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阶段,要有效地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我认为应着力强化三个意识。 一是竞争意识。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内容。企业发展要竞争,职工上岗同样需要竞争。有竞争就有优胜劣汰,就有人待岗、失业。对于“胜”者来讲,他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而对于被“汰”者,职业道德修养也大有“补课”的必要。用职工自己的话讲,“你可以不要职业道德,但你不能不要饭碗”。强化竞争  相似文献   

2.
华盛顿专电 西方的女性应该算是幸运的——不论在什么场合,上至总统,下至一般宫员、广播员、企业经理,开口的第一句话总是“女士们,先生们”。你到门口有先生为你引路,“女士优先”。大凡在公开场合,女性总是受到厚遇,享受种种“优先权”。 在城市的街头走走,也够令人眼花缭乱的——穿高跟鞋昂首疾走的太太,拎着高跟鞋、光脚跑步的青  相似文献   

3.
著名演员陈道明的“失礼”,可能成为第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的一个“深刻”记忆。明察秋毫者发现,“陈道明在整个颁奖过程中,始终漫不经心地嚼着口香糖”,认为在如此“庄重场合”的如此表现,是对颁奖人、观众以及“华表奖”的“不尊重”,同时也使自己“掉了价”。  相似文献   

4.
“牢骚”是人们发泄心中不满的一种情绪表现。人们之所以会发“牢骚”,不外乎这么几种情形,一种情况就是“牢骚”者缺乏纪律观念,存在自由主义思想,有意见、有想法不能够按照正常的组织渠道积极反映,而是在非正式场合散布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第二种情况就是“牢骚”者思想认识有偏见,对某些影响到个人利益的管理制度、相关规定、工作举措等主观上难以接受,  相似文献   

5.
最近,笔者在一个非正式的 场合听说一个不为人所留意 的事情。说的是某地方的市委书记因受贿罪被判刑后,有记者采访,问他:“你受党教育、培养几十年,可知道你的入党日子?”市委书记说记不得了。记者又问:“那你过去的党员民评小结、优秀党员登记表是你自己完成的吗?”。书记说:“是秘书长叫下面的秘书搞的”。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相似文献   

6.
张恒 《民主》2006,(4):47-47
这些年,你到广东海南京津沪浙闽苏一线看看,一提起山西,有些人总不免要嗤之以鼻,觉得那里的人们实在是太“土老冒”了。“土老冒”者,即保守封闭落后、时不时还冒点傻气以及从来没见过大世面、走过大码头之谓也。就是在山西的娘子关内,也有不少人以此对  相似文献   

7.
现场会最初的倡导 ,是为了让人直观地学习某种工作经验或快捷地解决某一问题。但推行既久 ,不免变味儿。到了某些人手里 ,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 ,变成了劳民伤财、全无实效的花架子。这种花架子 ,你也搞 ,他也搞 ,逐渐也形成了一种套路。运用熟练者 ,可以藉此造声势、弄舆论、夸政绩、掩缺失。笔者不揣浅陋 ,试将这类“现场会”的套路撮其要者予以归纳 ,乃有“四化” :“踩点”优选化。现场一定要有说服力 ,有说服力的现场不好找 ,但把握两条 ,找也不难。一是最好找变形金刚式的典型。那里的工作基础好 ,说什么 ,像什么 ,只要往上一挂 ,用不着…  相似文献   

8.
唐山两位农民托表兄在北京郊区某县的一个乡畜牧良种场,花9000多元买了50只“小尾寒羊”。喂养了几个月后,死了好多只,剩下的也是病病歪歪。经有关专家检查,发现这批“小尾寒羊”实际上是不适宜在北方生长的“湖羊”。买家以买了假冒产品状告卖家。有位乡长见了告状者说:“有能耐你告吧,在咱地盘上休想告赢……”之后,此案查处果然是一波三折。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目前各地普遍存在着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  相似文献   

9.
︽联想为什么︾连载︵之四︶●陈惠湘著三、天下事最难挣信誉作为总经理来说,信誉是一种资本,而且是一种“金不换”的资本。有了这个资本你可以聚合队伍,你可以取信银行,也可以取信于用户。在很多时候,办企业和做人一样,实际上是一个永无止境挣信誉的过程。我不止一...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因工作需要,我也“赶时髦”印了几张名片。因数量有限,便很少出示。凡得到者,必左盯右瞧,道一声“别致”或“有特色”。缘由,上面除了姓名、单位、住址和电话号码外,还有两行字为:“崇尚:君子之交淡如水;信条:政者,正也。”要说我还是有几个“名号”可以印的,比如“政治处主任”、“高级政工师”、“河南省作协会员”、“河南地矿厅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研究员”等。这些对于有些人来说,可以作为炫耀的资本,也可能认为一文不值。然而对我而言,既不神圣也不虚名,应该说是我“正步”走过八年政工道路,在甜酸苦辣中浸泡了八载的结晶。甜者,…  相似文献   

11.
说心理话难     
说心里话难,是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思想工作讲的是“ 直指人心”,不说心里话不行;可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常常是难以说实话——究其原因,我的体会有这么几点: 一、难在揭短。你要指明某人某部门工作上有问题,那当事人马上会不高兴,拉下脸来认为你让他下不了台,反过来他也就会让你难以下台,甚至当面和你对峙。如果你先美言一番,最后再提几点“希望”,固然可以安然无忧,但是不痛不痒,解决不了思想问题,自己也会觉得窝囊。  相似文献   

12.
常见这样的镜头:挤车者在车下踮着脚后跟往上喊:“往里挤一挤呀!”但是车上则有人把脸一拉,冲着车下吼:“别挤了!车里全满了!” 这就叫:对同一事物,在同一场合,站的角度不同,会有截然不同的态度。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当然有时是认识上的原因:人人头脑中都有一把衡量事物的尺度,这  相似文献   

13.
人生无草稿     
某书法家对一用废纸练字的人说 :“如果你用最好的纸来写 ,可能会写得更好。” ,问原因 ,书法家笑而不答 ,只写了一个“逼”字。那人顿悟 ,这是让他惜纸来逼迫自己写好字。由此想来 ,人的一生不也是这样 ,没有太多的草稿可以反复“练习”。其实 ,现实社会中好多事情是没有草稿可以打的 ,好多希望都是“逼”出来的 ,好多成功也是通过失败才“逼”出来的。人们常说穷则思变 ,也就是“逼”的延伸。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一则谚语 :“如果你想翻墙 ,请把身上最贵重的东西先扔过去。”因为最贵重的东西在那边 ,你已经别无选择 ,要想方设法地翻墙去拿…  相似文献   

14.
有一种现象     
吴志实  韩一民 《民主》2005,(3):45-45
二十多前,改革初始,开放刚兴,一沾了“洋”字,不论是人是货,情况就大不同,进口的最好,次一等的也要港台制造,再往下,合资的也勉强凑合。至于人,留过洋的自然在首选之列,博士硕士要看镀过金没镀过金,土生土长与喝过洋墨水的在使用上便有质的不同。还有,大鼻子说话在很多场合都占有份量,你算老几,老外说了,他们的话在有些人听来一言九鼎。  相似文献   

15.
一些工作业绩遥遥领先的人,被人们习惯地比喻为“千里马”。为了让这些“千里马”奔跑起来,用人单位不惜为其提供优厚的工作、生活条件,这确实让人看到了全社会对人才的重视。可是仔细想想,现实生活中的“千里马”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是与“千里马”仅有几步之遥的“百里马”。如何让这些“百里马”也像“千里马”一样跑起来,这无疑体现着一个单位用人的高明程度。清朝军事家杨时斋,在用人方面就有高招儿。他认为,军营无人不可用,即使是残疾人,如果使用得当都可以完成任务。他说:聋者,可以安排在左右使唤;哑者,可以让他传递密信;跛者,可以让…  相似文献   

16.
赵化南 《民主》2006,(9):46-46
当前,社会上存在一种“羡腐心态”,所谓“羡腐心态”,就是从心眼里,在思想感情上不是“痛恨腐败”,而是“羡慕腐败”,即对腐败发自内心的认同、嫉妒、羡慕和期待。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形形色色:认为当官发财理所当然,贪污受贿心安理得,视能捞会贪为“有能力”,把清正廉洁的干部当成“没本事”、“假正经”;崇拜当官者、崇拜有权者、崇拜以权谋私者,看别人吃香喝辣流三尺长的涎水,“你看人家多风光、多气派,不枉来世一场”;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不捞白不捞,捞了也白捞”;认为别人贪自己不贪太吃亏,有一种从众…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一年的夏天,中央统战部召集各民主党派座谈,征求对一份中央文件初稿的意见,赵朴老也参加了,分组讨论时我正好坐在他的旁边。因为文件中多处出现“机制”这个词,赵朴老对我说:这是一个新名词,你知道它的英文译名吗?这一下子把我问住了,我以”随口回答:可能是“system”吧,他说:不对,“system”翻译成“体制”还可以(“体制”可以翻译成  相似文献   

18.
“成功”人士一定要知道,朋友有“私人”朋友和“场面”朋友之分。“私人”朋友会陪伴你历经荣辱沉浮,无论你地位高、地位低,还是没有地位,“私人”朋友都会真正地关心你、帮助你,喜欢和你在一起。“场面”朋友是你的地位、权力和影响力的朋友。“场面”朋友是前一个拥有你地位的人的朋友,也是下一个拥有这个地位的人的朋友。 上边这个划分,不是我的发明,而是美国的肯特·基思博士在最近畅销的《似非而是》一书中说的。他做过州政府的官员,做过高科技园区的开发商,也做过私  相似文献   

19.
你那用词要确切的主张很对,艺术理论借用自然科学名词的现象令人头疼。好比暴发户的伴侣为了卖弄她有钱,以为戴在手上的戒指越多越能引人羡慕那样,写文章者为了显得学识高深而玩弄词汇,不过是一种唬不倒人的唬人战术。 不过,人际关系的变化,不能不影响文化现象。北京郊区农民称自己的妻为“屋里的”,相当于明清小说中第三者所称“家的”。“文革”挨批斗时,戏弄我们的七岁孩子问力群:“你想不想你的媳妇?”这也增加了我的知识;原来不只四川才称妻为媳妇。至于“夫人”一词,本来与贵妇的身份有关,但当代文人也有称自己的妻为夫人(“我的夫人”如何如何)的。显然,词义已经改变了。记得30年代在上海,  相似文献   

20.
苏洁  周春华 《党政论坛》2011,(20):38-39
“第一印象”是领导者“媒体形象”定位的前提,而服饰则是决定其“第一印象”的重要因素。在越来越多的媒体报道中我们发现,古今中外的著名领导人都非常重视自身“穿着形象”的策划,甚至有很多国家政要将此看作与他们的政治观点同等重要。在不同的场合,他们的服饰也会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相应调整,要么在外交场合西装革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