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的美国对华木制卧室家具反倾销案,涉案企业一百多家,涉案金额约十亿美元,是迄今为止美国对中国的100多起反倾销案中涉案金额最大的一起。为在本案应诉中争取全局性的胜利,受中国家具协会和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委托,正见永申律师事务所与美国律师联袂向美国商务部提起了市场导向行业(MOI)测试申请,要求美国商务部承认中国木制卧室家具行业的市场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2.
90年代以来 ,我国屡遭反倾销调查 ,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出口产品中存在低价倾销行为 ,出口企业对反倾销案应诉不力 ,以及有关方面对反倾销性质的认识存在偏差。因此 ,现实条件下我国面对国际反倾销的对策 ,从宏观上讲必须以GATT和 WTO反倾销守则为指导 ,以规范我国出口企业的竞争行为为核心 ;从微观上看必须以实现出口企业的依法竞争和依法应诉为基础。  相似文献   

3.
《法人》2004,(1):34-37
企业如何逃脱反倾销大棒的伤害,求生谋略必不可少。企业毫无例外的明白,一旦反倾销应诉失败,企业的抗风险劣势凸显无疑。贵州省企业遭遇到反倾销调查后,就遭遇到困境,遵义铁合金厂在1994年到2000年遭受了3个国家和1个地区的多次反倾销调查,使企业原本困难的生产经营雪上加霜,加速了企业的衰退。2002年,该厂因拖欠巨额电费停产,最终无缘分享美国对中国硅铁反倾销案复审最终胜利  相似文献   

4.
再看反倾销中国企业反倾销应诉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据世界贸易组织大统计,1990年到1999年,全世界的反倾销案共有2483起,其中308起涉及中国。到1999年12月31日仍然有效的1086件最终反倾销税中,中国占了198件,比例达到18.3%。回首近年来的反倾销应诉,中国企业总的来说是负多胜少,步履维难。本文将根据本所反倾销诉讼经验的代理实践,结合2000年的彩电倾销案,就中国企业在应诉反倾销指控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反倾销诉讼中的有关问题  1、是否选择应诉  对于世界各地任何其产品成为反倾销调查的靶子的出口商来说,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将会依每一位出口商经济状况的不同而不…  相似文献   

5.
傅东辉是中国最早从事反倾销代理的律师之一,他从1990年即代理中国企业在欧盟反倾销案中应诉,十几年来在欧盟市场为中国企业涉及的16个案件赢得了胜诉。本文是他根据长期对欧盟法律体系的研究及多年司法实践,对“欧盟对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措施的司法审查制度”作的初步研究,供法律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6.
宋华安 《法人》2009,(6):54-56
美国每年平均向中国企业发起10多起的“337调查”案,不少中国企业采取被动应战或放弃市场的策略。其实如果真正应诉并讲究策略,胜算机会也是常有的  相似文献   

7.
1979年欧共体对中国出口的糖精发起首例反倾销调查起,到1994年7月美国对华甘氨酸提出指控,这15年间,国外对中国提起反倾销案共172起,涉及产品149种。 总的看来,我国应诉反倾销案的结果尚不尽如人意。据统计,以往除30起国外主动撤诉、撤销、否决的案子,大多数案件均以中方被裁决征收高额反倾销税,或中方承担提价,限制出口数量而告结束,其中相当一批案件中方没有企业应诉,难怪有人说,别人“反倾销”,我们静悄悄。而中国铅笔行业的据理力争,使我们认识到反倾销案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宋华安 《法人》2009,(5):59-59
每年1月成了美国申请家具反倾销案的“周年月”。今年中国家具企业更须小心应对,以避免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而加大出口风险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美国修改强制应诉企业选择方法为背景,从修改内容、影响、应对措施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并详细介绍了抽样方法、应诉对策、MOI市场导向测试等具体内容,为我国贸易救济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律师》2005,(8):69-69
也许大家对2004年长虹反倾销一案还记忆犹新,在这场国际官司中,尽管最后推翻了美方对中国彩电倾销“紧急状况”的认定、倾销幅度的裁定也大幅下降,并且免去了巨额回溯反倾销税,但最后仍以长虹失利而告终。据统计,2004年国外对我国企业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案有59起,其中浙江省就占了33起,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着国外反倾销调查。由于缺乏反倾销方面的法律知识和有关的专业人才,面对反倾销调查,不少企业怠于应诉,从而丧失了时机,丢失了市场,进而影响到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针对于此,浙江省人事厅、浙江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浙江省司法厅联合出台…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下美国对华“双反”法律问题新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以前,其它WTO成员并没有针对中国产品提起反补贴调查,主要面对和处理的都是有关反倾销方面的问题。金融危机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反倾销反补贴并查案件不断增加。本文以美国对华双反的现状及特征为背景,通过对铜版纸案的具体分析,就政府和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双反调查提出具体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应对国外反倾销与我国加强反倾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木珠 《法学杂志》2003,24(1):14-17
应对国外反倾销与加强国内反倾销 ,虽有联系 ,但却是两个不同范围的工作目标、任务 ,受不同国家法律的制约。我国应对国外企业反倾销与我国内企业反倾销严格分开。目前 ,在我国 ,企业应诉的现状与应诉法规尚存在一些差距 ,应尽快完善。  相似文献   

13.
蔡奕 《律师世界》2000,(1):26-29
当前西方国家由于经济不景气,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诉讼一浪高过一浪,已经构成了对我国扩大出口,发展对外贸易的严重掣肘。在国际间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下,代理中国企业应诉的律师除具备勇于应诉,据理力争的胆识之外,还应对反倾销法制有充分的了解,掌握应诉技巧,运用手中的法律武器维护企业和国家的权益。一、应诉之前,应对国际反倾销制度的最新发展进行深入地研究。倾销(dumping)通常是指同一产品在国外市场出售的价格,低于其在国内市场或第三国市场出售的价格。现代意义上的反倾销制度,肇源于1948年1月1日…  相似文献   

14.
欧盟反倾销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盟是最早对中国提起反倾销的地区,1979年欧盟就对中国的机械闹钟和糖精钠提出了反倾销指控。至2000年底,欧盟对华反倾销案共88起。近二十二年来,中国一直是欧盟反倾销的主要对象。它对华反倾销案件中,超过l亿美元的共9起,超过1000万美元的有32起,影响我国约10%的出口,给我国的对外贸易造成重大损失。因此,认真研究欧盟的反倾销法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对于我们加强我国的反倾销制度建设以及反倾销应诉工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欧盟反倾销法律体系及特点(一)欧盟反倾销法律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发展、完善的…  相似文献   

15.
张勇 《研究生法学》2007,22(1):110-116
近年来,反倾销问题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中的热门话题。西方国家利用其反倾销法中的"非市场经济"条款对非市场经济国家或经济体制转型国家实施歧视性的不公平措施,在反倾销的调查中使用替代国制度,中国往往成为受害国之一。面对这种局面,通过研究欧美的反倾销制度,从欧美对华进行反倾销调查频频使用替代国制度概况及其原因,欧美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确定的标准,分析替代国制度的不合理性,提出中国对替代国问题的应对措施,这些对我国企业应对外国反倾销诉讼无疑具有现实意义。同时,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协调配合,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反倾销应诉机制,促进与国外的沟通与合作;企业应规范内部管理,优化出口结构,建立灵活的经营策略,积极应诉,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我国企业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法人》2004,(1):26-28
从当初的茫然无措,到最后的胸有成竹,温州打火机企业在欧盟反倾销案调查中的胜利,其意义已经超过了一个行业的胜利。一年后的李中坚丝毫不否认自己在国际贸易较量中的逐渐成熟。这位邓小平的扮演者在几个月前领导他的温州东方打火机厂和其同行让欧盟承认温州的打火机企业没有反倾销行为。从最初慌张的应诉、接受核查,到中间在反倾销论坛上的精彩演讲,再到最后  相似文献   

17.
国内简讯     
《电子知识产权》2013,(9):14-17
华为、中兴在美337调查初裁获胜——ITC裁定华为、中兴在美国销售的无线电子设备并未侵犯相应专利,本案是华为、中兴经过艰难诉讼取得的第二起337调查案初裁获胜,客观反映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实力,有力地鼓舞了企业应诉信心。  相似文献   

18.
宋清 《中国律师》2006,(12):78-79
2006年1月27日,中国农历狗年春节前夕,距欧盟对华酒石酸反倾销案法定期限还差3日,欧盟发布了终裁公告,三家应诉的中国企业分别获得0%, 4.7%和10.1%的最终反倾销税税率,全国最高税为34.9%。在比利时的办公室里,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北京分所的傅东辉律师的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在中国逐步成为出口大国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却频频遭受国外反倾销调查。这对中国的出口贸易已经构成威胁,并且业已造成重大的损失。如何切实有效地应对国际反倾销调查,也已成为经常探讨的一大课题。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从事反倾销应诉实务的经验,系统探讨了如何积极有效应诉反倾销,深入探讨了如何发挥国家和政府、商会组织、行业协会和企业等多层面的作用,并提出务实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欧盟针对中国反倾销案件以价格承诺方式结案的从2000年以来共有4起,分别为彩电案、铸铁井盖案、镁碳砖案和柠檬酸案。前3起均由于中国企业在执行中违反价格承诺而被欧方取消,其中彩电案也可以理解为是中方主动放弃承诺,当时七家企业与欧盟达成价格承诺,其中一家企业后因销售渠道的调整,不再需要价格承诺,所以拒绝了欧盟对承诺进行实地核查的要求,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