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中国崛起"已不只是受尽近代以来屈辱历史的中华民族内心的抱负,而被认为是一种"不争的事实",有国际舆论还将之视为21世纪的世界头等大事.然而,现在人们所谈论的中国崛起,主要以中国物质性力量的崛起为指标.但是,在"有核时代大国之间不打战"的判断依然有效、国际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话语权政治"[1]的当今世界,一个国家缺乏强大的国际话语权,就谈不上真正的崛起,反而可能因此使自己的物质力量发展失去国际社会的合法性认同.正如古语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相似文献   

2.
国际政治资源是国际社会资源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发展状况和国际政治体系的运转效率和兴衰。开发利用国际政治资源对于中国的和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应积极推进国际化资源战略,开发利用海外战略资源,参与国际事务磋商和国际规则的制定,为中国的和平发展提供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世界霸权和在亚太的地区霸权是中国的和平发展所必须正视的现实,妥善应对其霸权对于中国的安全和发展意义重大。和谐亚太有利于弱化美国对中国的敌意和约束美国对中国的不利行为,有利于中国的和平发展。中国应当努力营造和谐的国际环境,追求自身的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从未有过现代意义的大国战略。从全球范围看,中国对外战略触及范围十分有限。近现代的中国是弱国,居于主流体系之外,因而在国际体系中不是大国。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曾长期是一个弱国。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各种内外部原因,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与中国和平崛起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平崛起是当前中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的庄重承诺,尽管这是中国高层首次用“和平崛起”描述中国的国家战略,但是这一思想并不是当今中国为了让世人接受自己的权益之计,而是中华文明与社会制度赋予中国的特殊禀赋,在邓小平的外交思想中已经清晰地提出了对中国崛起和平属性的基本思路和要求。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和平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形成是一个内在的统一。科学发展观是坚持和平发展的发展观。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提出有着历史与现实的必然性,是全球化时代的必然要求,是透析世界发展历史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而作出的明智选择。中国和平发展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贡献。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实施和平发展战略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7.
黄婷 《当代世界》2010,(1):67-69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激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以在探究国际问题上具有工具性作用的合法性为向度,初步探索坚持和平发展战略的合法性基础及其面临的危机,可以窥见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可能性空间及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选择了并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基于中国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这是一条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和共同繁荣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当前世界格局正处在大转换的关键时期。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呈现新态势。应对世界格局变化、把握自身战略机遇,成为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议题。从外交层面来看,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取向主要包括五个层面:坚持和平发展、实现互利共赢、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积极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切实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相似文献   

10.
加强与东盟的合作在中国和平发展战略中的重大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0月30日,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在广西南宁举行.15年来,中国与东盟关系经历了从消除疑虑、开展对话、增进互信到最终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历程.现在,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发展时期,双方政治互信明显加强,经贸合作成效显著,自由贸易区建设稳步推进,各领域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  相似文献   

11.
董勇  季宇 《当代世界》2011,(4):31-32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融入国际体系,通过和平发展,实现了自身的成长壮大,而中国的发展也创造了国际体系和平变革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条件。中国之所以能实现和  相似文献   

12.
伊拉克战争的爆发说明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伊拉克问题的走向事关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事关联合国的地位与作用,也事关中东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冷战结束后,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凭借军事、经济优势,意欲建立单极世界,主宰国际事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表现突出。特别是近年来,“新帝国论”在美国甚嚣尘上,单边主义盛  相似文献   

13.
“和平发展”是中国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道路。外交为内政服务,如何在对外关系中实现这一长远战略目标?中国政府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出发,结合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和政策,近年来形成和强调与周边和世界的“合作、和谐”的实践战略。为了实现发展,中国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西方和非西方互动的轨迹正在发生历史性的调整。西方经济因2008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而困难加重,普遍呈现失业率高、政府债务高、经济增长低、政策效率低的两高两低态势。在国家信用危机和紧缩政策导致的经济萎缩的双重夹击之下,西方社会不满和动荡日益严重,政府治理能力急剧下降,街头抗议迅速蔓延。从表层来看,西  相似文献   

15.
我对中国的历次访问,不论是作为克罗地亚总统时的访问还是在任期结束之后的访问,每次都认识到增进克中双边关系的必要性,同时也都是带着这样的愿望进行访问。也正因此,我曾作出判断:中国将在国际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将基于自己所具备的潜能,成为这个舞台上越来越具重要意义的一员。  相似文献   

16.
国际环境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和作用。但中国能不能和平发展,不仅是外部环境对中国的影响问题,而且更主要是一个中国与外部环境如何互动的问题,大国能够改变和塑造环境;一个国家不仅在和平发展的顺境中能够发展,而且在外部环境不利的情况下也能发展,关键是一个国家的领导集团如何选择国家的基本战略;一个国家的内部环境状态对国家的影响大于外部环境,而良好的国内环境也可以改变或缓和外部环境对本国的不利因素;在全球化时代,仅有和平发展是不够的,还必须实现良性的和平发展;对中国而言,现存的国际秩序也是重要的外部环境,新秩序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很长时期内,维护现有秩序的合理因素应是中国外交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台湾政党轮替有着特别深刻的意义。民进党惨败下台、国民党重新执政标志着台湾人民对于台湾未来发展的方向与路线的选择。随着选举结束,两岸关系僵局迅速打破,民进党在两岸关系中制造紧张、强硬对抗的路线遭到放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两岸人民共同的努力目标并展现出良好的势头。从历史角度考察,新形势下的两岸关系是两岸关系历经多年的曲折之后的回归正途,是一种拨乱反正,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经历着历史性变化,实力迅速增强的中国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大的关注,甚而遭到质疑、误解和诋毁。如何应对横亘在中外之间的认知“铁幕”,是中国在和平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也不能回避的重大挑战。能否以开放、包容的胸怀看待这些质疑,能否对自身发展道路和战略意图做出耐心、虚心而又有说服力的解释,本身就是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决心、意愿和能力的一大考验。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解体,使国际战略形势更加复杂多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时期的国际战略思想,提出了对当今时代主题和世界特征、世界格局和经济全球化等问题的全新认识,对我国国际战略理论作出一系列创新和发展,包括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国际安全观、伙伴战略以及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等.这些全新的思想,是指导我们把握国际战略斗争规律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成功走出一条以和平的合作方式崛起于世界的和平发展道路。和平发展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途径。但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和平发展的诸多质疑,直接关系着中国梦的国际认同。厘清国际社会对中国和平发展的质疑,深入思考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本质、历程和趋势,既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发展走向的回应,更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