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民问题是普遍的历史存在,也是困扰中国历代统治者的一大社会问题。“农民定,天下安”。一旦农民失去物质生产资料而被抛出正常的生活轨道成为无所依归的流民,就会对社会形成爆发性冲击波,引发社会震荡,甚至成为王朝更迭的主导力量。历代统治者,都不敢漠视对流民的控制问题。穿越时空隧道,聚焦历史上流民问题的控制模式,或许能捕捉到较有价值的信息、经验或者是教训。施控“三部曲”流民,从理论上讲,是社会控制的对象;统治者是社会控制的主体,它通过控制指令对流民实施控制。控制目标不外乎“三部曲”:控制流民的生成、控制流…  相似文献   

2.
治乱循环的“历史周期率”是人们可以观察到的历史事实,又似乎是人们难以走出的“迷津”。历史周期率作用的根本原因是统治集团失去民心,丧失政治合法性所致。那么,统治者为什么会失去民心,又是怎样失去民心的?统治者丧失民心是有以下认同危机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价值认同危机。民众对统治者倡导的价值观念予以认同,是赢得执政合法性的思想基础。因为民众对现成制度的认识,对统治正当性的理解,都是从统治者提供的价值理念中获得的。统治者要维护自己的统治,必然要对民众灌输自己的价值观。当统治者的价值观被人们普遍接受,其统治就具有合法…  相似文献   

3.
道德脆弱的根源何在──儒家宗法伦理与犹太宗教伦理比较中国社会科学院周国黎道德滑坡问题是人们当前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但在研究其原因时,认识却各不相同,有的说是“文化大革命”,有的说是“市场经济”。我则认为,这类社会历史的变化,只是构成了对道德的历史冲击...  相似文献   

4.
卢璐 《青年论坛》2014,(2):145-148
唐代以来,在统治者扶持下,崇老崇道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特别是在唐玄宗时期,把道家道教推向全面发展的繁荣时期。唐玄宗也成为第一个亲自注疏《老子》的皇帝,在《御注道德真经》和《御注道德真经疏》中,玄宗以“妙本”思想为理论基础,深入分析研究《老子》中的政治理论,也就是“帝王理身”与“无为理国”思想。  相似文献   

5.
黄杨 《前沿》2002,(8):118-121
“德主刑辅”是中国传统“德法兼治”的主导倾向 ,“封建礼治”是中国“德主刑辅”的历史根源 ;“法主德辅”是西方传统“德法兼治”的主导倾向 ,“民主意识”是西方“法主德辅”的历史根源。中西方传统“法律”的历史差异在于法律的来源不同、法的约束力不同、权力的制衡不同、奉行的宗旨不同 ;中西方传统“道德”的历史差异在于道德的权属不同、道德的观念不同、主体的个性不同、道德的存量不同。  相似文献   

6.
李桂梅 《湖湘论坛》2003,16(2):85-85,93
鲁迅先生在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里 ,以狂人之语 ,辛辣的文字 ,一针见血地戳穿了封建伦理道德“吃人”的本质 ,发出了打倒吃人礼教的强烈呼声。在《狂人日记》中他写道 :“我翻开历史一查 ,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 ,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1 ]这种吃人的礼教突出表现在家庭伦理关系中 ,即夫权和父权。鲁迅先生对“节”、“孝”等道德观念进行了批判。“孝”是封建道德的一个重要规范 ,鲁迅把被封建统治者扭曲了的所谓孝道与封建君权…  相似文献   

7.
周育平 《湖湘论坛》2001,14(6):50-52
所谓官德,即是指干部道德。早在西周,人们就认识到官德建设的重要性:“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①这即是说,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必须要有高尚的道德,只有取得民心才能统治长久。孔子认为,君主的德行是统治的根本,孟子也提出过“以德服人”的王道思想。先秦原始儒家伦理,就其本质来说还不是封建性的,它强调的不仅是一种双向互惠互动的人伦关系,而且还必须以在上者尤其是统治者的率先垂范为前提。中国封建伦理的真实形态是董仲舒的“三纲五常”论。“三纲”使伦理关系完全服从于封建政治关系,使双向的君臣、父子…  相似文献   

8.
吴磊 《求索》2014,(4):80-85
孟子的善治思想是指以他的“性善”论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有关社会政治活动所应遵循的价值精神思想。他从人的内心亲证善端,并以推广内在善端的方式来论证人性善,为善治思想提供了哲学基础;以追求“仁政”为最高行政目标的善治理想为统治者提供了善治的基本规范;他追求以“养浩然之气”为基础的道德自律,主张清心寡欲、改过自新、道德磨砺等修养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民省 《前进》2004,(2):46-46
所谓权力道德,是支配权力运作和行使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以及道德行为实践的总和。它既表现了社会对领导干部运用权力所提出的道德规范,又反映着领导干部在权力行使过程中所应追求的价值目标、道德人格和精神境界。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认为:“政者、正也”。他把公正、正直看作是统治者最高的道德规范;还指出,“为政以德,比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在中国古代廉洁被视为“国之四维”、“仕者之德”,其重要性被推到“为政之本”、“为官之宝”的高度。目前,在社会上存在着这样一种认识,即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要消除权力腐败只…  相似文献   

10.
陈小葵 《求索》2008,(4):22-24
“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奉行的基本政策。“抑商”政策的长期推行,其背后的动因并非如有论者所谓的是出于统治者对商人和商业的偏见或好恶,而是有着历史必然性;并且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抑商”也并不意味着对商人和商业不加区分地绝对排斥和打击——它针对的对象是“私商”,对“官商”,统治者不仅不“抑”,反而予以保护和扶持。为了保证专制王权能够始终有效地控制商业这一国家的经济命脉,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国古代社会最终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而且富有弹性的商业统治策略。  相似文献   

11.
德国政治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对民众的政治教育工作。如同其国家的历史一样,德国政治教育的历史也长期处在不断的分裂与融合之中。政治教育总是服务于统治者特定的政治目标,导致其伴随每一次社会政治变革与政治秩序的更迭,而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如君主专制时期的“臣民教育”(Staatbtirgerliche Erziehung)、魏玛共和国的“基于国家和民族的政治教育”(Staatund Volk Bezugspunkte politische Bildung)、纳粹统治时期的“政治教化”(Nationalpolitis -che Erziebung)以及当代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民主政治教育”(demokrafischer politischer Bildung)。  相似文献   

12.
李进  李潺 《求索》2007,(1):153-155
《老子》哲学以“自然”为最高价值理念,而“自然”乃自本自根、自主、自成、自由之义,深蕴主体性思想的义理,故《老子》哲学实为一主体论思想体系本体之“道”下贯于个体生命而为人之德性,道之“自然”遂成为德性的本质内涵,修道成德实即道德主体性的实现与挺立。“道”落实于社会政治领域而为政治之最高原则,而“自然”亦最终指向被统治者民,民“自然”的观点意味着人民乃是政治的主体;作为民“自然”的逻辑归结,“无为”则指向统治者君,为其执政准则。“无为”之治本质上系民意政治,透显着消解统治者政治主体性以凸现民众政治主体性的诉求。  相似文献   

13.
设置“三种考场” 培养优良考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章记 《公安教育》2007,(2):52-53,56
<正>考试作弊古而有之。从隋朝建立封建科举考试制度以来,考试作弊现象就屡禁不止,且手段不断花样翻新,严重影响科举文官选拔制度的威信,败坏了社会风气。为遏制考试作弊现象,各个朝代的统治者和教育家从“道德倡导”和“制度惩处”两个方面提出过许多对付考试作弊策略,但考试作弊还是  相似文献   

14.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察当今世界,观察当代中国,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思想对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精神 毛泽东强调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毛泽东选  相似文献   

15.
中国自古以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渗透在文化、制度和道德之中,对中国社会历史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研究传统的礼仪道德,既有总结传统道德的历史价值,也有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代价值。一 礼仪道德的历史地位礼仪道德在我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  相似文献   

16.
司马光哲学与政治思想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涛  范立舟 《求索》2007,(6):119-122
司马光为儒家学说寻找到一个形而上的本体层面的根据,它是一种能动的精神实体。司马光的“万物皆祖于虚”说与张载之“太虚即气”说有很大的不同,此处的“虚”,实则某种作为世界本原的精神性的存在,即视同“太极”,其基本思想是“中正”,“中正”维系自然与社会的和谐。而其政治理念的基点在于首先使最高统治者具备超乎常人的道德责任心,“仁”、“明”、“武”三者是为治之要。  相似文献   

17.
一、儒家的“德治”思想 我国古代儒家创始人,孔子最早提出“德治”思想,它是针对所谓“政”治、“刑”治思想而发的。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强调了道德、礼义的思想教育对治理国家的极端重要性和优越性,在他看来,这样治理国家、管理人民比之单纯用行政、法律手段要优越,它能使人民更好地自觉遵守政府的法令,并提高了人民的思想素质。要实行“德治”,在上的统治者、管理者必须首先“自身正”;自身首先能遵守道德、律令,对人民起率先垂范作用。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  相似文献   

18.
综观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历史,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都十分注重党自身的道德建设问题。当然,在党的道德建设过程中有成功,也有失误。江泽民提出的“以德治国”思想既是对毛泽东、邓小平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0多年来道德建设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在现阶段确立了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方略,这无疑是正确的、必要的。我认为,在实行依法治国的同时,我们又不能忽视道德的作用。历史上的治国之道,有德治主义和法治主义的区别,但德治主义没有完全排斥法治的作用,法治主义同样也没有彻底否定德治的价值。早在西周时期,当时的统治者就提出了“明德慎罚“的思想,具有了对德治与法治关系的自觉意识。将“德“推崇为治国首要条件的儒家,主张“为政以德“,把道德教化作为治国之本。“德,国之基也“。“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实际上,历代儒家的代表人物在崇尚道德教化的同时,也极为重视法治。孔子是儒家伦理道德思想  相似文献   

20.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毛泽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作为的政治家无一例外把统治者与人民大众的关系比作“舟水缘”。《孔子家语’五仪解》说:“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