找村干,若到其家里找不着,就没谱了, 只有干等着急了。法院选派干部储修利、 田世清和姜浩到任后,从健全村班子、建 设村部入手,努力争取外援。现在3个村 的村部用房都建起来了,法院为之捐赠了  相似文献   

14.
祥云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十五”以来,祥云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方针,培植烤烟、蚕桑等支柱产业,积极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促进强村富民,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三农”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到2006年,全县建成优质桑园基地10万余亩,有桑农26370户,全年养蚕9.2万张,产鲜茧3800吨,销售鲜茧收入突破1亿元。而大力发展蚕桑生产的云南驿镇棕棚村成为了全县、全州发展“一村一品”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来,都江堰市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开展以市级领导和市级部门对口帮扶乡镇、村,党员干部对口帮扶贫困户为主要形式的"党建帮扶工程",帮助困难群体脱贫解困.44名市级领导、600名副局级以上领导、2173名机关干部与29个示范村、29个相对缓慢村、690户农村贫困党员户以及1478户特(贫)困户结成了帮扶对子.2005年,250户特困户脱贫,人均增收308元,相对缓慢村人均增收209元,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500余元,比上年增加190元.  相似文献   

16.
这曾是一块贫瘠的土地,一个因贫穷而出了名的小山村。柳河县孤山子镇碱水村除了几座荒山和1000余亩瘠薄的黄土地外,几乎什么资源也没有。这里有山无林,有田无水,有地不打粮,全村百余户人家靠“土里刨食”维持生计。村集体经济薄弱,无任何项目,欠外债10万元。 去年春天,“整顿与学习工程”全面铺开以后,柳河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大才亲自包下了碱水村这个“老大难”。他深入到农民家中走访,与村干部们座谈,摸清了村里的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4月驻村担任第一书记以来,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带领党员群众,创建了村集体经济增收示范园,13户贫困群众全部脱贫,村集体增收20多万元,为帮包村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一、转变角色真融入,真情赢得群众信任。到村工作后,为了能和群众打成一片,  相似文献   

18.
新阶段扶贫攻坚的难点在贫困山区,农民增收的难点也在贫困山区。为了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探索贫困山区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新路子,我两次到盘县老厂镇色绿村调研,获得了有益的启示。大山深处的巨变色绿村地处盘县南部边远山区,全村165户人家分散居住在99座山头、76个洼子、36道深沟之间,90%的耕地在25度以上,素有“抬头看山草帽掉,刨出洋芋滚下坡”的说法。1990年以前全村人均占有粮食仅8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100元,是盘县有名的“五缺”、“三靠”村,即缺粮、缺钱…  相似文献   

19.
《共产党员(河北)》2020,(1):F0002-F0002,I0001,I0002,F0003
阜平县骆驼湾村地处太行山深山区,全村277户576人,常住人口260余人。由于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不好,过去,骆驼湾的农民群众大多生活在贫困线以下。7年来,骆驼湾村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脱贫致富路上苦干实干加油干,全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村民们住进了新房,流转了土地,发展起食用菌、林果业等扶贫产业,依靠集体经济,发展起生态旅游业,有了土地流转金和打工薪金,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底的950元增长到2019年底的13620元。  相似文献   

20.
正王牧对症下药促发展中江县回龙镇栀子湾村第一书记王牧栀子湾村是德阳市中江县典型的贫困村,班子软弱、制度不健全、群众致富无门路。来自回龙镇的王牧二话不说带领村"两委"成员挨家挨户走访贫困户,详细了解每户的实际情况、脱贫需求,牵头带动全村32名党员与32户贫困户建立了"一对一"的帮扶对子,促使党员与贫困户结对认亲。同时,王牧还向帮扶部门争取到4万元资金用于改善特困群众的生活条件和村民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