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爱叶  ;张金钟 《前沿》2014,(19):163-166
公共卫生危机治理是不同于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新型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公共卫生危机治理理念的凸显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实践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中国公共卫生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公共卫生危机治理的现实基础,公民社会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涵上,都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表明,公共卫生危机治理在当代中国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2.
公共卫生主要指公共卫生措施,旨在通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保障人口健康,它涉及环境、职业、营养、自杀、伤害等方面。吴仪副总理在2003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提出公共卫生是“组织社会共同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条件,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提  相似文献   

3.
加强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 ,提高救治能力和水平 ,是加快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战略性举措。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按照国务院的部署 ,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 ,现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以下简称医疗救治体系 )建设规划。第一章 现状分析第一节 成  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 5 0多年来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 ,公共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常见传染病得到了较好控制 ,总体上处于低发…  相似文献   

4.
陈琦 《重庆行政》2007,(3):43-45
从建国初开始,中国的公共卫生经历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逐步壮大到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后的逐步调整,其自身在逐步壮大的同时也为中国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整个社会的不断发展,原有公共卫生体系逐渐暴露出种种不适,尤其是2003年暴发的SARS充分暴露出中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固有弊端。笔者认为从制度的角度来重新认识中国的公共卫生应是解决其原有痼疾使其重  相似文献   

5.
王江然 《前沿》2012,(8):102-103
建国初期,全国城乡卫生条件极差,全国城乡诸多传染病流行,严重威胁到广大民众的生命健康,成为共和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党和政府从容应对,采取果断措施,建立了疫情监管机制、政治动员机制、组织保障机制和媒介宣传机制,迅速消除了"四害"威胁,并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对此后新中国卫生防疫事业和社会进步事业提供了宝贵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合全民健康国家战略实施和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需要,我认为应从国家战略层面,完善我国公共卫生常态管理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模式。目前我国公共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公共卫生体系缺乏整体设  相似文献   

7.
吴鹦 《江苏政协》2010,(2):49-51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根本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溧阳市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各级公共卫生机构设置、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着力提升服务功能,初步构建了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公众对健康需求的日益提高,加快健全公共卫生体系仍然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焦红 《政策》2012,(1):69-71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中五项改革重点之一,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近年来,我省以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重点,从优先满足城乡居民基本健康需要入手,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公共卫生服务差距,努力使公共卫生服务的阳光普照荆...  相似文献   

9.
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对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目前,以湖北武汉为中心而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经布及全国,全国多地实行了最严格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张政发[2009]145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有关单位:为全面落实公共卫生工作任务,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按照省卫生厅确立的管理机构下基层,疾控机构进医院,健康教育进家庭的总体  相似文献   

11.
"非典"与"新冠肺炎"是倒逼我国公共卫生系统改革的两个重大事件。前者推动了公共卫生体系重构,后者将推动公共卫生治理现代化改革。未来应着重建立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治理体系,破除一元管理格局,建立公众、社会与市场参与机制,完善风险预警机制,以及构建现代化应急储备体系。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体系需要强化公共卫生职能,加强"医防"协同发展,应急救治体系采取平战结合的运行模式,提高应急扩容能力。此外,应建立全民健康教育体系,加强传染病防治和应急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的应急素养。  相似文献   

12.
7月24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公共卫生工作、确保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这是省人大常委会2020年新增的立法审议项目,也是在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之际,省级人大常委会率先作出的全面加强公共卫生工作的决定,进一步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筑牢人民健康安全线。  相似文献   

13.
人们常把健康比作"1",车子、房子、票子等都是后面的那些"0"。如果没有了前面的"1",后面再多的"0"也将失去意义。这本是一个浅显的道理,但在竞争的压力下,许多人却走上了舍本逐末的歧途。令人担忧的是,这样的状况越来越多地被强加在孩子们身上。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20,(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要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我们要自觉把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放到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布局、放到"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  相似文献   

15.
导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人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影响,我们要从此次疫情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进一步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为保障人民健康构筑牢不可破的坚固防线。  相似文献   

16.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稳定。“非典”的流行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目光正在转向疾病的预防。而预防的实践证明,以下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群测群防群控;社区诊断。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与国家公共卫生安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共卫生服务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保护伞”,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安全阀”,是社会政治稳定的“稳压器”。全球化加剧了公共卫生安全的危险因素,迫使我们要更加重视非传统安全因素。加强公共卫生安全必须强化政府对公共卫生的领导责任;建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加强公共卫生领域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8.
公共卫生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通过公共政策和保障措施,创造公共健康环境和条件,改善和促进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状况的一项基本的管理和服务职责。公  相似文献   

19.
刘激扬  ;田勇泉 《求索》2008,(2):74-76
对政府来说,实现公共卫生资源公平配置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公共卫生资源公平配置不仅是政府道德实践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实现社会利益关系和谐的重要手段。在公共卫生资源公平配置过程中,政府应当不仅要保障个人基本权利及其公平性,而且也要保障个人的健康权利及其公平性。为此,政府责任在实践层面就体现为:制度的道德化和责任的制度化。  相似文献   

20.
《辽宁人大》2010,(5):9-9
英国:实施国家财政支持的公共卫生体系。英国用于公共卫生方面的资金绝大部分来自所有纳税人。NHS是英国最大的健康卫生组织,每年运行资金大约500亿英镑。近年来,英国在公共卫生领域灾难频频,疯牛病、口蹄疫、猪瘟、流感等的流行,不仅严重打击了英国畜牧业,也对公众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在处理上述危机的过程中,英国政府通过不断改进和调整,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应付各种严重流行病的机制和网络。英国的公共卫生监测防范网络主要由中央和地方两大部分组成。中央一级机构包括卫生部等政府职能部门和全国性专业监测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