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庆行政》2014,(5):I0012-I0013
正"十二五"时期,秀山将围绕"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跻身武陵山区51个县级行政单元前五名、建成武陵山区经济强县和中心城市、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总体要求,以"买武陵、卖全国,买全国、卖武陵"为总体思路,以"立足秀山、服务武陵、辐射全国"为发展理念,高思维定位商贸物流业,抓大市场、大商贸、大物流,着力构建层级分明的武陵山区商贸服务体系和综合流通体系。  相似文献   

2.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宝贵的战略机遇期,"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合作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武陵山作为全国区域版图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如何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乘势而上,成为武陵山各区县共同面临的一大课题。秀山位于武陵山  相似文献   

3.
马健 《重庆行政》2014,(2):89-90
重庆市秀山县地处武陵山腹地,渝、湘、黔、鄂四省(市)边区结合部。全县幅员面积2462平方公里。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秀山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新世纪的征程上,秀山人民乘西部大开发东风,发扬“诚信开放、实于创新”的人文精神,紧紧围绕重庆市委、市政府把秀山建设成为“生态保护发展区及武陵山区经济强县和中心城市”这一定位,全力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商贸兴县、文化活县”战略,力争通过5到10年的努力,成为渝东南经济强县和渝、鄂、湘、黔交汇地区的少数民族商贸中心,使秀山成为渝东南——武陵山区旅游中转地,综合经济实力领先周边县,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4.
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已经启动,秀山如何抓住、抓好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实现新的更大的发展,必须认真思考"有"什么、"缺"什么、"干"什么等问题,即充分认识五大优势,冷静分析四点忧虑,切实做好五篇文章,努力推进秀山参与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全面实现第十次秀山县党代会提出的尽快把秀山建成"脱贫富民小康县、武陵山区经济强县、省际区域性商贸中心"三大目标。充分认识五大优势面对重庆地图看秀山,秀山是重庆最偏远的县;站在全国地图前看秀山,秀山优势就非常明显。可以说,秀山是"重庆的沿海"、"沿海的内地",是东西部发展的一个"节点"。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建没小康社会的今天,像我们地处武陵山区的秀山县这样贫困落后的地方,如何保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怎么体现发展要有新思想,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这是我们随时都在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观念更新秀山经济在短时间内能够快速启动和发展,从根本上得益于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市级各部门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去年,市委、市政府为秀山下放5项权力,扩大秀山自治县的经济管理权限,实行10项特殊的优惠政策等。一年来,我们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开拓进取,务实苦干,  相似文献   

6.
《公民导刊》2012,(1):274-275
秀山位于重庆市东南端,地处渝、黔、湘、鄂四省(市)边区接合部,是重庆主城、贵阳、长沙、武汉四大城市的几何中心。近年来,随着渝怀铁路线上唯一的战略装卸点(300万吨/年)的开通,成都铁路局建设的武陵山区最大集装箱站场(应急期8000标箱/年、近期2万标箱/年、远期5万标箱/年)投用,"5·12"大地震后特批除拉萨外唯一的化工品专用线(135万吨/年)的建成,彻底打破了秀山乃至武陵山区物流运输的"瓶颈",使秀山摇身一变渝、黔、湘、鄂四省物资集散地,货运业务能力辐射到周边近20个区县,同时也成为西南地区的"出海通道"和重庆直辖的"东南大门"。便捷的交通条件和辐射武陵山区周边区县的特殊区位,使秀山成为成渝经济圈连接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的桥头堡。  相似文献   

7.
正重庆市秀山县地处武陵山腹地,渝、湘、黔、鄂四省(市)边区结合部。全县幅员面积2462平方公里。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秀山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新世纪的征程上,秀山人民乘西部大开发东风,发扬"诚信开放、实干创新"的人文精神,紧紧围绕重庆市委、市政府把秀山建设成为"生态保护发展区及武陵山区经济强县和中心城市"这一定位,全力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商贸兴县、文化活县"战略,力争通过5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应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机遇,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丰富的旅游资源为载体,以旅游市场为基础,把重庆市的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来培育。一、重庆旅游业发展优势 (一)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景观:有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长江三峡四大景区重庆占三:巫峡景区、瞿塘峡景区和大宁河景区)又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四面山、金佛山;既有鬼斧神工的天坑地缝,又有三峡名珠—巫溪灵巫洞、武隆芙蓉洞和红池坝的夏冰洞;既有武陵山区为主体的生态旅游区,又有南方草场红池坝避暑度假旅游区。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12年2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2011年国务院又批复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向贫困发起了总攻吹响了黔东大地、武陵山区扶贫开发的新号角。铜仁全市统一战线欢欣鼓舞,抢抓历史机遇,积极争当武陵山区扶贫开发、先行先试排头兵。  相似文献   

10.
吴勇 《重庆行政》2014,15(5):86-88
正重庆市秀山自治县地处武陵山腹地、渝湘黔结合部,全县平原、丘陵、山地各占三分之一,土地肥沃、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素有"武陵明珠"和"小成都"之美誉。无论从历史上,还是从发展的现实看,秀山自治县加快商贸发展的区位优势和商贸要素优势都十分明显。尤其是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和渝怀铁路秀山站300万吨战略装卸点建成开通以来,秀山加快商贸物流发展的各类资源整体集群效应和区域辐射力逐步  相似文献   

11.
在革命老区、中国西部武陵山区深处的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至今流传着一个当年雅江乡苏家坡土家族农民李木富,冒死掩护红军黔东特委书记兼独立师政委段苏权的感人故事,它述说了一段烽火岁月的鱼水情缘!  相似文献   

12.
土家族是武陵山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其经济发展状况对整个武陵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在此对转型期武陵山区的土家族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能对当前武陵山区的扶贫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张小兰 《理论月刊》2015,(1):126-130
武陵山区属于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区,尽管近些年武陵山区经济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全国其它地区相比,武陵山区的发展依然滞后。武陵山区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旅游资源优势和政府重视等发展优势,武陵山区应充分利用发展优势,抓住机遇,实现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武陵山区各地应找出一条符合当地情况的扶贫开发道路,选择好支柱产业,推进区域化合作,走集约化、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秀山县地处武陵山腹地,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有武陵山区天然药库之称,尤其以金银花最为著名。早在1972就成为四川省金银花生产扶持的基地县,全县金银花面积1.5万亩。2003年以来,秀山县充分利用自然、地理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金银花产业,成为武陵山区和全市最大的金银花基地县,并培育了带动力强的金银花加工龙头企业6家。  相似文献   

15.
秀山地处渝、湘、黔边界,武陵山区中部,是一个极度贫困的少数民族县。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一直对发展一产、二产、三产孰轻孰重的问题争论不休。目前仍处于农业薄弱、工业落后、商贸服务业不活的现状。在折腾、争论、思考几十年后,在充分认识旅游在国民经济中的“朝阳产业”、“支柱产业”、“无烟工业”的地位和作用时,秀山新一届党委、政府大胆提出了“农业稳县,工业强县,三产富县,开放活县,科教兴县,依法治县”的发展战略,坚持以旅游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关  相似文献   

16.
位于湘鄂川黔四省交界处的武陵山区,既是一个贫困山区,又是一个以土家、苗、汉为主的多民族地区。武陵山区中,四川境内9个县就有5个是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土家族、苗族人口共计131.1万,占5个自治县人口总数的58.8%。其中土家族97.1万,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74.6%。武陵山区的开发治理必将进一步改善民族生态环境,实现民族共同繁荣。而在开发治理武陵山区中,人口如此众多的土家族无疑是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这种辩证关系导致武陵山区的开发与治理,既需要探索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自然规律,又需要探索土家等民族的人文社会规律。人是社会一切活动的主体,世间一切事情归根到底都得要人(社会生活中的人)去做。为了有助于充分发挥和合理运用人的因素,本文仅就土家族社会的特征与武陵山区的开发治理、脱贫致富的问题,作一粗浅论述。  相似文献   

17.
《世纪行》2011,(8):13-13
湖北武陵山民族地区是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要改变贫困落后的现状,唯一的出路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行加快发展和跨越发展。可以说没有我省武陵山区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就没有全省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没有我省武陵山区的全面小康就无法实现全省的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18.
盛夏重庆,正值烈日酷暑。但走进武陵山区的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丝丝凉风和满目苍翠的河谷山川,以及整洁的城乡街道和青砖、白缝、木窗的土家苗寨,无不让人切身感受到森林和宜居工程建设所带来的惬意。7月的一天,本刊记者专程来到秀山自治县,对该县宜居工程建设情况,采访了该县城乡建委主任、"宜居办"主任范中军。记者:在宜居工程建设中,秀山自治县是如何重视和开展工作的?范中军: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宜居工程建设工作,加强组织领导,  相似文献   

19.
建设和谐秀山,既是秀山人民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也是秀山各级党组织的历史使命和广大共产党员实践先进性的检验标准。 秀山要建成“渝鄂湘黔武陵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高地”。围绕这一新的战略定位,我们深入开展调研,聘请专家、学者认真研讨,确立了以“三地一市”为内涵建设“经济高地”的目标;即:立足于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建成中国最重要、世界有影响的以锰业为主的特色资源矿产品加工出口基地;立足于地处四省(市)交汇处的区位优势和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公路的通道优势,加快推进经济民营化和市场化进程,建成渝鄂湘黔结合部以商贸物流为主的物资集散地;立足于具有浓郁的土家、苗族风情和深厚的花灯文化底蕴的优势,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进程,建成联结乌江画廊、张家界、梵净山等风景区以民俗风情、花灯文化为主的旅游中转地;立足于地势平坦和城镇建设快速发展的优势,加快推进城镇化  相似文献   

20.
石政波 《新重庆》2007,(6):32-33
渝东南武陵山区武隆、石柱、彭水、黔江、酉阳、秀山六区县,以土家族、苗族为主,山同脉、水同源、民同俗、树同根,红色经典、民族风情、人文历史、古镇民俗等旅游资源十分富集。有积极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武隆仙女山、天生三桥.有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的赵世炎烈士故居.有全国历史文化名镇龙潭古镇、西沱古镇.有地球上同纬度地区森林面积最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