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当前,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中的作用愈来愈为人们重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然而科技成果还不是现实的生产力,科技成果要成为现实的物质形态的生产力还需要一个转化过程。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还是一个薄弱的环节,科技成果与生产之间的转化效益还很低,这已成为科技与生产之间的“瓶颈”问题。我国每年可产生约2万项科技成果,但是具有一定应用面的转化率仅为20%左右。所以,发展科学技术,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目前很重要的问题是解决好科技成果向生产的转化,提高转化效益,用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用。  相似文献   

2.
十三大报告立论的基础,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不澄清在这个问题上的模糊认识,就不可能准确地理解十三大精神。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一贯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一个国家处在什么历史阶段,归根到底要由它的生产力水平来决定。每一时代的人们,都只能以他们的前人所取得的生产力为基础继续前进,所以生产力是不能为人们自由选择的。同样,由生产力所决定的一定社会的历史阶段也是客观存在着的,它可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发展,却不能山人们凭自己  相似文献   

3.
由于科学技术具有居中性、二重性和局限性特征 ,因此 ,科技不能自发成为现实生产力 ,必须通过发挥管理的连结、把关和引导作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认为,分工体现着现实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发展状况,与社会历史的变迁及人的生存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人的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预设了某些基本形式的社会分工。分工与人的发展的契合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生产力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映现了人的发展由历史形态经现实形态走向未来形态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相似文献   

5.
胡伟  秦心忠  陈志琴 《唯实》2004,(11):29-32
所有制是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所有制形式和所有制结构如何 ,不仅关系到经济制度的取向 ,还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发展。一个国家应该实行何种所有制形式 ,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现实国情。邓小平指出 :“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 ,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就是不发达的阶段。”[1 ] 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适应这一基本国情 ,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以邓小平关于…  相似文献   

6.
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李斯特从国民经济学的角度,把生产力界定为由一系列科学技术、国民素质、社会政治状况及现有物质条件等因素构成的综合体。马克思在继承李斯特生产力理论研究价值的基础上,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对长期被李斯特忽视和遮蔽的视域进行了凸显和整合。二者生产力理论的这种差异,不仅体现了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现实要求,而且也充分表明发展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因此,整合李斯特和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强调生产力发展的民族性和阶段性,重视非物质生产力的价值,构建合理的生产力体系,对于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科学内涵 在现实中,人们在理解"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往往把"生产力"、"先进生产力"、"中国先进生产力"混淆.  相似文献   

8.
宗寒 《学习论坛》2013,(1):30-34
集体所有制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带有必然性。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决定了它必然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劳动者共同致富的现实要求决定了应该重视它的发展。集体经济给劳动者带来的利益是直接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符合我国生产社会化和生产力水平以及劳动者觉悟处于不同层次、具有不同要求的现实,能够极大地推动生产力发展。我国集体经济经过调整,已进入健康发展阶段,但总的看来,数量太少,比重过低,远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发展集体所有制经济,已成为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劳动者共同富裕的迫切要求。各地应积极采取措施,推动集体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认为,分工体现着现实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发展状况,与社会历史的变迁及人的生存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人的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预设了某些基本形式的社会分工。分工与人的发展的契合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生产力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映现了人的发展由历史形态经现实形态走向未来形态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客观的现实,也是历史的必然,对此表示怀疑的人往往这样寻找理论根据,他们认为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不符合生产力标准和马克思关于五种生产方式依次更替的理论,完全是由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这种外因造成的,是一种历史的偶然现象,不具有客观必然性。这种糊涂观念,动摇着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有必要加以澄清。一、生产力决定作用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生产力标准的理论根据在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起最终决定作用的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社会制度最终必须同生产力状况相适应,这是绝对的、确定的。否认这一点就会背离历史唯物主义。但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常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即先进的生产关系、社会制度并不一定是建立在最先进的生产力基础上,同一生产力状况可能形成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任志侬 《先锋队》2013,(23):38-40
企业作为人类迄今为止最高效的经济组织,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使潜在的生产力转换为现实的生产力,并不断创造财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发展影响和改变着世界的权力结构和财富分配,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元素。企业之  相似文献   

12.
在苏联最早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的是布哈林。布哈林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是还存在阶级差别,无产阶级属于上层地位。70年代苏联理论界把社会主义社会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叫建设发达社会主义阶段,第二阶段叫发达社会主义阶段,有些学者明确地把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为初级阶段的特征是社会主义刚刚建立,处于不发达、不成熟状态,无产阶级专政存在,仍然保留旧社会遗留的残余,仍然可能产生对抗性矛盾。苏共二十七大后,有些学者把还存在商品货币关系、阶级差别、生产力不够发达作为初级阶段的特征。迄今为止,苏联官方没有正式论述初级阶段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我们说改革具有长期性,这是因为: 第一,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它贯穿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始终。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的矛盾。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只有不断地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永远充满生机活力。第二,对于每一阶段的改革来说,也具有长期性。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没有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不但改革无法顺利进行,还可能导致生产的严重  相似文献   

14.
生产力是一个系统,传统的生产力三要素只是构成生产力的实体或主体部分,并没有把生产力复杂系统包括无遗.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化大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人们的思想观念更新、科学技术进步、社会生产管理和经济信息传递,对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将观念、科技、管理和信息明确为生产力要素,既对生产力研究非常必要,又能对现实经济发展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 所谓生产力经济学,即在系统工程理论启发下产生的一种新兴科学.它以生产力诸要素为研究对象,把人们对生产力认识的注意力从过去局限于生产力要素分析,引导到从生产力要素的构成和结合上来把握生产力;从而从生产力要素不同的构成和结合方式上去求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联系现实进行认真思考,首先应充分肯定的是,自改革以来,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  相似文献   

16.
经济文化基础差的社会主义国家没有经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发展生产力的起点低,既要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所遗留的任务,又要找到和采取适应现实生产力水平的各种过渡形式,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  相似文献   

17.
经济体制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上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必须与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我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很不规范,很不完善,还存在着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某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我们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8.
我们到底为什么必须搞市场经济7其根本原因是什么?现在还存在着很多似是而非、肤浅模糊的认识。在阐述笔者的看法之前,先让我们讨论一些常见的观点。第一类观点可称之为“不发达和初级阶段论”。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设想的计划经济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之上的一种经济模式,有一个比较客观的物质条件或基础,可是现实的社会主义都是建立在生产力相对不发达的国家,尚未具备建立计划经济的条件。①或者说,落后国家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后,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产品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统一调拨分配,…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把毛泽东提出但没有展开的生产力理论,发展到了一个较为完整、更为现实、层次较高的阶段。这一高层次、根本性的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 一、邓小平把毛泽东生产力理论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新中国诞生后,毛泽东多次谈到发展生产力的重大意义,他说:如果我们不能使生产事业  相似文献   

20.
征汉文 《唯实》2006,1(12):3-8
劳动力资本化使劳动者以劳动为尺度参与分配利润成为可能;使具有公有制特征的劳动者个人所有制与其他形式的公有制,能够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通过生产与再生产过程而生产出来;也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转化为现实,提供了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