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瞭望》2008,(33)
今年以来,印度、韩国、台湾、香港、马来西亚、泰国等亚洲经济体的通胀水平无一例外全面高开,越南最新通胀率达26.5%,至少三倍于去年的水平,香港、泰国、新加坡和菲律宾的最新通胀率至少两倍于去年。其中,印尼(10.4%)和菲律宾(9.6%)的最新通胀率已达到预警水平,印度的通胀率接近12%。中银香港高级经济研究员戴道华认为,由于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显著不同,因此亚洲新兴市场在面对同样的全球性能源、食品和原材料涨价压力时的通胀风险远高于美欧。  相似文献   

2.
亚洲区域合作为兴示艾本刊特约记者熊昌义马尼拉专电位于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的达沃市是菲律宾第三大城市。自1994年3月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4国政府决定在菲南部、印尼东北部、马来西亚西部和文莱筹建东盟东部成长三角区以来,达沃市作为菲律宾的南大...  相似文献   

3.
菲经济复苏受到了出口放缓、失业率上升以及政局因素等影响,经济要实现完全复苏至少还需要一年左右 今年以来,菲律宾经济继续从亚洲金融危机中复苏。政府日前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 4%,其中工业产值增长了 4. 8%。占工业产值一半以上的制造业产值增幅更是达到了5.8%,是1997年第二季度以来最高的增长率。 在国内生产总值温和增长的同时,菲律宾经济在利率、通货膨胀率。外汇储备、投资等领域也保持较好势头。为鼓励商业银行放贷,菲央行继续保持低利率政策,目前的隔夜借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分…  相似文献   

4.
成立于1966年底的亚洲开发银行,总部设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30多年间,它为促进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最近,佐藤光夫行长接受了本刊驻马尼拉记者的书面访问,就亚洲金融危机和亚行未来的贷款等问题阐述了看法。佐藤认为,这场危机的发生国都是一些经济发...  相似文献   

5.
王枫 《瞭望》1994,(21)
前不久,菲律宾菲华商联总会携同菲律宾工商、旅游部门的官员组团考察中国大陆、台湾,以寻求并促进中菲经贸交往的途径。他们的这次中国行增进了中菲两国经贸界的互相了解。 发挥优势 共同繁荣 抓住机遇,发挥优势,是九十年代亚洲各发展中国家的共识。菲律宾总统拉莫斯自上任起就敦促国人抓住经济起飞的机会,努力吸引国际资本  相似文献   

6.
亚洲金融危机一度使菲律宾比索从26比索兑1美。贬值到45比索兑1美元,利率也被推高到30%以上、但总的来说,这场金融风暴对菲律宾的影响不像树其他东南亚国家那样人。即使在危机最严重的1998年,菲律宾的[N民生产总值仍然保持了O19的增长率。进入1999年,菲律宾经济进一步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逐步恢复增长势头。第一季度,国民个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对别增K了2呼和12%。政府估计,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可望增长3q至3刀Q,到2000年则可望增长53%至59%,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同时,今年以来物价的上涨幅度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挑战和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源远流长,美国加州太平洋大学弗莱思教授认为,现代经济全球化始于1571年,这一年西班牙在菲律宾建立马尼拉城,后来这里成为欧洲国家从事欧洲、拉美和亚洲贸易的一个中继站。但是,经济全球化也是曲折的。经济全球化与相互影响的五个条件息息相关:第一,一些国家生产力发展到有能力输出商品和资本;第二,交通运输业不断拓展创造了进行经贸交往的条件;第三,科学技术大发展;第四,各国有进行经贸交流的需要和政策;第五,世界处于相对和平时期。19世纪中期以后,这些条件逐步具备,经济全球化得以较快发展。从1914年第一次世…  相似文献   

8.
1998年拉美国家在厄尔尼诺现象(损失100亿美元以上)和亚洲及俄罗斯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经济又一次陷入困境。在对外贸易方面,由于亚洲和俄罗斯的金融危机,国际初级产品比如石油、食品、矿产品需求不旺、价格下跌,严重地影响了拉美国家的出口收入;亚洲国家的货...  相似文献   

9.
受金融危机影响严重的印度尼西亚经济虽出现复苏迹象,但由于社会政局不稳,经济要走上正常运行轨道还需艰难过程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开始出现缓慢复苏的迹象,然而,由于党派斗争和社会治安混乱等导致政局不稳,使政府的经济复苏计划难以顺利实施,因此,经济界人士普遍认为,印尼经济走上正常运行轨道还需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随着亚洲大多数国家逐步摆脱经济危机阴影,出现越来越强劲的复苏势头,去年下半年开始印尼经济开始好转,特别是10月底民主选举产生的新政府上台执政后,国内和国际…  相似文献   

10.
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陈家勤编者按:自1997年5月以来的亚洲金融危机,极大地影响了亚洲和世界经济。我国内地虽未直接卷入此次危机,但由于日益频繁的国际经贸交往,危机所造成的影响可能会在今后逐渐显露,尤其是在外贸出口方面。如何认识这些可能产...  相似文献   

11.
自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景逐渐被抹上越来越浓重的阴影。言犹在耳的各种乐观预测已成昨日黄化。下述事实可以说明为什么会有许多人村中国经济前景感到担心:──亚洲金融危机肆虐突然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使骄傲的亚洲几个小虎转瞬之间变成可怜的四处求救的病描。中国由于其人民币的不可兑换性而幸免于难。但其经济增长肯定要受到严重影响。而且直接导致泰。马、印尼、韩等国陷八危机的银行坏帐和房地产经济泡沫,在中国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协议引进外资金额大幅下降外资一直是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98,(30)
尚未散去的阴霾东亚金融危机一年评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整整一年。这场危机给亚洲有关国家留下深重的创伤,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由于各方的共同努力,亚洲金融危机一度有所缓解。然而,日元贬值引起亚洲其它一些国家金融市场再起风波。东亚...  相似文献   

13.
2002年以来,许多亚洲主要经济实体的经济状况明显改善,虽然程度不一,但除日本以外的亚洲经济总体上保持了稳步复苏的势头。特别是中国内地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对亚洲经济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亚洲经济预计仍将实现平稳增长,但由于威胁复苏的不利因素增多,亚洲经济将再次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4.
《瞭望》2005,(19)
新的积累方式与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经济增长离不开新的资本形成。资本形成,GDP比率从改革开放初期的30%稳步上升,近几年已超过40%,根据亚洲"四小龙"的经验,投资率达到40%是个高限,因此,未来的出路是如何提高投资的效率,通过资本积累,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保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综合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潜在意义在于:其一,新技术的快车总是满载着新型资本和中间产品;其二,为了从技术进步当中受益,教育水平应该从深度和广  相似文献   

15.
吕耀东 《瞭望》2013,(31):10-10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近日出访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三个东南亚国家,明谓“汲取东盟活力以促日本经济重振”.实为谋求“海洋安全合作”,渲染“中国威胁论”。在其感觉良好的“价值观外交”表演背后,展现出其借助美国亚洲战略再平衡,构筑所谓海洋国家民主联盟,谋求介入南海问题的海权图谋。  相似文献   

16.
4月27日至5月6日,日本首相海部俊树对马来西亚、文莱、泰国、新加坡和菲律宾进行了访问。海部这次东盟5国之行的突出特点是,公开表明日本在建立“亚洲新秩序”中不仅要发挥“经济作用”,并且要发挥与之相一致的“政治作用”。这是日本在亚洲从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发展的又一努力。 海部于去年访问印尼后,原定于今年1月中旬开始访问东盟其他5国。由于海湾战争爆发,这次访问推迟了3个多月。据日本舆论界披露,海部在原来的访问中准奋发表将被作为日本对亚太地区外交的基本理论的“海部主义”,其基本内容是:促进亚洲地区  相似文献   

17.
陆燕 《瞭望》1998,(28)
进口锐减出口低迷———金融危机后的亚洲贸易形势陆燕亚洲地区自去年夏天以来经历了一场金融危机,受危机冲击最严理的东盟四国(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和韩国的货币纷纷被迫贬值,幅度高达30—70%。这些国家不得不削减财政预算并提高利率。据亚洲开发银行...  相似文献   

18.
对于出境旅游的中国人来说,菲律宾和传统热点“新马泰”相比,是一个更具神秘色彩的旅游目的地。全菲7000多个绿色岛屿包含着无尽的海滩胜地,却仅有 1/4得到旅游开发。在这个社会风貌最西方化的亚洲国家,历史和现代的光辉相互交织,熙熙攘攘的都市与原始的村落毗邻对立,其旅游的意义远胜过观光游览本身。得稳定者得发展。而菲律宾旅游业的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大战后,美国为了遏制苏联,维护世界霸主地位,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等地建立了许多军事基地和军事设施。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美国这些基地的存在问题日趋突出,要求“美国佬回家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在亚洲:美国在菲律宾建立了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它们对于美国在亚太地区与苏联抗衡和支援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于12月10日至19日应邀对马来西亚、菲律宾、老挝和斯里兰卡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这是继今年8月李鹏访问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泰国之后又一次重要的亚洲之行,必将为进一步加强中国同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作出新的重要贡献。 马来西亚是李鹏这次四国之行的第一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