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已陆续进入生育高峰,张扬、自我、青春的气息还在稚嫩的脸上荡漾,猛然间要从“独生子女”开始为人父母,当年的“小太阳”们能顺利实现这种角色转换吗?在怀胎十月换来新生命呱呱坠地之后,他们怎样养育孩子呢?  相似文献   

2.
独生子女政策对青少年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国这样一个特别看重家庭、特别看重子女的国度,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为广大的父母、家长、以及整个社会所关心。随着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以“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为重要内容的现行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社会中的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行生育政策不仅有效地缓解了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过快的增长速度对我国现代化发展所形成的人口压力,同时也使得与家庭结构变化紧密相关的青少年教育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形成了一些新的特点。独生子女及其教育的社会关注由于实行以“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为主要内容的生…  相似文献   

3.
高端参考     
《干部人事月报》2011,(3):22-22
中国人必须有价值观自信现在不少人都在批评中国是一个"礼崩乐坏"的社会,主流价值甚至已经崩溃。事实是这样的吗? 中国传媒大学舆情研究所副所长何辉发表文章指出,不可否认,中国社会确实出现了消费群体的碎片化以及价值观的多元化,但中国传统的主流价值依然是稳定的。比如,有人驾车撞人后说“我爸是李刚”这样的狂语,立即招到社会的谴责。  相似文献   

4.
郭萍 《理论月刊》2015,(3):132-136
独生子女家族企业的传承问题是中国一个独有的话题.论文简要回顾了计划生育政策下独生子女家族企业的产生及大致规模,然后从所有权传承与管理权传承两方面入手,对独生子女家族企业与多子女家族企业的传承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经研究发现,与多子女家族企业相比,独生子女家族企业在股权传承上具有先天优势,且信任半径的扩大有助于吸纳更多的管理人才辅佐接班人.但在接班人的培养与甄选环节上,独生子女家族企业面临更大的风险与劣势.不过,考虑到独生子女家族企业群体较小,其存在的潜在风险不会从根本上危及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广东民政》2010,(9):6-7
“421家庭”问题多多 “自身难保”的“80后”到底有多难? “80后”一直被视为幸福的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疼爱有加;大学扩招,很多成绩平平的人也能拿到本科学历。然而“80后”们慢慢发现,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让他们承载起家庭的全部希望,成为压力最大的群体,甚至成为充满争议的一群人,社会对他们褒贬不一。  相似文献   

6.
政府要回答人民的是:下一个世纪我们会继续富起来吗?会富裕到什么程度?地区之间的差距怎么办?收入分配的差距会拉大吗?“共同富裕”会实现吗?腐败现象会不会更加严重?在世纪之交,党和政府要回答人民的第一个问题是:在下一个世纪,中国人民是否能够继续富裕和能够富裕到什么程度;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确定的,又不是那么确定的。说回答是确定的,是因为从改革开放20年的历史看,我国经济发展达到确定的目标是完全可能的。大家都很清楚,从SO年代初,我们确定“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以后,我国经济的轨迹一直是顺利按照这个设想进行的…  相似文献   

7.
“我真的是一个领导者吗?” “我真的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吗?” “我真的是一个大家认可的领导者吗?” “我能给下一代领导者什么样的忠告呢?” 尝过做领导的辛酸滋味的人,一定都反复问过自己同样的问题。相信每个领导者一定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独自留在没有开灯的漆黑的房间.看着窗外五彩斑斓的街景,苦思冥想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艰难抉择的一瞬间,不禁向幽暗的夜空抛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是父亲.这时候会怎么做?如果是我最尊敬的某某人,在这种情况下,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被一些专家称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第一难题。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人大常委会认为,外来民工子女作为新出现的就学群体,已成为国民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妥善解决他们的就学问题,保证每一个流动人口子女都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离开故土涌向城市务工,他们当中大部分人将子女留在农村,于是,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形成了。农村“留守儿童”与其他城市孩子一样.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成长的状况如何?怎样确保他们健康成长?本文结合南宁市的实际,试着从以上两个方19.29%。  相似文献   

10.
“要生育还是要生存”、“房奴+孩奴=一生为奴”——类似的苦涩调侃近来在中国80后群体中引发了空前共鸣,也催生了一个新名词——“孩奴”。所谓“孩奴”是指父母一生都在为子女打拼,为子女忙碌,失去了自我价值的生活状态。如今的“孩奴”恐慌症在中国的年轻人中迅速蔓延,不敢生、  相似文献   

11.
三岁的明明抱着一大罐巧克力,气势洶洶地向面前笑嘻嘻的父母宣佈说:‘这都是我的!你们谁都不许吃!’这是在一张漫画里一个备受父母和祖父母宠爱的独生子女形象。它警告人们: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只会导致他们变得任性、自私、生活能力差和脾气坏。一九七九年中国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以来,据调查,现在十三岁以下的独生子女已达三千二百万。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已成为一个引起国家和社会普通关注的问题。一些西方记者说,中国正在产生‘一大群“小皇帝”’,但是中国许多教育专家,如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史惠中女士认为:‘问题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麽严重,不是独生子女就必然成为“小皇帝”,一切决定於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2.
《民主与法制》2010,(13):30-31
近年来,我们有不少高级法官和高级检察官因腐败而落马,令人震惊。这些法官和检察官的心灵已经被金钱腐蚀了,他们还能有司法良知吗? 什么是“司法良知”?我发现“人民”确实是我们社会生活中出现率极高的一个词语。在中国,叫“人民”的东西一般都是最好的,或者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从“扶不起”反映的群体无意识到频繁出现的“最美”现象中人性光辉的绽放,从染色馒头、郭美美事件引发的社会信任危机到欧兴国老人“活着要为牺牲的战友守墓”的执著坚守,从两岁女童小悦悦两次碾压多名路人从她身边走过却未施援手到拾荒“老太”毫不犹豫地伸手施救,从屡屡发生的道德事件到大张旗鼓地评选表彰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十大感动中国人物”,2011年,道德注定成为人们关注和热议的焦点话题。面对冰火两重天,人们扪心自问,是社会太坏,还是我们自己不够善良?是权力太蛮横,还是我们自己太漠然?是企业太强硬,还是我们自己不够坚强?不管怎样说,从社会道德建设的角度看,民众关注和讨论道德问题都是一件好事,因为这充分说明大家对于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期待和信心。那么,当前社会的道德状况到底如何?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和理解道德现状?作为一个公民,我们又如何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贡献力量呢?本刊特别策划推出此专题。  相似文献   

14.
人口老龄化正在成为我国新的基本国情以及未来很长时间必须面对的重大社会问题,客观了解国人的养老需求、积极应对老龄化是当下学界和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独生子女是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过程中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独生子女的父母逐步迈入养老阶段,独生子女在传统家庭养老中正面临持续压力。本文使用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通过对独生子女的分布特征进行整体性描述,进而深入分析独生子女群体对其父母养老偏好的差异性特征。研究发现,独生子女相比非独生子女更倾向于社会养老模式;在独生子女内部,非农业户口、东部地区、女性、更高学历和更高收入的群体更倾向于社会养老模式。进一步了解独生子女的养老责任观念,有利于客观认识传统孝道文化中家庭养老的影响,为独生子女群体父母的养老谋划更为友好的养老政策和保障措施,以更好地迎接中国的人口结构转型和老龄化社会。  相似文献   

15.
家庭道德教育行为偏差与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子女成才的源头。家庭教育是个非常古老的话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把“齐家”作为“治国”的重要前提条件。家庭具有重要的教育职能,家庭教育、家庭道德状况如何对子女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大的影响。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发挥家长的主导作用,已成为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一、家庭教育偏差种种1.家长对子女包办代替。由于中国特有的独生子女现象的出现,以及传统的家庭观念,子女“成龙”、“成凤”是家长的共同心愿。他们对子女的期望值往往过高,急于求成思想严重,很多家长对子女的生活、学习包办…  相似文献   

16.
1999年,中国已经进人口老龄化社会。预计2010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比重将达12.37%,2026年达到20.27%。中国是一个具有两千年儒家文化传统的国家,“孝”是基本社会伦理之一;在西方,老年的收入和生活一般依靠退休金、政府和社会福利机构,子女负的责任很少。费孝通先生把它称之为“空巢”模式,把中国的养老模式称之为“反哺”模式。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趋势。发达国家开始人口老龄化的时间较早,目前,它们的老龄化程度都较高。1999年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开始进入老年人口类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过去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7.
《劳动保障世界》2008,(4):36-37
1、我家是“低保”家庭,听说有免费为“低保”家庭子女提供培训的,想问一下这种培训是完全免费的吗?如何报名?  相似文献   

18.
日本的社区警察广仁“伊藤先生吗?打扰了。”一个星期六早晨,成田警佐出现在伊藤家门外,进行入户访谈。“从上次访谈到今,是否换过工作?”“电话号码和传真号码有无变动?”“买车了吗?”“最近身体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有没有需要我帮忙的事情?”问题一个接着...  相似文献   

19.
法律的目标应该是“扬善抑恶” 《新周刊》:你如何看待中国社会出现的道德危机? 郑永年:什么叫社会呢?一个人不叫社会,三个人以上叫群体,群体要想生长在一起,就需要道德。没有道德的群体不叫社会,没有道德个人是生存不下去的。《新周刊》:道德国度却面临着道德危机,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独生子女“代”已成为了中国一个独特而庞大的社会群体。独生子女“代”的概念的形成,也预示着一个全新的社会家庭结构正向我们走来。当代家庭的结构和规模、功能以及成员间的关系也都因此正在发生着改变。中国的家庭结构所发生变动,它对整个社会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