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会议实现领导意图,是领导者必须掌握的一项工作方法。作为领导者,你不可能不开会。你的咨询、决策活动,要依靠会议;你的工作部署,要依靠会议;你与下属、同事的交流、沟通,要依靠会议。可以说,没有没有领导参加的会议,也没有不开会的领导。领导者不能患“好会症”,上“开会瘾”,应尽可能地少开会,做到没有明确议题的会不开,没有充分准备的会不开,可开可不开的会不开,与自己工作关系不大的会不参加。当然,总有一些会是非开不可的,在这种情况下,领导者的职责就是要保证会议取得成效,组织好会议。要保证会议的成功,必须做到“十戒”:一戒无关人员入会。对参加会议的人员要严格审查,不能让与会议议题无关的人员参加,不能让对会议议题不熟悉、不关心的人参加。无关人员对会议议题不负任何责任,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2.
开会,是领导者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领导者都要开会。就某一层次的领导者而言,开会有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被动参加的会议;另一种是主动召集和主持的会议。前一种会议,由于许多事情非自己所能驾驭,说了不算,开好开不好与自己也没有直接的关联,没有过多的“须知”,按要求如期出席就行了;而后一种会议,从议题、议程到时间都是自己说了算的,开得成功与否和成效大小在很大程度上与自己的驾驭水平有关。因此,确定召开一次会议之前,必须三思而后行。就一般而论,下面一些原则是必须遵循的:  相似文献   

3.
由于环境、气氛、内容、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原因,领导者在主持会议时会遇到各种各样影响会议正常进行和取得良好效果的问题,其中最常见的几种“病”是会议冷场、会议争执和会议跑题。医治好这些“病”,会议才可能取得预期效果。一、“烘热”冷场会议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会议开始了,主持人发表了简短讲话,需要与会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了,可会场内气氛却冷冷清清,很少有人发言,或根本没有人发言。这时,应根据造成冷场的不同原因,采用灵活的方式活跃会场,激活死寂的气氛。  相似文献   

4.
“群众”,泛指人民大众,数量多而成份庞杂;所以,群众反映各异是情理中事,领导者要善于倾听与分析群众的各种意见、呼声和反映,采纳其中实事求是的反映,改进工作。但是,近年来有一种“群众反映”却很须一辩。一名中年知识分子要被提拔了,马上就会有人向领导者提供信息,“群众反映”此人“骄傲”;一位歌唱演员不中某领导的意,随  相似文献   

5.
常言道:“会说的不如会听的。”1978年,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著名讲话中指出:“一个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这句话虽是从发扬民主、解放思想的角度讲的,但也说明了领导贵在会“听”的道理。一个不善于听群众讲话的领导者是很难做到察民情、顺民意,赢得群众尊重的。领导者只有做到会“听”,才能与人沟通,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凝聚群众智慧,推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倾听”时贵在“谦听”。是否善于倾听,是衡量一个领导者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领导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毋庸置疑,没有时…  相似文献   

6.
会风如何反映着党风、政风,值得重视,值得研究。毋庸讳言,这些年来我们的不少领导同志确实养成了在大小会议上“念稿子”的习惯,似乎不念稿子就没办法讲话,就像老年人离开“拐杖”不能走路一样。他们总认为这样做省事、省力、稳当、可靠。殊不知,念来念去,层层“克隆”,使得形式主义盛行,空话套话泛滥,不仅使会议开得沉闷呆板,也使得领导者逐渐变得懈怠慵懒。这种现象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7.
“听话”是领导工作的基本内容。决策前领导者要听上级有什么指示,听下级有什么意见,听群众有什么反映,听参谋部门的分析比较;使用干部之前,要听考察人的意见,听监督部门的看法,听其他领导以及群众的评价,等等。离开了听话,领导者就失去了重要的信息来源,领导工作就失去了科学依据和前提条件。会“听话”是领导者的基本功。计划是否周到可行,决策是否正确,用人是否得当,都同是否会“听话”有关。俗话说:听话听音,锣鼓听声。要听得出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忠与奸;要听得出公正与偏私、自谦与自吹、褒扬与谄媚、批评与攻讦…  相似文献   

8.
负效应会议即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且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的会议。比如,层层照套、照本宣科的“应付式”会议。短会长开、不讲规则和效率的“消磨式”会议,长期议而不决、不了了之的“求解式”会议,以开会为名、行利惠之实的“利乐式”会议,等等。问何以为此,答曰:一是一些领导者思想观念的传统性。总认为跟着学、照着办不会有风险,讲对了有成绩,讲错了无责任;二是机构臃肿的多层性,不开会就不能显示“庙”的存在,又怎能说明“和尚”撞了钟,加之职责不清而引起的成群“和尚”乱撞钟,积小声而成大声,基层被震耳欲聋,怎能招架得住;三是一些领导者工作上的懒散  相似文献   

9.
“见识”,指见闻和知识。一个人的见识如何,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事业上的成就大小。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领导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见识?我认为要有“四见”和“四识”。 主见。领导者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拿主意,作决策。这就决定了领导者遇事要善于思考,形成独特的科学的主见。无疑,领导者在作决策时必须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努力发扬民主,充分听取广大群众和领导班子中各位成员的意见和建议,但这决不意味领导者可以没有主见,而是恰恰相反,越是发扬决策民主,领导者越要有自己的见解,越要多谋善断。因为人们各自生活的经历、所处的位置,以及年龄、性格、自身利益、看问题的角度等多方面的差异,对同一事物、同一问题往往有不尽一致的认识和看法,有时甚至截然相反。在这种情况下,领导者一定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善于对各种意见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综合,善于从“多谋”中下定决心,作出决断,选出最佳方案,做到“两利相较取其大,两弊相较取其小”。如果领导者毫无主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那么在对立的意见面前就会手足无措,无所适从,这样不仅很难作出正确的决策,而且往往因为优柔寡断,举棋不定,而丧失时机,贻误大事,导致事业受挫或失败。  相似文献   

10.
不论古今,但凡是个领导者,应该重视“人言”。当然,对于顺从和赞扬的“人言”,是乐意听的。但如果是批评之言,“逆耳”之言,听下去就不那么容易了。按说,喜听“顺耳”之言不喜听“逆耳”之言,也是人之常情,但对于领导者来说,能不能听“逆耳”之言,却是能否为政贤明的一个重要条件。翻阅历史,不难发现一个规律:为政者不听“逆耳”之言,偏信顺耳之言,必然会堵塞言路,最终造成乱世;反之,为政者不怕“逆耳”之言,从谏如流,必然会广开言路,进而开创治世。史载,周厉王为政残暴,国人议论纷纷。于是厉王广派密探,重惩批评时政者。一时路人“道路以目…  相似文献   

11.
如何对待亲手提拔的干部,是一个敏感也颇受关注的问题,这里提供几种思想方法: 一视同仁,不分亲疏 亲和疏是相对立而存在的,一般情况下领导者对亲手提拔的干部似乎感情更近,而对非亲手提拔的干部心理距离就远点。这就要求领导者用理智战胜感情,用等距离的交往,客观、公正地处事准则来“调和”这对亲与疏的矛盾。如果领导者划小圈子,搞亲亲疏疏,就会极大地挫伤干部的积极性和进取心,从而对工作造成不利的影响。领导者在对  相似文献   

12.
现代领导者都希望自己在下属心目中有一个良好的形象。那么,现代领导者应注重哪些形象的树立呢?第一,树立领导品德形象。品德形象,居于领导者形象的首位。对于现代领导者来说,品德反映在他的一切言行之中,优良的品德是领导者激励下属的前提与条件:不仅会使下属产生敬爱、敬佩、信服感,而且也会令下属自主自觉的向其学习、效仿,起到激励他们坚定信念、扎实工作的作用。如果领导者仅注重“才”的提高而不注意“德”的培养,便很难得到下属的拥护,良好的品德形象也就无从谈起。第二,树立领导才学形象。一个有智慧的现代领导者,必然…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古人云:“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凡欲服从者,必兼有威信。”片面强调“权”,认为有了权,就可以使部属服从,结果就会出现不能服众,造成领导工作的被动。这说明,领导者应注意在工作中不断提高和巩固自己的威信。 一、领导威信的含义  相似文献   

14.
领导艺术     
领导者即兴 讲话的技巧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即兴讲话由于摆脱了文稿的约束与限制,从时间和空间上拉近了讲话者和听众的距离,因而给人以感情上的亲近之感。即兴讲话既是领导活动的一种方式,又是公众评价领导者能力水平的一个尺度。所以领导者应该注意即兴讲话的技巧。 心理学研究证明,目光交流是人类情感交流的最佳方式。即兴讲话的主体由于摆脱了文稿的束缚,讲话者的目光就会游离于桌面而移向听众。这种目光的对视,实际上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由于讲话者目视听众,听众有了一种被领导者“放在眼里”的感觉,于是便对领导者有了…  相似文献   

15.
陈梦晖 《新湘评论》2007,(11):64-64
领导者,群众之首也,必须具备与众不同的素质、非同一般的才干。最重要的是具有“五需”。 理论上需要清醒。理论是开启智慧的“钥匙”,是祛除愚昧的“利剑”。没有理论上的清醒,就难以有政治上的成熟。领导者执政能力高低都是以理论底蕴厚薄为前提的。唯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升华,才能站在认知世界、改造世界的制高点。只有正确掌握和运用科学的理论,我们在茫然无措的时候才会豁然开朗,山重水复的时候才会柳暗花明。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证领导者有时间和精力履行职责,应当推行“例外原则”。所谓“例外原则”,就是领导者只管条例、规章制度中没有规定的“例外”的事情,凡是已有规定的,就由秘书或职能部门按章办事即可。贯彻这个原则,可以使领导者减少对日常重复性工作的指挥,集中精力抓大事,同时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开局是件难事,也是件大事。有了良好开局,后继工作就好做了;有了良好开局,领导威信便有了基础,人心就会得以归拢,工作也会容易、顺畅起来。所以,新任领导要在新岗位上“烧旺三把火”、“踢响头三脚”,如下要领不能不知:一、指导思想体现“四宜”一日进入角色宜快。领导者担仟一个新职位.或从事一项新工作,都需有一个适应期,以了解情况,进入角色,而迅速发展变化的形势和繁重的工作任务,又不允许这一适应期过长,不然就会造成工作的停滞和被动。因此,新官上任.要有只争朝夕和甘为人徒的精  相似文献   

18.
领导者人格问题,看似领导者个人品格修养问题,实则与政风有着直接联系。领导者人格过硬,才有过硬的政风,才有威信,才能“一呼百应”,更好地带领导群众去奋斗。 中国古代(魏徵《太宗十思疏》)载“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领导者人格问题,应当是领导者从政的“根本”、“泉源”、“德义”。本人就领导者人格与执政的关系谈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9.
领导者工作错综复杂,要从中理出头绪,正确决策,必须注重“耳闻、目睹”。其中“耳闻”尤其重要。在调查研究中听取真实之言。毛泽东同志曾经生动地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领导者在深入基层调查中可得到基层的第一手材料,而这些材料恰恰是在机关或领导岗位上所难以听到的,也正是这些材料往往对领导者正确决策有较大的辅助作用。尤其是当遇到比较棘手的问题时,领导者不妨把手头的工作放下,到基层走一走,到乡村、到工厂、到企业看一看,到人民群众中听一听,也许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在与人争辩中听取逆耳之言。敢与领导争辩…  相似文献   

20.
张方平 《党课》2008,(9):127-127
敢不敢用“有争议”的干部,会不会用“有争议”的干部,既体现着领导者的用人水平,也体现着政治风气的走向。因为在选拔任用领导干部、调整领导班子的过程中,总会出现对所涉及的干部的各种不同说法和反映。如果只要干部“有争议”,就简单认为该名干部不宜重用,就容易把一个人才埋没了,可能影响事业的推进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