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铭记西柏坡     
沐浴着春天的阳光,我来到西柏坡。走进西柏坡,迎面是纪念馆前五大书记的铜铸像。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五大书记意气风发,从容坚定,迎风沐雨,屹立天地。每一个来到西柏坡的人,都会在这铜像下留影。在我的眼里,这青铜的塑像,仿佛横空出世,洋溢着巨大的胜利喜悦和刚毅的英雄风尚,给人以强烈的力量和震撼。“屋内,一盏明灯亮,窗外,万树石榴红。”漫步在这革命的圣地,一种圣洁的情愫总在我的心中上下浮动。这几年,前来西柏坡参观的游客大增,有的是到七届二中全会会址举行党的组织活动,有的是前来瞻仰党中央旧址,有的是来观光旅…  相似文献   

2.
《湘潮》1991,(3)
“法律是要每一个人都遵守的,你毛岸英、刘思齐也不能例外!”中央机关到达西柏坡以后,毛泽东住在西柏坡。毛岸英住在东柏坡,有一天,不知为什么,毛岸英竟赤着一双脚丫子,来到了毛泽东的院子里。毛泽东见他光着一双脚丫子,奇怪地问:“你为什么不穿鞋呢?”毛岸英对他说:“我没有鞋。”  相似文献   

3.
早就听同事讲,西柏坡的景色很美。因此,我特别期望有一天能亲眼看一看黄河那边的圣地西柏坡;看一看被誉为“天下第一坡”之美称的西柏坡;看一看被周恩来称之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这一天终于盼来了,1998年5月26日,是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50周年纪念日,我有幸前往西柏坡去参加庆祝大会,心里十分高兴。  相似文献   

4.
解读西柏坡     
范凌 《党史文苑》2003,(5):49-51
这是一个美丽的山村。但她的出名决非因为她的美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与蒋家王朝进行战略决战的关键时刻,她以天时、地利、人和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由此而著称于世,并吸引了2000万人前往学习、参观、瞻仰。2002年12月5日,西柏坡瑞雪飘飞,松柏苍翠,党的十六大刚刚选出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七位书记在总书记胡锦涛率领下,顶风冒雪来到西柏坡。踏着积雪,胡锦涛、曾庆红、刘云山、贺国强、王刚、徐才厚、何勇七位书记依次走进了解放军总部旧址,也叫做中央军委作战室。这是中央机关来到西柏坡后自己盖起来的,五间…  相似文献   

5.
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三日上午,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的时候,毛主席说:我们现在是进京赶考。周总理说:进京赶考,希望我们能够考得及格、合格,不能退回来,不能学李自成。一九九一年九月,江泽民同志专程来到西柏坡,重温了这段对话,并作了重要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二零零二年十二月六日,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又提到毛泽东的这一名言,并作了重要讲话。几代领导人一以贯之的“赶考”观,意义非常深刻。保持这种“赶考”状态,诚如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的讲话所言,有助于使我们“决不能自满,决不能懈怠,…  相似文献   

6.
1949年3月,毛泽东离开西柏坡的时候,说是“进京赶考”,他充分肯定中国共产党即将取得的伟大胜利,认为要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经历一场“赶考”。2013年,习近平来到西柏坡的时候,强调“赶考”还远远没有结束,之后他在许多场合多次重提“赶考”。  相似文献   

7.
把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源头追溯到1956年“八大”前后,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认识。有如上述,我不反对这种看法,并认为作这种探索研究是有价值的。但是在这里,着重阐述另一种观点,即把历史源头追溯到西柏坡(包括在这里召开的上述“九月会议”和七届二中全会),认为“西柏坡精神”包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精神。在我看来,这两种观点可以并行不悻,不必非此即彼。为什么说西柏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源头,“西柏坡精神”包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精神呢?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三大战设与三大转变…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西柏坡是革命圣地之一,是中国共产党“扭转乾坤”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我曾在那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日子,经历了从西柏坡到北京的不平凡的时期。近半个世纪以来,西柏坡情结一直让我魂牵梦绕,尤其是近年来报端  相似文献   

9.
走近西柏坡     
华木 《共产党人》2004,(9):51-51
西柏坡,令人心驰神往的名字。2月的一天,我来到了依山傍水、山川秀丽的革命圣地一西柏坡。放眼望去,山坡上残雪未消,而那一棵棵松柏已透出青色,仿佛在告诉人们,又一个新春的到来。  相似文献   

10.
西柏坡感怀     
今年9月7日,带着对革命圣地的无限向往,带着对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敬仰,利用到河北公出的机会,我来到了仰慕已久的革命圣地——西柏坡。在三面碧水环绕的西柏坡岭上,我走进了西柏坡纪念馆,西柏坡中共  相似文献   

11.
丰碑西柏坡     
傅光明 《党史天地》2009,(10):55-56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诞生88周年的生日。我随湖北省财政厅的处长们来到河北省平山县的西柏坡参观学习,接受传统教育。党的生日这一天。天空格外湛蓝,阳光格外娇艳。西柏坡就像一颗闪亮的明珠,镶嵌在太行山腹地、滹沱河北岸一个向阳的马蹄状的山湾内。它三面环广山,一面环水,连绵的群山像披上一层层绿毯;  相似文献   

12.
一位朋友曾经送给我几张照片,那是他在西柏坡参观时的留影,背景上群山蜿蜒起伏,苍松翠柏参差有致,山水相连,景致秀丽,实在令人神往。我就是从这些照片上认识革命圣地西柏坡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不满足陶醉在这些照片之中了。“纸上得来终 觉浅”,我渴求着亲身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参现一番。  相似文献   

13.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3,(10):F0002-F0002,F0003
2009年,石家庄市委党校紧密围绕省委“大西柏坡建设”的要求,研发出以“西柏坡精神”为主题的党性教育专题课程。2后,市委党校结合本地干部教育实际,多次征求全省西柏坡精神研究专家学者的意见,在“西柏坡精神”课堂教学专题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开发河北及周边红色资源和相关历史文化资源,精心设计。打造出了“‘重走赶考路’大型党性教育实践活动”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干部培训品牌。  相似文献   

14.
2002年12月5日,冀北大地瑞雪飘飞,松柏苍翠。新当选不到一个月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首次离京出行,亲率中央书记处的几位同志来到西柏坡。面对土墙泥顶的庄严会场,重温毛泽东当年的讲话,胡锦涛同志再次强调要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整个活动期间西柏坡没有插红旗,没有挂横幅,没有摆鲜花,没有铺地毡,胡锦涛穿的是一件洗得发白的旧棉衫,吃的是当地的家常便饭,并坚持在西柏坡住了一夜,亲身体会老区人民的生活。当天下午,胡锦涛一行来到西柏坡纪念馆,认真观看馆  相似文献   

15.
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中,我们深切地感到,党员干部有没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至关重要。大力弘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培育和发展起来的革命精神,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望。在这方面,我们石家庄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就是:形成于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西柏坡精神。因此,配合“两个活动”的开展,结合我市实际,我们调研组以“新形势下要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为题进行调研,以推动“两个活动”大见实效,推动西柏坡精神的传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篇值得一读的关于革命圣地西柏坡的文章。说它值得一读,一是指它在看似平静的语言叙述中一再地掀动起情感的波澜,并道出了不少鲜为人知的历史或现实的真实,而这历史或现实的真实大多具有感人的力量;二是指其在解读西柏坡时能够层层开掘这一党中央、毛主席进入北京之前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中心”包容的种种深刻涵义,且不乏作者见地和思想之光的闪烁。在过往的岁月里,我们曾经多次发表过有关西柏坡的不同体裁的文章。现在,又把这篇散文推出,我想,广大读者特别是广大的共产党员是会从中获得一定的教益,而且也会从中汲取到巨大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动力的。  相似文献   

17.
李春雷 《党建》2019,(4):56-58
正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在喜迎新中国70周年华诞的日子里,我禁不住再次回望,回望70年前新中国是怎样从西柏坡一路走来——寻着一汪烟波浩淼的春水,我又一次来到西柏坡。晚饭后,围绕着小山村我独自散步。寂静的夜幕里,四野无声。山里的月亮像是一位儒雅的书生朋友,与我形影相随,谈论古今。在旅游的喧嚣中忙碌了一天  相似文献   

18.
1949年3月23日上午,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的时候,毛泽东跟周恩来有一段著名对话,毛泽东说:我们现在是进京赶考,进京赶考,希望我们能够考得及格、合格,不能退回来,不能学李自成。1991年9月,江泽民同志专程来到西柏坡,重温了这段对话,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党同志必须始终坚持“两个务必”,并作了重要题词:“牢记‘两个务  相似文献   

19.
案头上的报纸散发着油墨清香,胡锦涛等领导同志在十六大闭幕不久专程前往西柏坡学习考察的消息,在我的心头荡起股股暖流。通过胡锦涛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活动中“言、行、穿、住、吃”的生活细节,我们深切感受到胡锦涛等中央领导以身作则,带头实践艰苦奋斗精神的朴素作风。一是位居普通。我们是来学习西柏坡精神和老区人民的优良传统,回顾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重温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的。在西柏坡,胡锦涛与老区人民的见面语可谓语重心长,朴实亲切。他把自己完全位居于普通一员。二是行之简便…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胜利闭幕后,新任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带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轻车简从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学习考察,重温了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重要论断,号召全党同志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在新形势下坚持做到“两个务必”,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而团结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