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美海事诉讼中的对物诉讼制度以其灵活方便的诉讼模式及时有效地保护了海事请求人的利益,提高了海事诉讼的效率.通过分析英美对物诉讼制度的具体规定认为对物诉讼的真正目标是人,它在实质上是对人诉讼的一种形式;我国的<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在诉讼主体、海事请求保全以及管辖权方面均借鉴了英美特别是国际公约对物诉讼的内容,构建出我国特有的海事请求保全制度.  相似文献   

2.
美国联邦品格证据规则及其诉讼理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蔡巍 《法学杂志》2003,24(4):66-68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立法精神需要一系列配套的诉讼制度、证据制度等来支撑和实现。在借鉴英美对抗制诉讼模式下的证据规则,建立同我国诉讼相适应的证据制度过程中,作为英美证据规则中最重要规则之一的品格证据规则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浅谈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为公民实现其环境权提供了保障。英美等国都建立了各自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但是环境公益诉讼在我国存在制度缺失。本文简述了国外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分析了我国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可借鉴外国相关立法模式,构建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4.
中国引入辩诉交易制度的三重障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辩诉交易制度的基本机能在于规避诉讼风险,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诉讼效率。但是,从背景来看,辩诉交易制度本质上是一项内生于英美对抗式诉讼模式的制度设计,其运行依赖于对抗式诉讼制度以及契约文化和实用主义的哲学观念,在我国引入辩诉交易制度应当要慎重。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技发展,专业分工细化,许多情况下科学证据成为了定案的重要依据,专家进入诉讼无可避免,但专家以什么样的形式进入诉讼特别是刑事诉讼存在争议;英美刑事专家证人制度符合了世界刑事诉讼发展的潮流和中国现实,在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大背景下可以借鉴英美刑事专家证人制度重构刑事鉴定制度,建立切合中国实际的刑事专家证人制度。  相似文献   

6.
"混合式诉讼模式"是目前学界对我国现行刑事诉讼诉讼模式的一种概括,但这一概括并不妥当,原因在于没有掌握对抗式诉讼模式与审问式诉讼模式的本质.英美的对抗式诉讼模式并不符合我国的文化传统,同时其自身也存在一些不可克服的弊端.我国未来刑事诉讼的改革应当立足大陆法传统,在坚持审问式诉讼的基础上推进改革.  相似文献   

7.
代表人诉讼是从英美衡平法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诉讼制度。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代表人诉讼从形式到内容都有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代表人诉讼是一种减少诉讼成本的诉讼制度,有利于将人数众多的弱小一方组织起来,共同对抗强势群体。本文通过比较中英两国的代表人诉讼制度,来更好的认识了解我国的代表人诉讼制度,从而更加有效的保护普通民众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8.
论英美刑法中的严格责任及其借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霜  任彦君 《河北法学》2005,23(3):116-120
严格责任是英美刑法中一种特殊的刑事归责方式,是一种无罪过责任,即罪过不是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而我国 学者对严格责任的认识各不相同,有的学者认为严格责任就是绝对责任;有的学者认为严格责任不同于绝对责 任,但英美刑法中既有严格责任,也有绝对责任。通过对二者的实质性探讨,从公共政策、诉讼效率及诉讼成本的 视角来考察,严格责任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英美刑法中的一些做法就值得我们借鉴吸收,我国刑法应该在一定范 围内确立严格责任犯罪。  相似文献   

9.
王卫东 《法治研究》2006,(12):62-63
一、滥用法律诉讼的法律概念 滥用法律诉讼主要是英美侵权行为法的概念,是侵权行为的一种类型。大陆法国家的实体法并无滥用法律诉讼的明确规定,并不把滥用法律诉讼作为一个法律概念,而往往是通过判例或者在程序法中对其作出相应的规范。在英美法中,如果被告恶意地、没有合理根据,而对原告提起诉讼;诉讼的结果有利干原告,即被告造成的诉讼失败;原告因此受到损害。在这些情况下,原告可以提起滥用法律诉讼的侵权行为诉讼,从被告那里获得补偿。  相似文献   

10.
我们知道,鉴于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的诉讼结构互有长短和利弊,二战后。两大诉讼结构呈互相借鉴、互相移植、互相吸收的发展趋势。发端于英美,具当事人主义代表特征的控、辩、裁“三造”的三角结构,因为更强调诉讼民主和保障人权,为大陆法系的职权主义诉讼结构所广泛吸纳。  相似文献   

11.
评英美法对物诉讼的理论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物诉讼是普通法国家特有的海事诉讼制度,在英美两国的海事司法实践中地位尤其重要。然而,有关对物诉讼的法律理论问题一直是英美海商法学者和法官们争论的话题,至今没有权威的与公认的解释。我国海商法学界还未曾对此进行比较深入系统地研究。本文旨在通过评介英美法对物诉讼的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期望引起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兴趣,从而有利于我国有关当事人在参与国际海事诉讼关系时争取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审判方式改革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在现代社会,诉讼是当事双方就所争议的问题求助于一定的裁判机构加以解决的活动过程,因此,它主要涉及三方主体,即诉方、被诉方和裁判方。由于三方主体在诉讼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不同,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诉讼构造。在当今世界,人们一般把诉讼构造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英美普通法系为典型的对抗制,另一类是以欧洲大陆民法法系为典型的  相似文献   

13.
鉴定活动在整个诉讼活动中一直占有一席之地;并且,随着诉讼活动对于鉴定需求的日益增大,如何完善我国司法鉴定制度变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英美国家的司法鉴定制度亦在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完善。本文以英国的JonesvKaney案为起点,对英国专家证人的诉讼豁免权的实施和废除进行讨论,以期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能借鉴国外专家证人制度有益的发展经验。  相似文献   

14.
集团诉讼,是指一个或几个人为了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代表他们向法院起诉或应诉,法院的判决对全体产生法律效力的诉讼制度。我国民事诉讼法(试行)没有规定集团诉讼制度,民事诉讼理论上尚无专门论及集团诉讼的文章,因而集团诉讼制度在立法上和理论上均是一个尚待开垦的处女地。现在的问题是:建立集团诉讼有没有必要?笔者的回答是肯定的。现就建立集团诉讼的必要性作一粗浅的分析。一、集团诉讼的简要回顾集团诉讼是英国衡平法院最早实行或代表人诉讼和推行的,本是盎格鲁撒克逊特有的诉讼制度,以后收入美国及英联邦的许多国家,成为英美法系中重要的民事诉讼制度。现在,英美两国有大量的集团诉讼  相似文献   

15.
法院变更指控罪名制度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世界范围内,关于法院变更指控罪名有两种模式:英美当事人主义诉讼的“实体限制型”模式与大陆职权主义诉讼的“程序限制型”模式。我国应从法律制度移植的内外条件出发,通过引进、移植带有当事人主义特征的“实体限制型”模式,来重塑我国法院变更指控罪名的制度。  相似文献   

16.
侦查监督是检察机关诉讼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司法实践中侦查监督面临的问题出发,参考英美、大陆法系在侦查监督上的制度设计,提出对我国检察机关侦查监督制度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英美法系国家刑法变革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社会进步和司法实践的需要,中国司法实务界和法学界在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关注、借鉴英美刑法理论体系,以此推动和完善中国法治建设。在刑事政策方面,美国体现为对轻微犯罪处理更轻和对严重犯罪的处理更重;在刑法基本范畴和理论方面,英美刑法中的持有犯罪行为形式、因果关系双层次理论、轻率罪过形式等等,对中国刑法有一定启示;在刑法运作方面,英美对抗式诉讼模式对中国刑事诉讼改革和刑事法治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丹 《政法论坛》2023,(2):144-156
我国股东派生诉讼规定中仅有前置请求程序而无审查程序,对于股东起诉不构成实质性障碍,无法实现提前过滤无价值诉讼的功能。在当前公司法修改背景下,股东派生诉讼的生长土壤和发展路径将发生变化,制度潜力逐渐展现,股东派生诉讼增设审查程序将在顺应股份有限公司制度扩张需要、促进公司监督机关职能发挥、协调诉讼动力不足与滥用诉讼之间的矛盾等方面,对我国当下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发挥作用。2021年《公司法修订草案》中关于公司组织机构及相关内容的多处修改,为今后股东派生诉讼程序的改革提出了新命题。在考察借鉴英美国家股东派生诉讼审查程序的构造机理基础上,建议通过增加公司内部审查回应流程、探索外部独立审查制度、建立司法预先审查机制的路径,设置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审查程序规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刑事诉讼法学理沦和改革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研究中,有些文章提出了刑事诉讼结构的问题。刑事诉讼的结构,是一个刑事诉讼法学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它的提出和研究,反映了当前刑事诉讼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完善刑事诉讼制度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介绍和研究英美法学的著作和文章日渐增多,英美法系当事人主义的诉讼观念,开始对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产生影响,有些人自觉或不自觉地用英美当当事人主义诉讼结构的模式,来评断我国的刑事诉讼结构的问题。应当承认,我国的刑事诉  相似文献   

20.
英美司法鉴定制度简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主要介绍了英美的司法鉴定制度,包括:鉴定机构的设置、鉴定人的诉讼地位及适用规则、鉴定人的资格、鉴定结论的功能范围、鉴定人的义务、鉴定结论的披露等。此外,作者还将上述制度与我国的司法鉴定制度作了比较,并认为,英美的司法鉴定制度对我国当前的鉴定制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