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金案 《东南亚纵横》2004,(12):100-100
2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2日下午在南宁分别会见了前来参加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柬埔寨首相洪森、老挝总理本南·沃拉芝、缅甸总理梭温、越南副总理范家谦等东盟各国政要。  相似文献   

2.
●2日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2日下午在南宁分别会见了前来参加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柬埔寨首相洪森、老挝总理本南·沃拉芝、缅甸总理梭温、越南副总理范家谦等东盟各国政要。●3~6日 ,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举行。首届博览会共设展位2506个 ,参展企业1505家 ,分为国家专题、贸易专题、投资专题、旅游专题、科技专题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专题等六大专题。东盟10国及境外其他国家和地区共使用展位757个 ,占原设展位数的42.9% ;共有参展企业516家 ,占参展企业总数的34.2%。境内外参展商、采购商1.8万余人 ,其中境外采购商4000多人 ;约…  相似文献   

3.
2006年10月30日~11月3日,中国与东盟10国首脑聚首中国广西南宁,隆重举行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第三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和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以下简称“三会”)。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是近年来我国继APEC会议、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后,又一次高规格的国际多边外交活动,是中国今年三大多边外交活动之一,也是10 1领导人首次在中国召开会议。第三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共同的需要,共同的未来”为主题,体现与商界互动、重商务实等特色,以更加丰硕的成果,进一步完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刚刚起步,需要有一个为各成员国开展贸易、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提供交流的平台,以此增进各方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广西独特的区位优势使之成为双向沟通中国与东盟人流、物流等的中心枢纽,利用广西可以兼顾我国内地和东盟各国两大市场。2003年10月8日,温家宝总理在第七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倡议在广西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得到东盟各国的认同并达成共识,决定从2004年起每年在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2004年11月6日,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圆满落幕。一、平台效应带来多方共赢中国—东盟博…  相似文献   

5.
正4月11日,由我院与中国—东盟中心共同主办的"纪念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苏格院长、中国—东盟中心杨秀萍秘书长分别致开幕词。来自东盟十国与中国的专家学者、驻华使节及媒体代表等近百人出席。  相似文献   

6.
20 0 1年 1 1月 ,中国与东盟共同签署了在 1 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协议。今年 5月 1 4— 1 6日 ,第三次中国—东盟经济高官会和第一次中国—东盟谈判委员会会议在北京召开 ,双方就自由贸易区谈判的原则、模式、内容、时间框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并达到了预期目的。 6月 6— 7日 ,中国—东盟贸易、投资和发展合作国际研讨会在昆明召开 ,双方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并取得一定的共识。此外 ,中国—东盟经济部长会议和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晤将分别在今年 9月和 1 1月举行 ,预计双方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问题上取得实质性…  相似文献   

7.
2006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伙伴关系15周年,双方决定在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2006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同时举办纪念峰会。本刊就1991年以来中国—东盟关系作简要回顾,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2016年9月8日,第九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在中国广西南宁举行。与会的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智库机构、高校、政府和企业单位代表等100多人出席论坛,围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会议主题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东盟海上合作""东盟共同体建设与中国—东盟合作发展"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东盟智库交流机制建设"等5个主要议题展开了对话、交流和探讨。本文对与会者的主要观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2015年9月15~16日,第八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与会的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围绕"一带一路"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会议主题和"一带一路"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路径选择、"一带一路"与中国—东盟产能合作、"一带一路"与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等议题展开了交流对话和探讨。本文对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2019年9月17日,第12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在中国广西南宁举行,与会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汇聚智慧共识,共绘合作发展愿景"的会议主题,以及"新时代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东盟产业合作的影响""推进中国—东盟次区域合作"和"中国—东盟跨境旅游合作与人文交流"等4个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及研讨。本文对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一、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背景继2001年正式确定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CAFTA”)计划之后,2002年11月4日,出席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和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  相似文献   

12.
2017年11月9日,第十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与会的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专家学者代表围绕"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中国—东盟合作共赢"的会议主题,以及"东盟成立50周年与中国关系现状和展望""中国—东盟海陆经济一体化建设""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东盟智库交流机制建设"等4个议题展开了交流对话和探讨。本文对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正9月21-23日,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东盟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ASEAN-ISIS)联合主办,柬埔寨合作与和平研究所(CICP)承办的第四届中国—东盟智库对话会在柬埔寨暹粒举行。苏格院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会议就中国—东盟对话关系、中国与东盟澜湄合作机制与次区域合作、共同应对区域性海上安全挑战等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盟传媒合作对促进中国—东盟民心相通和中国开展周边外交意义重大。当前,中国—东盟传媒合作存在理论准备不足、合作机制不畅、合作方式单一等问题。未来,中国—东盟传媒合作应注意更新合作理念、强化智库建设、实现精准合作、重视社交媒体和视觉符号的运用等,进一步提升中国—东盟传媒合作水平,更好地为中国—东盟合作服务。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0月17~18日,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2011在中国广西南宁举行,本文综述与会中国和东盟专家发言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东南亚纵横》2013,(10):80-80
●2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南宁分别会见前来出席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第十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缅甸总统吴登盛、柬埔寨首相洪森、老挝总理通辛、泰国总理英拉、越南政府总理阮晋勇和新加坡副总理张志贤。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0月17-18日,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在广西南宁市举行,本文综述与会的中国和东盟专家发言的各种观点。  相似文献   

18.
<正>由广西社会科学院主办,广西东南亚研究会编纂的《中国—东盟年鉴2017》于2017年12月由中国线装书局出版发行。《中国—东盟年鉴》是一部国际综合性年鉴,着重收载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基本资料及区域内各国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信息,旨在为海内外各界人士了解中国和东盟及其成员国的基本情况、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中国—东盟次区域合作等提供一个窗口,以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相互了  相似文献   

19.
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10年来,广西凭借区位优势,与东盟各国在各领域都开展积极的合作,尤其是在经贸领域,无论是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还是投资合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年是《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10周年,本文重点分析《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以来,广西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成绩、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具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举办服务,满足社会各界及海内外人士了解中国和东盟各国有关资讯的需要,由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广西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吕余生,广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王士威共同主编的大型国际综合性年鉴《中国—东盟年鉴·2014》于2015年1月由中国线装书局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东盟年鉴》设有概况、动态、发展报告、东南亚国家联盟、中国—东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