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7年12月4日凌晨3时,从意大利那不勒斯传回一个令人振奋的喜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一致通过把丽江古城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是我国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中以整体保护的方式争取到的第一顶桂冠。为什么远在中国西南边政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小城竟“一夜成名天下知”?其扭力何在?答案只有一个,即深途的文化内涵。首先是丽江古城作为中国少数民族创建经营的古城,有水乡之容,具山城之貌,800多年林风沐雨,在中国请名城中仍独具风采,烟烟生辉;其二是丽江古城布局突破了中原建城的框限,街道布局、水系利用。民居构造等奇章妙笔成…  相似文献   

2.
丽江,云南省西北部的一座小城,曾经是西方文人墨客笔下遥远神秘的东方王国的缩影。古城旅游把丽江旅游业搅得喧闹沸腾,使这座遥远的小城蜚声世界,俨然成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和传说中的乐园的现实代表。山、水、城之韵“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多数的都只是一个空壳,而丽江古城却是一座活着的古城。”国际旅游机构认为,丽江已经是“中国最令人向往的10个城市之一”,并同时是“地球上最值得光顾的100个小城市之一”。1996年丽江地震后,丽江创造了一个个令世人瞩目的奇迹,1999年经联合国有关机构的反复甄别,在中国现…  相似文献   

3.
温馨四方街     
来到丽江前就听说过丽江,由于它奇美的玉龙雪山,历史悠远的东巴文化,以及那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城,还有丽江大地震……所以,一下车就急急打听古城的所在及古城中心。人们告诉我,古城中心是四方街。一路走一路问,穿行过一条条弯弯曲曲、缠缠绕绕的小街小巷后,前面出现一块长方形的空地,这就是四方街了。我不免有些失望:就是这比篮球场大不了多少的地方?此时,它正在阳光下喧闹着,穿着各种民族服装的人们熙熙攘攘,往来穿梭于各摊位间。摊上出售各式各样的土特产、马具、农具、铜器、日常生活用品,甚至还有古董、字画、乐…  相似文献   

4.
1999年8月13至14日,朱镕基总理在丽江考察期间,记者的镜头尾随朱总理考察的脚步,摄下了难忘的瞬间,同时也亲眼目睹了总理的风采。“总理是好人”!丽江古城大石桥,这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最热闹繁华的地方,绿树红花簇拥着小桥流水,红门紫廊的街坊前,每日都有许多中外游客观光留连。8月13日下午5时25分,朱总理一行前往古城考察丽江地震后恢复重建的情况。满街熙攘的人群沸腾了,人们为朱总理的突然到来欢呼鼓掌,高喊:“总理好!总理好!”人们推搡着,拥挤着,桥边一位头发花白、身着纳西民族服装的老大娘险些被…  相似文献   

5.
丽江古城位于海拔2400多米的滇西北高原上,建于宋末元初,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丽江古城古朴自然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是中国至今保存最完整、最具有民族特色、仍在发挥城市功能的古城镇之一。丽江古城面积3.8平方公里,人口2.5万人,现有本地居民6200多户,其中纳西族居民约占90%。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2次会议上,丽江古城以“保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与自然美妙结合的  相似文献   

6.
论丽江古城的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丽江古城地处滇西北高原海拔2400米的丽江盆地中部,四周环山,具有八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其古朴自然,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是国内至今保存最完整、最具民族特色的古城镇之一。丽江古城总面积3.8平方公里,现有土著居民6200户,25000人,其中,纳西族居民占91%左右。公元l997年12月4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2次会议上,丽江古城以“保存了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与自然美妙的结合,历经‘2·3’七级地震后,基本格局不变,核心建筑依存,恢复重建如旧,保存了历史的真实性”的整体评价列入“世界文…  相似文献   

7.
丽江兰     
陈丽萍 《今日民族》2002,(11):54-56
走进丽江,如同走进神圣的殿堂。通透圣洁的蓝天、古朴壮观的木王府、令人神往的小镇古城、长年不化的玉龙雪山等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神秘悠长的东巴文化、旋律优美的纳西古乐乃至“鬼才”宣科的奇妙经历,无不深深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五湖四海的游客,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1999年丽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文化遗产”的殊荣,丽江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寻访绿雪斋     
我从小生长在丽江古城。去年11月,我又回了趟古城。让我惊奇的是,在小城里,我发现了“绿雪斋”,一个让你感觉比古城更为古老的地方。绿雪斋其实是一个茶馆的名号。丽江的茶室、茶楼很多,但绿雪斋在文化圈里很有名气。我此次回到丽江,主要是为了调查了解纳西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情况。丽江县民委的和洁珍老师建议我去绿雪斋采访一下茶馆的主人于涌先生。她告诉我于涌先生收集了许多纳西族民间传统工艺品,前段时间还举办了一次“纳西族民间传统工艺收藏展”,不知是否已经结束。民间传统工艺当然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  相似文献   

9.
昔日“披星戴月”的纳西族妇女以勤劳、果断、助人为乐的品德受到人们的普遍赞美,而今,她们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积极投身到经济建设的大潮中的实践更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反响。在丽江县蓬勃发展的旅游业中,纳西妇女是先锋和主力。在古城大研镇从事汽车出租业的人员中,90%的是妇女。节假日,身穿传统民族服装的个体出租女司机们,穿梭于各个景点,为丽江古城增添了不少色彩,成为古城的又一“景观”。以外国游客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咖啡馆、餐厅、茶楼,管理者是清一色的女性。在丽江的各个景点和商店,出售本地特色工艺品、导游、照相、开…  相似文献   

10.
欧阳坚 《创造》2002,(12):10-11
丽江,一个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滇西北高原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因1997年l2月丽江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而蜚声海内外;又因其优美秀丽的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以及近年来创造了“民族文化与经济对接”的“丽江现象”和“世界遗产带动旅游发展”的“丽江模式”,而得到了国内外旅游者的特别亲睐。2001年,全区接待海内外旅游者322.1万人次,其中海外旅游者l0.52万人次,分别比l995年增长2.8倍和2.4倍,年均增长25.1%和22.9%;旅游业总收入20.43亿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3038万美元,分别比l995年增长5.3倍和1.8倍…  相似文献   

11.
和仕勇 《创造》2015,(7):43-45
<正>丽江古城,是丽江加快对外合作交流的主要平台和窗口,是丽江打造文化硅谷、建设国际精品旅游胜地的金字招牌和国家级名片,是丽江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催化剂和助推器。可以肯定,如果没有古城,就不会有莘莘游客的蜂拥而至。因此,古城是丽江人的衣食父母,保护古城,就是保护父母,保护饭碗。丽江古城维护费(简称古维费),是根据《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省物价局和财政厅《关于丽江古城维护费问题的通知》(云价经发[2000]174号,2000年6月下发)、经省政府批准开征的全省唯一一项由景区直接负  相似文献   

12.
搜城|丽江     
《小康》2020,(6)
正(图1)窗口丽江拥有丰富的多民族文化,中国国际丽江民族文化交流中心是外界了解丽江民族文化、认识丽江民族文化的一扇窗口。(图2)远眺古城丽江是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之一。古城内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红色角砾岩铺就,拥有四方街、木府、五凤楼等特色景点。  相似文献   

13.
和丽东 《创造》2001,(9):11-12
随着旅游业的启动,丽江开始名声大噪,由一个默默无闻的滇西一隅,成为名播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1999年游客达28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旅游外汇收入1903万美元。以旅游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提供的财政收入占丽江地方总财政收入的4726%,几乎撑起了丽江地区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然而,“丽江热”的同时,潜伏着的危机开始显现出来。一、丽江旅游业面临的现实严峻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森林消失,青山荒芜,气候渐恶,水土流失,清溪断流,雪线上升,冰川退化。丽江古城河道,清澈晶莹的河水,柔嫩的水草,嬉戏的游…  相似文献   

14.
赵芳 《今日民族》2007,(5):I0001-I0001
5月13日,位于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方国瑜故居”正式开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艾买提,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邵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省人大  相似文献   

15.
又是一只“华南虎”?学者撰文再次质疑“良渚古城”:本刊上一期(三四期合刊)刊发了良渚课题权威林华东的《良渚发现的并非古城》一文,用专家的眼光指出了“良渚古城八大疑点”。该文引起了巨大的舆论反响,“良渚古城”是真是伪的争论掀起新的高潮。日前,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罗以民为本刊撰文,以详尽的文献资料论证了古城构造的诸多不合理,并大胆判定:“良渚古城”根本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6.
和自兴 《创造》2007,(1):24-31
在世界游客的印象中,丽江的代名词是小桥、流水、古城、酒吧等等。这只是丽江的一面。丽江的另一面是农村和贫困——“丽江是一个集边、少、山、贫为一体的欠发达地区,全市十一个世居少数民族的人口,占全市人口比例高达58.1%,山区比例高达92.3%,所辖一区四县中,有两个国家级贫困县,一个省级贫困县。”前一面,让人顶礼膜拜:后一面,却鲜为人知。这两个方面,构成了丽江的现实:现代信息技术与原始农耕技术并存,国际品牌的知名度与还有近二分之一贫困人口的状况并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与群众相对较低科学文化素质的现实并存。  相似文献   

17.
为改善投资环境,有利于招商引资,丽江地委、行署抓紧了丽江飞机场、程控电话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并同时抓了玉龙雪山度假区“三通一平”工程。目前,度假区“三通一平”工程建设已全面展开。从丽江古城到云杉评26公里的柏油路已建成20公里,其余6公里将于1994年修通。35千伏的输变电工程、400门程控电话通讯工程、供水工程、场地平整等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之中。基础先行有力地推动了招商引资与项目开发,目前已有两个企业前来投资,其中一个中外合资企业已开始进行项目建设。待基础设施建成后,旅游度假村、雪山民俗村、冰雪运动场、赛马娱…  相似文献   

18.
闻名遐迩的丽江古城边,有一座鲜为人知,但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村落,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相似文献   

19.
丽江,美丽的城、古老的城,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1997年12月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上,一致通过将丽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从此,古城丽江不仅属于云南、属于中国,更属于全世界。  相似文献   

20.
丽江行     
一条清亮会说话的河流,一座古朴明朗的小城,一群享受生活的居民……古城丽江,坐落在玉龙雪山下丽江坝中部,因四周青山环绕,镇中碧水滢滢,宛如一方碧玉大砚而取名为“大砚镇”。它占地3.8平方公里,海拔2400米,人口约25300人,其中纳西族就有16900多人。进入古城,在入口处的石墙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