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32年前,世界上仅存7只朱鹮,几近灭绝。经多年的抢救保护、繁育,如今,朱鹮家族人丁兴旺,并实现了繁殖数量的连续增长。据陕西省林业厅保护处工作人员介绍,陕西朱鹮从最初的7只已经发展到现在的1700多只。中国对朱鹮的成功保护,成为世界濒危动物保护史上成功的典范。生死攸关,朱鹮摆脱灭绝险境路宝忠是土生土长的陕西洋县人,他见证了朱鹮保护的历程。1981年,路宝忠从汉中农校毕业分配到洋县林业局工作。那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刘荫增受中科院委托来洋县寻找朱鹮时,意气风发的路宝忠自告奋勇,陪同刘荫增去大山深处寻找朱鹮踪迹,从此与朱鹮结下不解之缘。1981年5月23日,路宝忠在洋县姚家沟发现世界上仅存的7只朱鹮后,立即成立朱鹮临时保护小组,由他任组长,开始了朱鹮保护事业。世界上仅存7只野生朱鹮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起了全球的震惊及关注。为了保护它们,使之繁衍生息,路宝忠和其同事在每棵巢树下搭建观察棚,进行24小时监护。为了防止蛇、黄鼠狼等动物上树,他们门在树干上涂抹黄油、安放刀片架,为了防止幼鸟掉巢摔伤,还在每个巢下悬挂尼龙网,最大限度保护卵和幼鸟安全,以保障野生朱鹮的成功繁殖。  相似文献   

2.
正据《人民日报》报道,10月17日,中国政府向日本提供2只朱鹮,交付至日本佐渡朱鹮保护中心。朱鹮是日本人民非常喜爱的动物,日本民间甚至将其形容为王室"神鸟"。1981年,为了使朱鹮摆脱濒临灭绝的境地,日本政府决定把仅存的6只野生朱鹮全部捕获,  相似文献   

3.
30多年前,为了寻找最后一只朱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鸟类学专家刘荫增带着他的考察组走遍全国,终于在秦岭南麓的洋县发现了朱鹮,这些美丽的"东方宝石"以让人惊艳的姿态,向世人讲述着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奇。  相似文献   

4.
1981年春末,一位叫刘荫增的科研人员,出现在陕西南部洋县的坪坝、丘陵地带,他是领受了中国科学院和动物研究所交负的重任:寻找朱鹮。被誉为“东方宝石”的朱鹮,被列为“国际保护鸟”,中国一级珍稀保护鸟类。上世纪中期在朝鲜、日本等国,朱鹮的野外种群已经消失,日本只剩下笼养的几只,因年老失去了繁殖能力。而在中国,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还在14个省份见过这种鸟,到60年代,只在陕西的洋县、周至及西安附近采到过标本,以后就见不到朱鹮的踪迹了。为了寻找朱鹮,刘荫增用了3年时间,跑了13个省份,行程约5万公里。却没有寻见朱鹮…  相似文献   

5.
幽默是毛泽东的思想、学识、智慧和灵感、语言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的灵活运用。时而以幽默作武器,尖锐辛辣,打击敌人;时而以幽默作调剂,妙语连珠,批评教育同志;时而以幽默作润滑,密切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2013年7月3日10时,坐落于陕西省中部的铜川市耀州区柳林林场,32只经过野化训练的人工繁育朱鹮被放归自然。这是朱鹮在秦岭以北首次大规模被放飞,旨在恢复朱鹮的历史分布区,促其种群复壮。这也是中国政府守护美丽生灵、守护人类家园,善尽国际国内义务的又一次行动。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丰富国家之一,已记录到的脊椎动物约6500多种,约占世界脊椎动物种类总数的10%。其中,朱鹮、大熊猫、金丝猴、华南虎、扬子鳄等470多种陆栖脊椎动物是仅分布于中国的特有物种。丰富的物种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然而因环境污染、人为因素等,为野生动物的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度。在生物多样性日趋丧失的今天,发展中的中国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十分重视野生动物保护,并将其纳入生态文明建设中。早在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就发布了《稀有生物保护办法》,并于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中国第一批自然保护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加快了野生动物保护的步伐,1981年加入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1988年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世纪之交,中国还投入数千亿资金启动实施了  相似文献   

7.
徐元锋 《创造》2014,(8):81-81
正一个更加成熟的救灾体系,也包括社会心态和舆论环境的理性和成熟。一大早,我急急从云南鲁甸县赶往巧家县重灾区包谷垴乡采访,走走停停近8个小时的车程里,时而余震、时而暴雨,时而道路排险,时而手机微信里跳出诸如此类的信息:"日本为何震级高死亡少""道路抢通到何时"等等。说实话,作为身处抗震救灾一线的记者,看到这样的信息,心里不是滋味。以道路抢通为例,昭通市民政局副局长何平解释:震区范围大、山体破碎受灾程度深,公路  相似文献   

8.
正人与动物的关系,由来已久,我们对动物的态度,时而为神、时而为敌、时而为友、时而为役、时而为靶、时而为需、时而为师、时而为侣……恩恩怨怨,莫衷一是。从师法自然角度,本文大胆提出"学习动物好榜样"的口号,将国际通行的动物福利和动物保育,从我们特有的人文现象结合生命共同体的观点,娓娓道来,最后在无为的思考中结束。明朝叶子奇在其《草木子·观物》中对动植物的认识:"动物本诸天,  相似文献   

9.
1998年柬埔寨的局势可谓扑朔迷离,时而柳暗花明,时而山重水复,时而祥和安宁,时而硝烟弥漫,给人一种动荡不定的感觉。政局一波三折以新一届国民议会选举为主轴,柬埔寨各政治力量在1998年内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成为柬局势动荡的主要原因。1993年联合国曾在柬埔寨组织过...  相似文献   

10.
建设  占杰  东朋 《人大建设》2003,(9):28-28
在扶沟县包屯镇郝岗村镇人大代表郝振中自办的阅报栏、黑板报前,经常聚集着一群男女老少。他们时而交头接耳,时而开怀大笑,时而高声叫骂,时而掏出笔和本抄录。每当这时,郝振中脸上总是露出欣慰的笑容。  相似文献   

11.
顾育豹 《云南人大》2007,(12):47-47
十七大新党章,细细品来,顿感亲切和力量! 细细品读新党章,我的心情像大海一样不能平静,时而巨浪翻滚,时而碧波荡漾,时而甘泉涌流,时而浪花飞扬!科学发展观为这次党章修改注入了新意。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2.
密境之旅     
贾穹是一位优秀的青年艺术家,在经历三年多的旅居生涯后,返回北京继续着他的艺术之梦.他的画有诗歌般的气质、浪漫、唯美、充满幻想、洋溢着生命的活力;时而欢愉、时而忧伤、时而平静、时而跌宕;人的心絮与情感在他构造的绮丽世界中得以尽情发挥.  相似文献   

13.
密境之旅     
贾穹是一位优秀的青年艺术家,在经历三年多的旅居生涯后,返回北京继续着他的艺术之梦。他的画有诗歌般的气质、浪漫、唯美、充满幻想、洋溢着生命的活力:时而欢愉、时而忧伤、时而平静、时而跌宕;人的心絮与情感在他构造的绮丽世界中得以尽情发挥。  相似文献   

14.
猫儿山云海     
盈励 《当代广西》2010,(12):M0002-M0002
时而云海茫茫,似烟波浩淼;时而山峰突现,似美女出浴:时而风起云涌,像千军万马驰骋疆场——幸运的话,在雄冠华南、峭拔天外的猫儿山上,你就可以看到这样雄奇壮丽的云海。  相似文献   

15.
正11月8日,由四川省减灾委员会支持,省民政厅、文化厅共同推出的《辛朵地震求生记》,在四川达州市开演。该剧是国内首部防灾减灾科普儿童剧,以文化艺术的形式,开展富有实效的减灾科普教育。演出当日,达州市数百名小学生和教师前来观看,时而传出笑声,时而眼含泪水,时而为剧中遭遇地震的主人公高呼"加油",场面非常感人。为期两天的4场巡演,场场爆满,感动了数千名孩子及教师。该  相似文献   

16.
只见台上女子云鬓高悬妆容典雅,随着古琴音乐时而半掩朱颜,时而衣袖翻飞,舞台背景初为玄黄,渐至青绿.随着古琴铿锵,鼓点急促,草蛇灰线千里江山,线描图上晕染白色,转而晕染为青绿.姑娘们在这样的山水背景中,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举手投足、下腰踢腿、回眸凝望、衣袂飘飘、宛若仙人,她们时而攒聚如山峰高低错落,时而三五独立如秋水时至...  相似文献   

17.
狮子过天桥、刀尖狮技、高桩飞狮……一只只威风凛凛的"狮子"或在高台上、或在梅花桩上腾挪跳跃,它们时而回首摆尾,时而单腿直立,时而卧居山川,时而冲向九霄,甚至还会冲观众眨眼吐舌,憨态可掬,惟妙惟肖。整个场面既惊险又有趣,让大批驻足观看的游客在捏一把汗之际大开眼界……这是2013年4月一年一度的百色市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期间,在田阳敢壮山景区举办的狮王争霸赛上,田阳壮族舞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丰富国家之一,已记录到的脊椎动物约6500多种,约占世界脊椎动物种类总数的10%。其中,大熊猫、金丝猴、华南虎、朱鹮、扬子鳄等470多种陆栖脊椎动物是仅分布于中国的特有物种。长期以来,中国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一直在不懈地努力,并将其纳入生态文明建设中,以守护美丽生灵及人类家园,善尽国际国内义务。  相似文献   

19.
五光十色的梦幻城市巴黎,是举世闻名的时装之都。这里云集了众多著名的时装公司,每天都要举办各种规模的时装展览会。色彩斑斓的舞台上,乐曲时而高亢,时而舒缓,时而浓烈,时而冥想,漂亮洒脱的模特儿翩翩走过,引得镁光灯寸步不离。有雍容  相似文献   

20.
余玮 《世纪行》2014,(12):31-38
<正>易秀珍,雷锋生前的同乡、工友、好朋友。他们曾同乘一列火车且同编一个小组从湖南长沙来到鞍钢化工总厂。易秀珍同雷锋在一起工作期间,雷锋给予她多方面的帮助,他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勉励,共同进步,建立了真挚深厚的友情。雷锋牺牲后,易秀珍一直保持低调,从不在媒体面前出现。整整一上午的专访期间,老人时而喜上眉梢,时而伤感过往的岁月,时而不失羞涩而忘情,时而掩面而泣为痴情……我们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