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把劳务经济当作我区的一项战略性支柱产业,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劳务经济不仅要做大做强,而且要向产业化发展.发展劳务经济,要取消种种不合理限制,为农民进城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要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劳务人员素质;要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切实维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要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劳务输出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省农村劳动力出现了外出务工和返乡创业的双向流动.劳务输出只是实现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的过渡,返乡创业才是发展劳务经济的高级阶段.……  相似文献   

3.
就业乃民生之本,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实施积极就业、扩大就业、充分就业的发展战略,指出了"城乡统筹发展"、"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的最佳途径。一、我省乡镇企业用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从2005年下半年始,我省逐步实  相似文献   

4.
30年来,伴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输出,形成了具有特殊意义和现实作用的劳务经济,广大农民工不畏艰辛,拼搏奋斗,绘就了一幅气势磅礴、恢宏壮丽的改革发展历史画卷,为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到2008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规模突破2000万人大关,劳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大关,实现了劳务输出大省向劳务经济强省转变.  相似文献   

5.
在统筹城乡、扩大开放、发展劳务经济等大背景下,重庆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一道难题,不仅需要政府从政策层面加以引导,更需要针对现实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实现社会正义的层面关注、保障农村劳动者的权益,从而促进其就业的规范、公平.作为社会法的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无疑为重庆农村劳动者就业的促进和保障提供了法律层面的路径.围绕统筹城乡的目标和立足市情,重庆应遵循该法的精神与规定,从地方立法、执法、守法、司法等环节构建起维护农村劳动者就业权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曾贞 《当代党员》2007,(7):42-43
去年以来。市委书记汪洋在库区调研时,多次强调在工业发展基础条件较差的地方,要把劳动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劳务经济作为第一经济,劳务输出作为第一产业。有关区县认真落实这一要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全市劳务经济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最近,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劳务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把劳务经济打造为农村“第一经济”,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市委、市政府还下发了《关于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城乡统筹的意见》。本期特别组织了这3篇稿件,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于畅 《奋斗》2006,(11):51-52
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需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科学谋划下一步的发展思路,推动劳务经济战略升级,深刻分析劳务经济的发展趋势,研究部署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略升级的主要任务,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平昌县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大县、人口大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县.全县总人口94.2万人,农业人口78.2万人,乡村劳动力资源41.8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达25万人.对此,县委、县政府确立了"食品工业强县、畜牧产业兴县、劳务经济富县"的产业发展战略.2003年,全县共实现劳动力向县外转移就业18.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6亿元,较2002年净增0.9亿元,分别占全县GDP的20%、占农业总产值的47.6%、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2.3%.5.82万户贫困家庭靠务工脱贫,1.78万户贫困户靠劳务致富.劳务经济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主渠道,成为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和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9.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是山东省的两个国家级发展规划.统筹“两区”发展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提升我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有着重大意义.统筹“两区”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下一步工作的关键是统筹培育优势产业,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土地和海域资源的综合开发,拓展统筹发展空间;统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支撑保障能力;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统筹海陆生态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统筹抓好重大政策的贯彻落实和配套政策的制定,充分发挥叠加效应;加快完善投融资机制,增强统筹发展资金保障.  相似文献   

10.
县域经济的壮大发展必须借助独具优势、竞争力强的产业支撑.近年来,平昌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准确审视县情,把握发展航向,响亮地提出了发展"食品工业、畜牧产业、劳务经济"三大立县产业,全面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为实现富民强县、建设小康平昌的奋斗目标提供了科学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1.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决策,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城乡一体化建设作出了新的部署。我省是一个农业比重较大的省份,也是“三农”问题比较集中的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是落实中央重大决策的政治任务,是我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把我省建设成为农村经济强省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不平衡,虽有若干全国百强县,但弱县更多,特别是广大盆周丘区,地下资源缺乏,地上工业落后,建国几十年来没有大型工业项目布局,且人均耕地少,水资源严重短缺,这就是所谓的"人口大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现在,这种状况正在发生重大转变: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等不仅给县域经济发展带来工业化、城镇化、大项目、特色产业、城乡统筹发展的机遇,而且推动县域经济体制机制的变革和创新.我省县域经济正在迎来最好的发展时机.……  相似文献   

13.
龙骏  李小玉 《求实》2006,(12):11-12
一、我省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1.就业工作进展顺利,再就业指标完成情况好于全国总体水平.2006年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1.64万人,同比增长29%,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19万人,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4050"人员再就业2.3万人,同比增长31.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7个百分点;跨省劳务输出525万人,同比增加5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控制在全年计划4.5%的范围内,比全国低0.7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省跨省劳务输出525万人,同比增加50万人,完成年计划的99%,其中: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413万人.我省农民增收的2/3来自劳务收入,其中外出务工收入比去年增长了9%,特别是近几年我省抓了工业园区发展,农村劳动力省内转移的速度加快,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亮点,也带来了全省城乡就业的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省已初步具备统筹城乡发展的能力,但尚未进入大规模、全面反哺阶段。这一时期我省应把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本文从以工业为核心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培育市场主体、扩大开放增强动力三个方面提出了我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07,(5):4-4
加强劳务输转,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有序流动,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有效形式,也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各地(包括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关系全局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鼓励和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出农村,进行有序的流动,以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6.
统筹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是山东省在复杂形势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关键环节.以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引领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拓展发展的新空间,提升发展的新水平,进一步扩大就业;在扩大就业的状态下,促进经济增长.把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进一步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7.
正省委书记王东明在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上指出,县域经济是构建多点多级支撑发展格局的底部基础,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战场,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潜力巨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我省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进"两个跨越"以来,县域经济的发展越发成为夯实底部基础的中流砥柱。但结合我省省情,县级行政区划多、县域差别大、县域经济欠发达仍然是我省面临的实现问题。  相似文献   

18.
《奋斗》2020,(11)
正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特别是针对目前特殊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对"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着力稳企业保就业"提出一系列创新务实举措,这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我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抢抓政策"窗口期",落实、落细、落准、落快。瞄准痛点,打通堵点,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统筹打好稳企业保就业"组合拳"。  相似文献   

19.
我省成人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满足经济建设飞快发展的客观需求,我省成人教育也相应得到了很大发展.全省已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多功能和配套齐全的开放式立体化的成人教育网络,它与普通教育并行并重,有机地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全省国民教育系统.对提高我省劳动者素质,加快人力资源的开发,成功地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专门人才,从而对促进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应该看到,我省成人教育与社会的需求、特别是与蓬勃发展的经济需求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反差.当前突出的问题有:  相似文献   

20.
正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就业都是最重要的工作。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影响,我省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进一步做深做细做实援企稳岗、就业扶贫、毕业生就业创业等各项工作,全力以赴稳住就业基本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全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大援企稳岗支持力度加速企业全面复工复产疫情影响之下,国内消费、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